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淀粉水煤浆分散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氧化还原体系中,以淀粉为主链,与苯乙烯磺酸钠和丙烯酸进行自由基聚合,合成新型聚羧酸盐水煤浆分散剂。通过红外光谱、动态接触角、Zeta电位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考察分散剂的用量和水煤浆浓度对水煤浆分散效果的影响,并对其稳定性、流变性、分散机理进行研究。淀粉水煤浆分散剂应用于神华煤制浆,提高了其制浆性能。分散剂用量为0.4%,水煤浆浓度为66%时,水煤浆的分散性能最佳,表观黏度为848 mPa·s。  相似文献   

2.
以柠檬酸、丙烯酸、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大分子单体,以水为溶剂,以酯化大单体、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酸、烯丙基聚乙二醇单体为共聚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柠檬酸酯型水煤浆分散剂。探讨了分散剂的聚合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分散剂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酯化大单体、丙烯酸、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聚乙二醇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聚合温度为75℃时,分散剂性能最好,当分散剂添加量为0.3%,水煤浆质量分数为64%时,水煤浆黏度为626 mPa.s,说明该分散剂具有较高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3.
聚羧酸系水煤浆分散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丙烯酸、苯乙烯磺酸钠和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聚羧酸系高效水煤浆分散剂的方法.探讨了大分子单体的合成条件,并分析了共聚反应时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和链转移剂用量对分散剂平均分子量和黏度的影响.用合成的分散剂对屯留煤泥进行成浆性能测试,在浆体浓度为75.27%、添加剂用量为0.4%时,水煤浆黏度仅为898.54 mPa·s,结果表明该分散剂适用于该煤种,并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该分散剂溶液的黏度,确定其相对分子量大小为20 000~30 000.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分散剂对水煤浆表观黏度影响效果,通过分散剂种类最优试验和分散剂用量最优试验,分析了水煤浆表观黏度的变化,得到对潞安常村原煤为原料制得的水煤浆的最佳分散剂种类和用量:萘系作分散剂,用量为1.2%。  相似文献   

5.
新型聚羧酸水煤浆分散剂对制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聚乙二醇、丙烯磺酸钠为原料,合成聚羧酸水煤浆分散剂,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聚羧酸分散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出聚羧酸分散剂是主要含有羧基、亚甲基和磺酸基团的聚合物,并对聚羧酸分散剂改善水煤浆性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考察了该分散剂对神府煤制浆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制浆浓度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当聚羧酸分散剂添加量为0.6%(质量分数)时,神府煤浆体质量分数可达71%,表观黏度为1214.3 mPa·s.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腐植酸系分散剂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腐植酸、甲醛、对氨基苯磺酸钠为主要原料,通过磺甲基化和缩聚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磺氨基化腐植酸分散剂。通过红外光谱、核磁等手段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到彬长煤制浆中,同时考察水煤浆的成浆性能、稳定性及目标产物与煤粒复合体系的Zeta电位。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散剂的分散性、稳定性均优于萘系分散剂,当其用量为0.50%时,可获得浓度高达67%的水煤浆,浆体表观粘度为705 m Pa·s;静置7 d时水煤浆的析水率为4.40%,析水较少且浆底仅有少量软沉淀;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大,Zeta电位的绝对值越来越大,水煤浆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水煤浆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水煤浆用分散剂的作用原理,介绍了分散剂的种类及不同分散剂对水煤浆的制备和性质的影响,强调了加强水煤浆用分散剂及添加剂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7,(1):290-293
通过两步反应,合成3种联接基团链长不同的磺酸钠型双子表面活性剂9B-m-9B(m=3,4,5),并将其作为分散助剂与萘系水煤浆分散剂复配使用,用于对水煤浆成浆性能的改善。通过红外光谱、表面张力、Zeta电位、流变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7,(1):305-307
分散剂是影响水煤浆成浆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补连塔低阶煤水煤浆成浆性,采用不同种类分散剂、分散剂用量、分散剂复配成浆实验,研究分散剂对补连塔低阶煤水煤浆的成浆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制城市污泥样品和煤样,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污泥样品的组成特征和微观形貌,测定污泥颗粒和煤颗粒对聚羧酸型分散剂SAF的吸附等温线、研究吸附动力学。此外,制备了污泥水煤浆并考察污泥掺加量与分散剂用量对水煤浆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中存在极强的分子间氢键缔合羟基,并含有大量由丝状微生物等形成的絮凝体结构;污泥颗粒对分散剂的饱和吸附量为7.98 mg/g,大于煤颗粒对分散剂的饱和吸附量4.91 mg/g;污泥颗粒对分散剂的吸附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而煤颗粒对分散剂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且分散剂在污泥颗粒形成的空隙中的扩散是决定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随污泥掺加量的增大,污泥水煤浆的定黏浓度降低、成浆性变差。污泥的组成、结构特征造成了成浆体系中污泥和煤对分散剂的竞争吸附,是影响污泥水煤浆成浆特性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加分散剂的用量来改善污泥水煤浆的成浆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本论文中,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马来酸酐(MAN)、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原料,K2S2O8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自由基聚合出一种新型聚羧酸系水煤浆分散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配比、K2S2O8用量、SMAS用量、反应时间对分散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成分散剂的最佳条件是:TPEG:MAN:SMAS为1.0:2.0:0.3,引发剂用量为4%,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0min;制备浓度为66%的水煤浆,分散剂的最高用量为0.5%。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目前煤沥青产量大但有效利用率低的现状,通过采用冷冻粉碎制得煤沥青粉,再添加合适分散剂制备具有与水煤浆类似性质的煤沥青水浆。结合水煤浆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分散剂在煤沥青水浆制备中作用原理,并对煤沥青水浆的研究情况及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煤沥青水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水煤浆浆体稳定性, 基于煤炭颗粒的微观孔洞和裂隙理论, 提出了高压射流式水煤浆制浆工艺。 射流式水煤浆制浆工艺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淤适应制浆的煤种广泛;于水煤浆中平均煤炭颗粒度可控性好;盂制浆过程中分散剂用量少, 且不需使用稳定剂;榆水煤浆稳定性好;虞与传统水煤浆相比, 同煤种同浓度的水煤浆其黏度较低, 在同煤种相同水煤浆黏度下, 可制备出更高浓度的水煤浆;愚改善了煤种与添加剂的配伍关系;舆与传统水煤浆制浆工艺相比, 射流式水煤浆制浆工艺节能20%;余适合长时间仓储或长距离输送。 经存放试验及燃烧验证, 高压射流式水煤浆细化装置及其成套设备生产的射流式水煤浆在存放2年后未产生硬性沉淀, 且燃烧稳定, 灰烬呈灰白色, 无结焦现象, 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以淀粉为原料,利用丙烯酸和苯乙烯为单体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一种主链亲水、支链疏水的淀粉类水煤浆分散剂,并通过多次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分析了该分散剂对陕西彬长煤成浆过程中表观粘度与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该分散剂与陕西彬长煤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廉价可再生的改性木质素作为分散剂,研究了宝日希勒褐煤的成浆性能;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煤的配比、浆体温度、改性木质素分散剂用量和pH值对成浆性能的影响;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pH值、煤的配比、分散剂用量和制浆温度等因素对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浆体流变性影响大小顺序为:煤的配比>浆体温度>分散剂用量>pH值;在25℃,煤的配比为30∶20,分散剂用量为0.3%以及pH值=4的优化条件下,该煤成浆的最大浓度达56.1%,与原料木钠相比,改性木质素成浆浓度提高了4.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以燕子山煤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灰熔融行分析,通过TG-DTG-DSC分析了煤泥的燃烧特性和CO2气氛气化特性,并选用亚甲基二萘磺酸钠作为分散剂,研究了煤泥水煤浆的流变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0℃升温速率条件下,该煤泥在氧气氛围中的着火点温度为456℃,在二氧化碳还原气氛中的解聚和分解反应起始温度为355℃|燕子山选煤厂煤泥能制备较高浓度的水煤浆,最佳药剂量下的定粘浓度为72.01%,且表现为屈服假塑性流体的“剪切变稀”特性。燕子山选煤厂煤泥具有低硫、高灰熔点的特点,可以考虑以配煤方式制备为燃料型或气化型水煤浆,实现煤泥高附加值洁净利用。  相似文献   

17.
水煤浆管道输送摩阻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十二醇醚为分散剂,进行了水煤浆管道输送实验研究,分析了分散剂浓度和煤浆浓度变化对煤浆摩阻损失的影响。煤浆管道输送数据分析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分散剂浓度越大,煤浆摩阻损失值越小; 水煤浆浓度越大,摩阻损失值越大。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有效黏度与平均切变率成线性关系,从理论上给出了煤浆摩阻损失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不大于18%。  相似文献   

18.
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和苯乙烯磺酸钠为原料,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水为溶剂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醚类水煤浆分散剂。采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方法对此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考察了合成条件对水煤浆分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成分散剂的最佳条件是:引发剂过硫酸钾质量分数为4%,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苯乙烯磺酸钠的配比(物质的量比)为1.5∶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将该分散剂用于神府煤成浆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水煤浆的表观黏度,发现当水煤浆质量分数达70%时,黏度为968.33 mPa.s,说明该分散剂具有较高的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