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传统开关电源功率因数低、电源谐波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有源BOOST-PFC电路结构。介绍了BOOST-PFC的工作模式、功率因数校正和电路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并对电路的元器件进行了选型,采用NCP1607实现了BOOST-PFC电路。利用提出的原理图和计算出的参数,制作了BOOST-PFC变换器模块,并将该电路在LED液晶电视电源中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其电流波形能很好地跟踪电压波形,电感上电流波形图有很好的正弦包络,且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输出电压稳定在385 V左右,功率因数值大于90%,最大可达99.5%,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三相单级全桥PFC电压尖峰机理分析与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全桥结构的三相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该变换器工作于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CM),电感电流即输入电流的峰值自动跟踪输入电压,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建立了桥臂开关对臂导通时变换器的简化模型,并分析了该阶段变压器原边电压尖峰的产生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变压器原边于桥臂开关对臂导通期间将产生很大的电压尖峰,该电压尖峰大小由变压器原边的漏感、电流与并联电容三个参数决定.最后,结合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变压器原边无源缓冲电路来抑制该电压尖峰.实验结果表明,变压器原边的电压尖峰得到了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全桥结构的三相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该变换器工作于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CM),电感电流即输入电流的峰值自动跟踪输入电压,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详细分析了当桥臂开关对臂导通时,变压器原边电压尖峰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变压器原边无源缓冲电路来抑制该电压尖峰。实验结果表明,变压器原边及各开关管电压尖峰得到了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4.
DCBM模式160瓦功率因数校正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PFC)的拓扑结构和几种工作模式,分析了电流断续临界模式(DCBM)控制的PFC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160WPFC电路参数的选取方法、实验波形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此类PFC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及低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引用单相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恒定脉冲宽度控制方法 ,在对三相电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工作电流临界连续模式的三相单管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计算机控制方案 ,给出了应用 MATL AB软件的仿真波形 .  相似文献   

6.
新型单周控制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通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调制器,并将其应用于单相Boost功率因数校正(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电路中,分析了单周期控制的单相Boost PFC电路的控制规律.针对流行的单周期控制的单相Boost PFC电路,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该方案增加了一个电阻补偿网络和一个加法器,主电路电感修改为带中心抽头的三点式电感,其它基本参数和流行的单周期控制电路相同,这样就消除了由于电感电流纹波造成的畸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由于电流断续模式(DCM,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引入的畸变,提高了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的可靠性,最后给出了系统改进后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说明改进后的PFC电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可达0.994.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基于升压斩波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抑制由LED驱动电源引起的谐波电流.采用误差滞环比较方式的电流跟踪控制和输出电压控制,并对电路参数进行计算.实验结果显示,用滞环比较跟踪的方法能够使电流波形跟踪电压波形,达到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颖的限制电力系统故障电流的桥式电路,对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限流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关系,对电路的直通、开路和变阻3种工作方式作出说明,重点分析了在变阻工作模式下,对负载短路电流的限制和分流. 考虑了当桥式限流电路中的开关管栅极加入脉冲信号后,对负载电压和电流的谐波影响,以及限流电感中串入电阻后对开关管占空比的不同要求、对桥式电路分流性能的影响等. 最后给出了部分仿真波形和计算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Buck变换器用于功率因素校正时输入电流波形的畸变,找出了功率因数及波形畸变的决定因素;分析了Buck-PFC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临界条件,并推导出了临界电感的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计算依据;最后还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及其仿真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通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冲宽度调制)调制器,并将其应用于单相Boost功率因数校正 (PF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电路中,分析了单周期控制的单相BoostPFC电路的控制规律.针对流行的单周期控制的单相Boost PFC电路,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该方案增加了一个电阻补偿网络和一个加法器。主电路电感修改为带中心抽头的三点式电感,其它基本参数和流行的单周期控制电路相同,这样就消除了由于电感电流纹波造成的畸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由于电流断续模式 (DCM, 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 )引入的畸变,提高了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的可靠性,最后给出了系统改进后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说明改进后的PFC电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可达0.994.  相似文献   

11.
忆阻器是一种具有记忆性的新型非线性电阻,是继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之后的第4种基本电路元件。该文根据惠普实验室提出的荷控型TiO2忆阻器模型,构建了一个磁控TiO2忆阻器模型,采用该磁控忆阻器模型设计了一个新的混沌振荡电路,以期产生复杂的伪随机混沌信号。对该振荡电路的基本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并进行了DSP芯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理论分析和实验观察具有一致性,表明该混沌系统具有与一般混沌系统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波峰因数过流保护电路.利用外部低端驱动管的导通电阻来实现谐振电感电流的采样,并且通过对波峰因数的测量实现过流检测,完成对谐振电感的过流保护,从而延长电子镇流器的使用寿命.基于0.5μm BCD工艺,在典型情况下,通过Cadence Hspice工具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可靠实现对谐振电感的过流保护.  相似文献   

13.
超导故障限流器对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超导故障限流器(SFCL)失超后表现出的阻抗特性,可将SFCL分为2类:电感型和电阻型。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推导出了在输电线路不同位置发生短路故障时,投入超导故障限流器后的总转移阻抗和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表达式。从功角特性曲线上分别分析了电感型和电阻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情况,从数学上进行了证明,并从物理上进行了解释。最后用改进欧拉法编程,对接入SFCL的电力系统进行了暂态稳定时域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半桥变换器中开关管驱动电路、功率变压器、输出滤波电感等参数对工作状态和技术指标的影响,基于电源仿真软件Saber建立了半桥变换器开环电路模型。给出了半桥变换器中功率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感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采用分段线性分析法、小纹波近似分析法和伏-秒平衡条件对半桥变换器进行稳态分析,推导了输出滤波电感在连续导通模式下(CCM)和不连续导通模式下(DCM)输出、输入函数关系式。分析了半桥变换器CCM工作模式的输出电感、负载电阻和占空比的临界值计算方法。对所建的半桥变换器开环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据此给出了提高半桥变换器稳态性能和工作效率的参数设计方法,为半桥变换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带反压电感的逆阻型电流换流斩波器是直流电力牵引中广泛使用的斩波器之一。斩波器中主晶闸管反压时间的准确分析与计算是设计换流电感值与换流电容值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的有关教材和资料对这类电路中主晶闸管反压时间的分析和计算或者有误、或者没有论述。本文针对这种电路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了主晶闸管反压时间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中心抽头差分电感模型,可以有效地替代电磁仿真文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并不影响电路仿真结果.将提出的中心抽头差分电感模型应用于振荡器电路,并对模型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电感模型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S参数,并能与测试结果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7.
压电换能器的导纳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压电换能器的等效电路和压电换能器的电导G(ω)曲线、电纳B(ω)曲线,并利用这些曲线来确定换能器等效电路的电阻、电感、电容等参数的值和工程上的其它一些有用参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以往模拟电感器电路的静态工作、相应元件参数以及电路的电感数学公式作了调整,并实现了单片集成。计算机SPICE模拟值、理论值、实测值三者曲线基本上一致,并可获得上万亨(Q>)电感量。  相似文献   

19.
桥式整流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电路,电子电路中经常需要把交流电压转化为近似常数的直流电压,电感滤波电路就能实现这个要求。在电感充放电的一个周期中,负载电流只含有少量的交流分量。研究结果说明,电感滤波电路的起始电流和平均电流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ims at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design of the inductive PCI (Pulsed Current Injection)on coaxial cables.First the induced current on the cable shield is derived by Spice circuit modeling.And the reasonabl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upling equations between the shield and inner conductor are proposed under the specific boundary conditions decided by the PCI.Then a Spice+Matlab simulation method for the inductive PCI on coaxial cables is developed.Furthermore,the negative inductor and the fitting circuit model of transfer impedance are expressed in Spi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ircuit equivalent response.Then the lumped approximate model of the coupling circuit between the shield and inner conductor is developed by subdividing the cable into several electrical small subsections.Finally a complete Spice model for the PCI on coaxial cables is constructed.By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the two aforesaid methods have an appreciable agreement and show a high simulation precision and convergence in the time domain.Both of them will be very helpful to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PCI on coaxial cab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