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支撑高速增长的物联网业务,运营商需快速部署网络。通过对NB-IoT在覆盖、功耗、连接数、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比较,分析了NB-IoT的关键技术,并以中国电信NB-IoT网络部署为例,研究了NB-IoT总体架构、部署场景和部署频段,提出了NB-IoT的覆盖、容量、基站侧及核心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3月的MWC2017上,浪潮与中国电信、英特尔联合发布了首个运营商级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整机柜解决方案.此方案基于英特尔RSD(Rack Scale Design)、浪潮InCloudRack融合架构整机柜服务器以及InCloud Openstack云管理平台,承载BSS和OSS等电信关键业务系统,将在中国电信网络重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电信计划在区域和边缘的POP业务、移动核心网的NB-IoT业务等多个网络系统试用该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峥华 《信息通信》2012,(6):242-243
TD网络的建设和应用一直是国家、运营商和厂商共同关注的焦点.工信部正式批复将湖北省黄石市列入全国第一个TD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在黄石移动TD网络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PTN网络作为各类业务的传输平台.在实际工程中,当PTN网络与核心网对接时,由于PTN网络承载的业务种类较多且传输颗粒较大,将业务分别传送至不同的核心网设备比较困难.本文结合工程的实例,创新的提出一套PTN网络业务调度方案,使PTN网络能够灵活地调度各类业务至核心网.  相似文献   

4.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是运营商实现网络和业务融合的重要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涉及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业务网以及终端和支撑系统的端到端系统.简要说明介绍TIMS的总体网络架构及业务预测需要考虑的因素,并详细介绍了IMS核心网初期建设方案及IMS接入设备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吴倩 《电信技术》2014,(Z1):340-342
结合江苏电信固网核心网和业务现状,描述了IMS网络的固网业务继承方案,并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码号方案、路由组织、业务继承方案、业务部署实施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是一种基于蜂窝通信3G/4G演进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工作于专用授权频段,主要应用于低吞吐量、海量连接的场景,未来将承接大量物联网业务接入。当前,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开始使用NB-IoT技术替代传统的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作为通信的解决方案,但由于WiFi与NB-IoT的网络接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WiFi方案难以在基于NB-IoT的系统中进行套用。设计基于NB-IoT的智能家电业务模型,针对关键业务流程技术问题提出工程改进方案。智能家电业务模型优化实例证明,可有效实现NB-IoT网络与终端无缝配合,从而提高通信效率,节约客户成本。  相似文献   

7.
袁勇 《电信技术》2014,(Z1):364-369
在中国电信IMS核心网元采用相对集中设置的情况下,对IMS核心网各重要网元的容灾备份机制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容灾效果、容灾资源配置、容灾倒换方式等方面提出容灾备份方案进行了调查,并综合考虑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按照集团公司推荐的组网原则,提出IMS核心网元容灾备份方案建议,同时也分析了容灾切换可能给相关业务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燕  彭鹏 《电信快报》2013,(4):34-37
首先介绍中国移动2G/3G、TD-LTE(分时长期演进)和基于CM-IMS(中国移动IMS)的核心网网络架构,然后提出在这种核心网络演进中的四种短消息业务解决方案的基本原理和架构(多模双待手机、SMS over SGs接口、SMS over IMS和SMS overPS),并从对现网的网络影响、终端设备要求、应用场景等方面对该四种方案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最后结合中国移动TD-LTE规模实验网的核心网建设方案,给出保证核心网演进过程中短消息业务连续性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大幅度增加,对移动流量的需求日益增多,这给移动核心网中的业务带来极大的挑战.在这种不利形势下,基于SDN-NFV的移动核心网联动机制可以科学高效的对复杂业务进行处理,对业务链与匹配策略进行动态更新,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通信模式,极大提高服务质量.相关实验研究显示,基于SDN-NFV的移动核心网联动机制对提高移动网络的灵活性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LTE无线网络QoS业务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Qo S部署的智能网络能力开放是目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业界的研究重点,作为4G LTE网络的基础组成部分,EPC核心网主要负责智能网络的策略与控制,而对于策略的实际执行者,即LTE无线网的QoS业务承载能力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首先给出现阶段LTE网络无线侧QoS部署场景及部署方案,然后基于LTE网络典型资源配置,分析研究LTE无线网络对Qo S业务的承载能力,包括GBR及Non-GBR业务承载能力等,最后对LTE无线网络部署QoS业务对于现有网络的影响进行一定分析,分析结论为未来LTE网络能力开放部署策略及部署方案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宝  刘毅  张阳 《电信科学》2018,34(11):148-155
现阶段NB-IoT网络已完成初步建设,整体覆盖较好,但局部覆盖空洞较多,室内疑难场景深度覆盖不足,干扰问题突出,重叠覆盖严重。目前NB-IoT行业应用成熟度低,行业应用属于起步阶段,各厂商终端规范不一,导致网络部署调通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针对当前物联网的主要业务类型,依据不同业务特征来分析NB-IoT网络关联指标,根据测试数据与统计数据分析该类业务的覆盖性能,对井盖与灯杆类业务分别展开深度覆盖分析与重叠覆盖分析,对业务接入相对集中的业务模型给出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NB-IoT商用部署进程的不断加快,基于NB-IoT网络的物联网安全防护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介绍了NB-IoT技术特点和系统架构,并通过业务平台及业务安全、NB-IoT网内安全及互联网终端设备安全3方面进行安全防护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NB-IoT网络的物联网安全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13.
刘小忠  方军予  蒋永彬 《电信科学》2022,38(10):153-162
在2G/3G减频退网背景下,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和LTE UE-Category 1 (即用户设备能够支持的4G LTE网络传输速率的等级,简称LTE Cat.1)承接其业务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回顾分析2G/3G物联网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重点梳理国内三大运营商在终端、网络以及应用层面的物联网业务发展策略的基础之上,总结概括了电信运营商在NB-IoT和LTE Cat.1业务领域现有的流量主导型、平台支撑型和应用赋能型3种商业模式。最后,从商机拓展、产品营销和团队服务3个方面展望了未来商业模式的升级之路。  相似文献   

14.
官东亮 《电信科学》2020,36(9):75-83
业务平台重构是承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CTNet 2025计划,落实网络重构,推进网络智能化的重要举措之一。重点分析了业务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微服务化为核心理念,规范平台通用架构和开放标准,重构业务平台软件架构的演进目标。并通过建立完善基础平台、规范和推进业务/应用平台微服务化改造、资源规划和环境部署方案 3 个方面推进具体重构工作。对重构前后的平台进行资源利用率、开发效率、资源自动调度、部署效率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给出了实施业务平台重构的初步成效,为业内同类平台的规划、开发、部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线网络业务尤其是数据类业务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资源调控和优化工作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提出并实现一种无线资源智能调控系统,从多维度对话务统计、现网资源配置参数等大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业务量精准预测,调控方案智能生成,并通过MML接口自动下发网元执行,实现无线资源的精确调度和配置。  相似文献   

16.
4G核心网已经成为运营商主力网络,已经具备承接NB-IoT业务能力。4G信令监测系统从网络中获取原始信令数据实现基础应用功能,并向第三方系统中的应用系统提供所需的数据。4G信令监测系统提供共享信令数据来源,第三方应用系统通过订阅方式从4G信令监测平台共享数据,向用户提供共享单车业务。  相似文献   

17.
唐宏  罗雨佳 《电信科学》2015,31(11):147-152
SDN/NFV为运营商实现网络重构和架构演进提供了支撑技术,业务链及其组网技术是NFV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相关的业务链资源分配问题是业界的研究热点。首先对业务链现状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了已有的资源分配机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业务链资源分配方案,充分考虑了对网络资源的优化利用,实现了VNF实例放置和业务链路径优化选择。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具有更大的系统用户容量和更短的业务路径。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poses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s for a policy-based wireless/wireline interworking architecture, wher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rovision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s driven by the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 For end-to-end IP QoS delivery, each wireless access domain can independently choose its internal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ies to guarantee the customer access SLA (CASLA), while the border-crossing traffic is served by a core network following policy rules to meet the transit domain SLA (TRSLA). Particularly, we propose an engineered priority resource sharing scheme for a voice/data integrated wireless domain, where the policy rules allow cellular-only access or cellular/WLAN interworked access. By such a resource sharing scheme, the CASLA for each service class is met with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the interdomain TRSLA bandwidth requirement can be easily determined. In the transit domain, the traffic load fluctuation from upstream access domains is tackled by an inter-TRSLA resource sharing technique, where the spare capacity from underloaded TRSLAs can be exploited by the overloaded TRSLAs to improve resource utilization. Advantages of the inter-SLA resource sharing technique are that the core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 can freely design the policy rules that define underload and overload status, determine the bandwidth reservation, and distribute the spare resources among bandwidth borrowers, while all the policies are supported by a common set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9.
NB-IoT作为现阶段我国物联网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凭借自身在蜂窝网络结构技术以及运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与商业价值,逐渐成为物流网发展的的主流.本文以NB-IoT低速率窄宽带物联网技术为研究重点,深入分析发展现状及方向,为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NB-IoT网络与需求满足度的评估体系,该体系基于有4G覆盖区域的A-GPS MR数据和无覆盖区域的仿真预测,考虑了网络制式的覆盖差异因子、不同典型场景覆盖差异因子及不同承载频率的覆盖差异因子,形成20×20 m的、可迭代更新的底层NB-IoT网络覆盖数据库,并利用最小投资算法成功实现NB-IoT网络与市场满足度评估以及最小开站规模评估,实现网络覆盖评估和投资效益最大化,加快5G的mMTC场景应用业务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