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臭宝贝、臭宝贝!这还真不是对它的昵称,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让我的房间忽有忽无、忽重忽轻地飘来阵阵异味。这些异味有少许规律:猫宝宝上厕所后,异味扑鼻而来,任你躲入被窝也不敌它的攻势。猫宝宝生牙病时,异味在你亲近它时迎面而来。猫宝宝得皮肤病后,异味的大小与它离你的距离有关,离你越近味道越大哟。这些还不是最厉害的,如果你养的宝宝是一只没有绝育的成年公猫,那你的家就像浮动着一颗臭弹,它把尾巴立起来的一刻,你家就又有一块领地被它划为私有,那个味道会让收水费的大妈使劲看你几眼……  相似文献   

2.
微笑的魅力     
我到眼镜店工作已三年多了.每天重复的工作内容.繁琐纷杂的工作细节,慢慢让我失去了最初的激情.对工作渐渐地多了几分麻木,变得机械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1935年,我出生在天津。1995年,我从天津科普杂志社退休,早年学化学.从事新闻出版工作近二十年.搞科普创作二十余年.出过几本书。撰写了几百万字的文章。记得我小学毕业时,一位教修身课的老师在我的纪念册上写道:“如果我们得不到我们所喜爱的,我们就必须喜爱我们所得到的。”这话让我懂得了“权衡得失”“知足常乐”。  相似文献   

4.
暗扣揭秘     
李晓凯 《现代家电》2004,(14):13-14
暗扣是现代商业中见怪不怪的现象.我个人在小家电行业工作了几年.作为某企业某省营销中心的业务经理.在和代理商,终端卖场近3年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中.看到形形色色的暗扣行为.同时深受其苦。所以.我对暗扣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5.
金文吉 《饮食科学》2009,(10):54-5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近了。那次爹回来.娘等我们睡下后.小声对爹说,今年端午.我要裹几个粽子。爹说,可不敢排场.做点干饭就是了。娘说.我答应孩子了.就得裹。爹只说了一个字,敢!就将脊背给了娘。  相似文献   

6.
去年.我和几位朋友到西安郊县,登门拜访一位在当地颇有点名气的书画家。见面寒喧一番之后,一起观赏他的书画作品和一些藏品。在大家七嘴八舌的品评中,他见我还有几分眼力.与我说话又很投缘,越谈我们的兴致越高,不仅谈古论今.而且交流相互间收藏的体会和乐趣。当得知我喜欢字画和奇石,并和他同年而生.都是属鸡的,十分高兴.立即挥毫泼墨,为我特意作了一幅“大吉图”,送我作品的同时,又顺手从画案上养花的盆中抓了几块小鹅卵石.  相似文献   

7.
由于每天上下班经常要乘坐地铁,对于地铁中大大小小的广告看得也较多,特别是一些大幅面彩色海报,印得都很漂亮,的确很吸引人。一日又乘地铁,忽见连车厂1上也出现了彩色印刷的单向透视广告,即从车厢内可看到广告上的彩色图文,但从车厢外往车厢内看却是透明的玻璃,没有任何图文。记者知道国外在多年前已有这种技术,但在国内的应用却是近一两年的事。究竟这个广告是谁印的呢?记者带着几分好奇,按照广告上的地址找到了这个广告的承印商——北京西京广告中心(以下称西京网印公司)。西京公司副总经理潘昆明先生及负责宣传的郭杨先生…  相似文献   

8.
蚂蚱     
周末.与妻到北浦菜市场买菜。走到菜场门口,忽见一米多高的两蛇皮口袋蚂蚱戳在那里,这自然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上去抓起一把瞧瞧,黄灿灿的.一律是那种很好吃的青头蚂。卖蚂蚱的是一乡下人,问多少钱一斤?他说18元。我捉过蚂蚱,知道这价格不算贵。20多年没吃这东西了,我正想买点回去,妻却叫了起来:“这东西我坚决不吃!”看她一脸的不屑,我只好悻悻离去。如今在都市居然有蚂蚱卖,数量还这么多,令我有些惊奇。看着那久违了的蚂蚱,我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代。  相似文献   

9.
近一个月来,接到几份报刊、杂志的采访提纲,都是让我谈谈在“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面前的想法和做法。《今日印刷》的采访提纲最为详尽,于是我选择回答这份“问卷”.通过《今日印刷》向业内读者和朋友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相似文献   

10.
一心 《中国食品》2005,(1):8-19
在我的想象当中.素食无非是青菜豆腐之类.素食餐厅的菜价自然也不会贵到哪去。但乍一打听.才知道去素食餐厅吃素食属于中高档消费,而且很讲究品位.一般的工薪阶层顶多是去尝尝鲜。冒冒然采访了京城的几家素食餐厅之后.笔者又多了几分新感受:每家素食餐厅都有鲜明的特色,每家又都在“阳春白雪”的文化与经营中寻找着一条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1.
在春节喧闹的鞭炮声中的家乡.应是很有几分寒意了吧。而此刻.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却是近零上35度.火辣辣的太阳.绿葱葱的草地.短袖短裤.怎么也找不到一点年味儿。而今天分明是除夕.一个中国人无论在哪里都要赶回家吃饭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赵静 《饮食科学》2004,(12):45-45
我小的时候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不仅苗条而且漂亮.是远亲近邻眼中的美人坯子.姑姑现在还经常说起我那时的基础那么好.不知怎的就变成后来初中时的模样。她的感叹真的不无道理,明明是个天真活泼的美少女忽的一下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到初三时.我的身高停留在158米再没增加过,而体重则逐步长到68公斤.起初并没发觉有什么不妥的我还在埋头苦读,时间久了.再迟钝的人也会感觉到别人投射过来的眼光的不同,我开始自卑了。这种自卑感一直伴随我读完中专。由于外形的关系.我拒绝任何抛头露脸的活动.在四年的校文艺汇演中.我一直是各个节目的策划者和督导者.从头到尾地忙碌着;在四年的课外活动中.我除了一直担当班级团宣委外还任校记者团团长。听起来真的丰富多彩.事实上也的确是的。就是在如此你来我往的各项活动中,我仍然把自己保护得很好.这也是工作后我才知道的,因为同届或小我的校友提到我的名字都说如雷贯耳.只是从未见真人现身过。听说她们的这个反应.我真的佩服起自卑这个东西。  相似文献   

13.
我家中几代经商,早先祖父挑着担子卖眼镜,以后几代人都做眼镜.所以称得上是眼镜世家。以后.我和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未满20岁就踏入商海从事眼镜行业.在我大伯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之间,诚诚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成为我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模特转行做设计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与此同时.各种质疑声也是接踵而至:模特做设计师.一时兴起有几分?精心准备有几分?个人把玩有几分?为时尚出力有几分?做秀有几分?做市场有几分?真的实力有几分?虚的炒作有几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刚刚迈出这一步的中国模特陈娟红,希望从她的阐述中.我们能找出一些答案。引发一些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冒烫异同说     
宋大胜 《四川烹饪》2005,(12):27-27
在成都尚未改造的小街巷里,人们仍能看到一些低档的小饭铺:只有一两个开间的低矮平房,简陋的桌凳,有的甚至还在烧蜂窝煤。菜的种类不多,几口特大号铝锅里边,装有土豆烧牛肉、雪豆炖猪蹄、土豆烧肥肠、莲藕炖排骨什么的。不过这类小饭铺通常都少不了一种特色莱:漏勺装入猪血旺、莴苣条、豆芽、白菜等,放进事先熬制好了的麻辣油汤里忽上忽下地烫一会儿,出锅翻入调好佐料的碗中。这种烹饪手法叫“冒”,无论“冒”的是何种原料.也不管它价格几何,都统称“冒菜”。这种既便捷又便宜的“冒菜”,被人们誉为“平民莱”。  相似文献   

16.
邱晓辉 《饮食科学》2009,(11):28-28
我是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已近天命之年。几十年的生活中,不断摸索着养生健身的途径。坦率地讲.我自己的先天身体条件不是太好。但遵循着“久病成医”的原则.多少也总结出了一点儿养生的体会.那就是:把有氧运动与出汗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白雪 《纺织器材》2012,39(2):62-64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沿着蜿蜒的山路逶迤前进,层层叠叠的树影忽远忽近,大朵大朵的红色、黄色、绿色直逼入眼,连阳光也变得斑斓起来。脚下,时不时闪过平铺在路边晾晒的瓜蒌皮,金灿灿的跳跃着午后的阳光,氤氲起一阵淡淡的甜香。  相似文献   

18.
李琛,一个干净、清爽的男孩子。他用清亮的嗓音,全心演绎着那首蕴含着一种淡淡忧伤情绪的《窗外》。“……想一想你的美丽.我的平凡.一次次默默走开……”简洁的歌词、不加矫饰的音色.还有背后那则荡气回肠的真实故事、征服了我.也征服了大江南北万千歌迷 走下五彩斑澜的舞台的李琛,多了几分随和与亲切。当地听到记者要与他聊一个轻松的话题“吃”的时候,略显疲倦的他,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李探是四川人,水煮肉片、凉粉是他最喜欢的“我特别喜欢吃辣的东西,每顿饭如果没有辣的食物,我就吃不下去饭。”众所周知、辛辣的食物对增加…  相似文献   

19.
我年过5旬,32颗牙一颗不缺。有时候,酒桌上缺了瓶起子.我一口下去.啤酒瓶子盖就下来了……在场的人无不羡慕,都夸我的牙齿好!我也好不得意.时不时自愿“表演”一把。好心的朋友都劝我注意一点,毕竟不是年轻人了。我有几分自负地说:“没事儿……”  相似文献   

20.
我使用的一台景德镇产的J4103胶印机,曾出现的故障是纸张到达前规忽早忽晚,无论怎样调整下纸时间都不管用,造成极大经济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