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镍钴离子浓度比对化学镀Co—Ni—P合金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Ni^2+」/「Co^2+」的比值、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对化学镀Co-Ni-P合金沉积速度的影响。「Ni^2+」/「Co^2+」的比值越大,沉积速度越快。「Ni^2+」/「Co^2+」的比值对镀液组成和沉积速度之间的关系有明显影响。当镀液的温度和PH值较低时,「Ni^2+」/「Co^2+」的比值对沉积速度的影响我小。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Ni—Cu—P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不同Cu^2+浓度、pH值及温度条件下的化学镀Ni-Cu-P。结果表明,提高化学镀液温度中在较高的Cu^2+浓度下,可加快化学镀速度,提出镀层中Cu含量。镀层在较高Cu量下存在的少量化合物Ni5P2能使沉积颗粒细化。含Cu镀层具有较高硬度。  相似文献   

3.
化学镀Ni—Cu—B合金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化学镀方法首次制备了Ni-Cu-B合金镀层。研究了镀液中不同Cu^2+/Ni^2+摩尔比时镀层的沉积速率、表观形貌、结构、Cu/Ni原子百分比率、耐蚀性和浸润性,同时研究了热处理对镀层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化学镀Ni—Cu—P合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种高含磷量化学镀工艺基础上,向镀液中加入Cu^2+,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镀层万分、镀速的影响,获得了高含铜量的化学镀Ni-Cu-P镀层,并探讨了各参数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5.
用线性电势扫描法研究了含有Cu^2+,Ni^2+离子+柠檬酸钠以及Cu^2+离子+柠檬酸钠,Ni^2+离子+柠檬酸的溶液中,铂电极和铜电极上的阴极行为。结果表明:(1)在-0.07V(相对S.C.E)左右有铜配离子的还原。此过程受铜配离子的扩散控制。在-0.30~-0.60V之间是铜-镍合金形成区,在-0.70~0.90V之间是镍配离子的还原区。(2)向含有Cu^2+离子,Ni^2+离子的溶液中加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Ni-Cu-P工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不同Cu2+浓度、pH值及温度条件下的化学镀Ni-Cu-P工艺。结果表明,提高化学镀液温度或在较高的Cu2+浓度下,可加快化学镀速度,提高镀层中Cu含量。镀层在较高Cu量下存在的少量化合物Ni5P2能使沉积颗粒细化。含Cu镀层具有较高硬度。  相似文献   

7.
张健 《材料保护》1995,28(5):7-9
在含有Cu^2+和Sn^2+的溶液中加入NaH2PO4为还原剂可以获得金黄色的Cu-Sn-P合金镀层。研究了镀液中Cu^2+/Sn^2+ 浓度比、络合剂、催化剂、还原剂和酸度对镀层沉积速度和镀层中Cu/Sn比的影响同时还测量了镀层的孔隙率和褪葱浴=峁砻鳎撇闵笥攵撇阒型坑泄兀茫酰樱睿泻辖鸩愕哪褪葱匀【鲇诙撇阒辛椎暮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电镀规范的Fe-Ni-P合金层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镀液中Fe/(Fe+Ni)浓度比增大或电流密度增加,镀层的硬度上,耐磨提高;槽液的PH值或温度增大,镀层的显微硬度下降,耐磨性降低。镀液NaH2PO2.H2O浓度为5g/L时,镀层硬度和磨性最高。宜选用的工艺参数为PH值1.0-1.2,温度60-70℃,电流密度10-20A/dm^2。Fe-Ni-P非晶合金的耐磨性比Ni-P非昌合金高2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镀方法首次制备了Ni-Cu-B合金镀层。研究了镀液中不同Cu~(2+)/Ni~(2+)摩尔比时镀层的沉积速率、表观形貌、结构、Cu/Ni原子百分比率、耐蚀性和浸润性,同时研究了热处理对镀层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含有Cu~(2+)和Sn~(2+)的溶液中加入NaH_2PO_4为还原剂可以获得金黄色的Cu-Sn-P合金镀层。研究了镀液中Cu~(2+)/Sn~(2+)浓度比、络合剂、催化剂、还原剂和酸度对镀层沉积速度和镀层中Cu/Sn比的影响,同时还测量了镀层的孔隙率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镀层色泽与镀层中铜含量有关,Cu-Sn-P合金层的耐蚀性取决于镀层中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电沉积锌—磷合金阴极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线性电势扫描法和镀层组分的分光光度分析法研究了电沉积Zn-Ni-P合金时的阴极行为及镀层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Zn-P合金镀液中引入Ni^2+之后催化了磷的析出,在实验范围内,其催化作用是随着镀液中Ni^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本讨论了Ni^2+催化磷析出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协同流体载体(TOA和PMBP)、表面活性剂(SPAN80)、膜增强剂(液体石蜡)、溶剂(煤油)和内相(TU-HCl溶液)乳状液膜体系中,在迁移条件下,15min内Au迁移率达99.5%以上,而许多常见的离子则不能通过液膜迁移,只有Au才能从含有ΣRE^3+、Ag^+、Pd^2+、Pt4^+、Rh^3+、Cu^2+、Fe^3+、Al^3+、Pb2^+、Zn^2+、Ni^2+、Mo^6+、W^6+  相似文献   

13.
液膜分离富集和测定锤液中的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环己基-18-王冠-6(DC-18-C-6)、表面活性剂SPAN80、中性油SIOON-1和溶剂三氯甲烷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Pb^2+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8min内Pb^2+的迁移率达99.4%以上,相同条件下,许多金属离子(如Ni^2+、Li^+、K^+、Na^+、Ca^2+、Mg^2+、Sr^2+、Ba^2+、Fe^3+、AL^3+、Cu^2+、Zn^2+和Co^2+等)均不被迁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span-80为乳化剂和过硫酸钾-脲引发体系下,甲基丙烯酸乙酯基三甲基氯化铵反相乳液聚合的动力学,得出在「K2S2O8」为12.3-73.8μmol.L^-1.「CO(NH2)2」o为0-0.95mmolL^-1,乳化剂为41.75-66.80g.L^-1范围内的聚合速率表达式:Rp^∞「DM.MC」^1.71「K2S2O8」^0.28「CO(NH2)2」^0.01「3」^-1.18,BC  相似文献   

15.
化学镀Co-Ni-P薄膜的组织结构和生长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H-800透射电镜和Dmax/rb旋转阳极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化学镀Co-Ni-P三元合金薄膜的组织结构,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镀层的表面生长形貌,探讨了其生长机理。结果表明,随镀液中[Co2+]/[Co2+]+[Ni2+]的增大,镀层中Co含量相应增加,Ni和P含量则下降。当Co-Ni-P镀层中P含量小于5.0%时,镀层为晶态,且晶粒随着镀层的增厚而长大。随Ni和P含量的增高,镀层向非晶结构过渡;当P含量大于6.5%时,镀层经很薄的微晶过渡区后很快以非晶结构生长;当镀层含磷量处于5.0%~6.5%过渡区时,初期镀层为120nm左右的微晶,厚度增加时,晶粒尺寸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6.
水溶液中Ni-Ce-P合金电沉积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Ni-Ce-P合金电沉积行为,结果民体和H3PO3可使金属离子的析出电位正移,加上Ni^2+的诱导共沉积,使得Ni-Ce-P合金从水溶液中宙积出来,XPS谱图和能理弥散仪测试结果表明,镀层成分分别为:81.9(wt)%,Ni,9.77(wt)%ce,6.32(wt)%P。  相似文献   

17.
中温锌系磷化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5.0g/LZn^2+的的锌系磷化液中,分别以经过程中的析气量、膜重、膜的耐蚀性能作考核指标,对「PO4^3=」/「NO3^-」,「Ni^2+」,pH值的地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种因素对中温磷化的良好膜层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还就三种因素对磷化结晶过程的影响及膜的形貌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Fe(OH)3中微量金属离子对水热合成α—Fe2O3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学忠  刘晓林 《功能材料》1997,28(6):607-608
本文研究了某些金属离子(Al^3+、Mn^2+、Zn^2+、Cr^2+、Ni^2+、Co^2+)Fe(OH)3凝胶经水热法合成的α-Fe2O3微粉颗粒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出现,随着金属离子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010-0.050mol·L^-1)的增加,α-Fe2O3颗粒有减小的趋势。其中加入Co^2+(0.050mol·L^-1)、Mn^2+(0.100mol·L^-1)可以得到粒径为75nm  相似文献   

19.
(Ni—W)—WC复合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Ni-W合金镀液中添加WC微粒制备(Ni-W)-WC复合镀层的电沉积过程,表征镀层的结构2和形貌,测试镀层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催化氢析氧性能,探讨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Ni-W)-WC为晶态复合镀层,析氢析氧性能优越,耐蚀性优良。  相似文献   

20.
化学沉积Ni—Mo—P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程  解挺 《材料保护》1997,30(1):17-19
研究了溶液的组分及操作条件对Ni-Mo-P合金形成的影响,以得到合适的沉积工艺。试验结果表明,PH=5.6,t=90℃,溶液中的Ni^2+/MoO4^2-=13.9-16.7;pH=9.0,t=85℃,Ni^2+/MoO4^2-=23.4-28.5,有利于获得良好的Ni-Mo-P的合金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