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光伏电池产业主要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约占94%的市场份额),其产业链主要有8个环节: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的生产、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锭和多晶硅铸锭(硅片)的生产、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太阳能电池专用材料的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光伏系统平衡部件的制造、光伏系统的应用、光伏产业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下面分述各产业环节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毫无疑问,硅电池是促进光伏产业前进的中坚力量。而太阳电池组件中,大约80%的电力都来源于晶体硅组件。第一个晶体硅电池出现在1954年,恰宾和卡尔松等人在贝尔实验室用表面抛光的硅片制作PN结,然后分别在两侧蒸镀上金属电极,就制成了光伏转换效率达6%的世界上第一块实用性硅太阳电池,成为现代硅太阳电池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晶体硅太阳电池经历了几个快速发展期,效率得到不断攀升,从最初的8%提升至目前的25%(实验室效率),正如图1所示。很多实验室技术在经过多年开发后走向了产业,带动了很多新型产业化高效电池的出现,这些电池的产业化平均效率分别达到了18%(美国Innovalight公司的硅墨水技  相似文献   

3.
硅太阳能电池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三代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进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在光伏产业中主要朝高效方向发展,认为廉价、高效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太阳能电池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太阳能电池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晶体硅薄膜电池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晶体硅薄膜太阳电池近些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初步的商业化探索。根据所采用的晶体硅薄膜沉积工艺中温度范围的不同,晶体硅薄膜电池研究可分为高温路线和低温路线两个不同发展方向。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向综述了目前国外晶体硅薄膜电池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最新实验室研究结果。报导了晶体硅薄膜电池商业化进展状况,指出了晶体硅薄膜电池实现产业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极大地促进了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过去的5年,在全球硅材料紧缺、价格飙升的情况下,世界光伏市场继续以平均每年40%的幅度增加。2006年实际产量达到2.6GW,产能超过3GW,大大超过对2006年预测的20%~25%的增幅。中国2006年光伏电池地产量达到460MW,比2005年(140MW)增加280%,电池产能达到1200MW。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工业报报道,当国内的多晶硅之战打得不可开交之时,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盛宴却己悄然开席。2007年薄膜电池产量较2006年的181MW大幅增长了120%,其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8.2%提升至12%。“根据预测,光伏电池到2015年将以每年超过55%的速度增长。其中,晶体硅的增速将超过50%,而薄膜电池将以每年75%的速度增长。”瑞士欧瑞康集团公司中国区总裁王军目前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7.
迎接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新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镛 《真空》2008,45(5)
介绍百年来太阳能电池(光伏)发展历程与现状,结合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指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分析晶体硅电池及薄膜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的真空技术装备及存在问题,联系真空行业技术创新与企业运营现状,指出迅猛发展的光伏产业蕴涵巨大商机与空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董镛 《真空》2008,45(6)
介绍百年来太阳能电池(光伏)发展历程与现状,结合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指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分析晶体硅电池及薄膜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的真空技术装备及存在问题,联系真空行业技术创新与企业运营现状,指出迅猛发展的光伏产业蕴涵巨大商机与空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极富发展前景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的许多特征使其对未来能源非常重要,正在形成一门新兴的产业,但达到大规模地面应用需要解决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这两大难题。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能在廉价衬底上制备,成本远低于晶体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可接近晶体硅太阳电池,并且具有光电性能稳定的特点。国内外光伏界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开发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太阳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年均增长速度快速增长,连续6年光伏电池产量位居世界第l。2012年,国内光伏电池出货量为20GW。历年来,我国90%的光伏电池销往欧美诸国,物美价廉的中国光伏电池迅速占领欧美各国的光伏市场,致使美国首先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2012年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反倾销初裁结果,税率高达31.14%~249.96%,同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作出终裁:对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4.7%~15.9%反补贴税和18.32%~249.96%的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粉体工业》2010,(3):39-41
多晶硅是制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在所有光伏电池中所占比例约为85%。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由于多晶硅现货价格创下近500美元/千克的“天价”,很多业内人士对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乃至多晶硅材料的应用前景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多晶硅铸锭设备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业及技术背景 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自2003年萌芽发展到整体产业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只经历了短短的5年时间,是世界上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截至2007年底,在冶金硅—多晶硅—Si料加工电池制造一组件制造—应用系统整个光伏产业链中,除高纯多品硅生产外,其他环节不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均已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3.
光伏电池多晶硅晶体生长技术及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品种繁多的光伏电池中,晶体硅光伏电池最受用户青睐,其光电转换效率高、性能稳定,几乎所有的大型光伏电站都采用晶体硅太阳电池发电。  相似文献   

14.
背接触硅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率、低成本是晶体硅太阳电池发展的主流方向.背接触电池以其独特的器件结构、简单的制备工艺及较高的电池效率,备受光伏市场的关注.概括了目前国际上研究较多的几种背接触硅太阳电池,对其结构特点、制造技术及发展概况作了系统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并对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硅片的厚度不断降低,电池表面钝化对提高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表面钝化膜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中的应用,以及几种晶体硅电池表面钝化方法,包括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氢化非晶硅、热氧化法、原子层沉积法以及叠层钝化,并分别介绍了它们在应用上的优缺点。分析了制备钝化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及发展趋势。表面钝化技术是提高晶体硅电池转换效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今后晶体硅电池表面钝化技术仍将是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国外动态     
美终裁对我光伏电池征收双反关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1月7日作出终裁,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10月份裁定的幅度,美国将对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新型电池技术在当前产业建设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空间,并且成为未来研究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柔性宽光谱太阳电池技术目前展现出更多的可应用功能与价值,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中的应用更是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即通过分析中国新能源产业中光伏市场的需求背景,以及当前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柔性宽光谱太阳电池技术在BIPV的应用优势、特点以及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能源材料产业化现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电池及相关材料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光明工程”的背景下,近两年中国光伏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累计装机容量达25MW,总体规模仍然较小,不到世界的1%。在技术方面,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在10%~13%左右,国外同类产品效率约12%~14%。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对薄膜光伏电池开展了大量研究,并批准立项引进了几条太阳电池生产线。973计划设立了(2000~2005年)“低价、长寿命新型薄膜光伏电池的基础研究”课题,主要开展非晶硅电池和TiO2染料敏化…  相似文献   

20.
单晶硅产业技术经济综合分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是全球第一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的基础材料,硅材料产业的发展制约着信息产业尤其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同时硅材料产业的未来也与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密切发展相关。全球性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硅材料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