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用SBR生物技术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造纸工业废水的特点、 SBR生物技术的特点和处理造纸废水的优势,讨论了 SBR生物技术处理造纸废水的运行机理和工艺操作过程.对国内外 SBR技术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括,指出 SBR生物技术对处理中小型造纸厂废水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OCC制浆造纸废水的生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ASB厌氧反应器与SBR好氧反应器对OCC制浆造纸废水进行了处理,旨在使废水排放或回用于生产。实验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和SBR反应器在水力停留时间(HRT)均为1d时,废水CODCr理论总去除率可达71.3%,BOD5去除率97.9%,实验过程中废水的CODCr由5800mg/L降低到1208mg/L,BOD5由2200mg/L降低到47mg/L,可回用于制浆车间。  相似文献   

3.
高效絮凝(HWP)+SBR技术深度处理造纸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絮凝水处理技术(HWP) 序批式反应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技术,对造纸废水进行高效物化和深度生化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SBR工艺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利用其中的20组试验数据建立了针对S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用另外的10组试验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输出与实际输出比较接近,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准确性比较高,为进一步实现该工艺的自动控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白腐菌处理草浆造纸废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8株不同的白腐菌处理造纸废水,通过考察其对废水CODCr值、色度、pH值等指标的影响,优选出一株处理效果最好的白腐菌LO2.进一步对菌株LO2处理造纸废水时较适宜的工艺条件(处理时间、反应温度、废水初始浓度和pH值、通氧量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白腐菌LO2可以直接应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降低废水CODCr含量(降低84%以上)和废水的色度(降低93%以上),并可以降低废水的pH值,显示出了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纳米TiO2胶体絮凝-光催化氧化-砂滤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分析了絮凝剂的选择和用量、光催化剂用量、光催化时间和外加氧化剂等对废水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证实了样品中残留微量纳米TiO2胶体对CODCr测定的影响,并利用砂滤除去。实验结果表明,以用量为0.01%(相对于废水质量,下同)的纳米TiO2胶体为絮凝剂对经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后的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在光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0.05%,曝气并紫外光照射2 h时,沉降后的上层液体经过砂滤,废水CODCr从210 mg/L降到43.0 mg/L。  相似文献   

7.
用SBR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刘俊超 《中国造纸》2004,23(12):48-51
介绍了SBR生化处理工艺的特点,讨论了以该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时各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部分关键设备的选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用固定漆酶和游离漆酶对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重点分析了两种不同状态的酶在不同反应时间、温度、pH值下对造纸废水的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结果表明:游离漆酶在处理废水时,最佳反应时间为8 h,最佳反应温度为55℃,最佳反应pH为5;固定态漆酶在处理废水时,最佳反应时间为6 h,最佳反应温度为50~55℃,最佳反应pH为4;通过对废水处理的效果对比,固定漆酶的优点在于达到最佳效果的反应时间短,酶的稳定性高,温度耐受性强,pH适应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介绍Fenton试剂的作用机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以及在桉木化机浆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实践、工艺和设备特点。桉木化学机械浆废水TCOD6000~8000mg/L,SS1800~2800mg/L,蔗渣堆场废水TCOD4000~6000mg/L,SS1000~2000mg/L,经过厌氧好氧处理后,SBR池出水进入Fenton氧化塔+超效浅层气浮+二沉池处理工艺,使排水达到GB3544—2008表2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东方红 《中国造纸》2019,38(8):87-9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掺杂TiO_2(Ag-TiO_2)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所制备Ag-TiO_2光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用该光催化剂处理中段造纸废水,以降低造纸废水的COD_(Cr)和色度。探讨了Ag掺杂量、造纸废水初始pH值、光催化剂用量和光照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g掺杂后TiO_2的结晶度下降,Ag-TiO_2的禁带宽度随Ag掺杂量的增大而减小。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造纸废水初始p H值为6、光催化剂用量为0.6 g/L、Ag掺杂量为3%时,Ag-TiO_2光催化效果最佳,光照12 h后,造纸废水的色度和COD_(Cr)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81.3%。  相似文献   

11.
桉木P-RC APMP和蔗渣堆场废水混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桉木化学机械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蔗渣堆场废水混合后,一起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设备特点和生产实践。桉木化学机械浆生产废水COD7000~10000mg/L,SS1800~2800mg/L;蔗渣堆场废水COD6000~10000mg/L,SS2000~3500mg/L,通过采用斜筛+初沉+IC厌氧+^#1气浮+SBR好氧+芬顿氧化+^#2气浮+二沉池处理后,排水达到GB3544-2008表2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仿真数据是污水处理计算机仿真的基础。本文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下,通过对从某造纸污水处理厂收集的污水数据的整理分析,研究不同天气下出入口污水数据的一般规律及不同点,为后续的造纸污水处理计算机仿真提供模拟源数据,为仿真的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任朝华 《纸和造纸》2007,26(4):68-70
通过絮凝-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法对造纸废水进行了处理,并对其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在常温下,混凝过程中硫酸铝的投加量和废水pH值以及纳米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纳米TiO2投加量、H2O2投加量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对造纸废水的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5%以上,色度去除率达到98%以上,pH值6.82,造纸废水的各项指标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and solid retention time (SRT) on the removal of tetracycline in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Two lab-scal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s) were operated to simulate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One SBR was spiked with 250 microg/L tetracycline, while the other SBR was evaluated at tetracycline concentrations found in the influent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WTP) where the activated sludge was obtain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etracyclines in the influent of the WWTP ranged from 0.1 to 0.6 microg/L. Three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applied during the study (phase 1-HRT: 24 h and SRT: 10 days; phase 2-HRT: 7.4 h and SRT: 10 days; and phase 3-HRT: 7.4 h and SRT: 3 days).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etracycline in phase 3 (78.4 +/- 7.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bserved in phase 1 (86.4 +/- 8.7%) and phase 2 (85.1 +/- 5.4%) at the 95% confidence level. The reduction of SRT in phase 3 while maintaining a constant HRT decreased tetracycline removal efficiency. Sorption kinetics reached equilibrium within 24 h. Batch equilibrium experiments yielded an adsorption coefficient (Kads) of 8400 +/- 500 mL/g and a desorption coefficient (Kdes) of 22 600 +/- 2200 mL/g. No evidence of biodegradation for tetracycline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biodegradability test, and sorption was found to be the principal removal mechanism of tetracycline in activated sludge.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联合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电化学技术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联合用于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在进水CODCr368~394mg/L、色度320~400倍的情况下,处理后出水的CODCr32~39mg/L、色度8~10倍。该系统在降低废水污染物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废水的电导率,拓展了深度处理废水的回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无机复合混凝剂处理造纸综合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隋智慧 《中国造纸》2005,24(5):26-29
用煤矸石及硫铁矿烧渣作原料制备了一种高效复合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SAF),并将其用于造纸综合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PSAF混凝剂对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在常温、pH值7.0、PSAF用量50mg/L的条件下,SS、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6.5%、88.6%、92.3%;温度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不大;与传统混凝剂Al2(SO4)3和FeCl3相比,PSAF混凝剂具有混凝沉降速度快、处理废水后水中残余量低、处理废水费用低等特点.文中还探讨了混凝剂对造纸废水的混凝沉降机理.  相似文献   

17.
混凝-SBR-吸附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玲 《中国造纸》2005,24(6):18-21
采用混凝-SBR-吸附法对漂白硫酸盐竹浆的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在混凝处理中PAC、PAM加入量、SBR处理时间、吸附处理中吸附柱高度对CODCr、SS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凝-SBR-吸附法处理,可使废水中主要污染物SS的去除率超过90%、CODCr及色度的去除率超过95%,出水水质达标,并可循环回用。  相似文献   

18.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深度处理造纸二级生化出水,以COD_(Cr)去除率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并对COD_(Cr)降解规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初始p H值3、电解电压10 V、通气量5.1 L/min、Fe~(2+)浓度0.6 mmol/L、反应时间60 min时,废水中COD_(Cr)去除率高达90.5%;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氧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极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烯酰胺和聚2-羟基丙基二乙基氯化铵的水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阳离子型聚季铵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絮凝剂(PAQD),并将其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研究了体系pH值、絮凝剂用量和水温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4~9范围内,PAQD絮凝剂对废水均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在常温、pH值7.0、PAQD用量5 mg/L的条件下,SS、COD_(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1.8%、80.5%和94.1%;温度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不大;与常规絮凝剂A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NPAM(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AC(聚合氯化铝)及PFS(聚合硫酸铁)相比,PAQD絮凝剂具有投量少、絮凝沉降速度快、滤饼含水率低、上清液透光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