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芦山地震概况及震区建筑物震害基本情况,其中着重介绍了正规设计施工建筑、老旧房屋以及农村自建房在本次地震中的震害特征及原因。根据震害原因的分析,思考并总结了此次地震中建筑物抗震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的抗震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学校建筑抗震防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国内外多次地震中学校建筑的震害情况和汶川地震中学校建筑物震害的分析,从设防标准、结构体系两方面分析了学校建筑物破坏严重的原因,提出今后新建学校建筑设计的抗震防灾思路和在役学校建筑的抗震加固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国内外多次地震中学校建筑物的震害情况和对汶川地震中学校类建筑物震害的分析,从设防标准、结构体系两方面分析了学校类建筑物破坏严重的原因,提出今后新建学校建筑设计的抗震防灾思路和在役学校建筑的抗震加固对策。  相似文献   

4.
宋利军 《山西建筑》2009,35(23):61-62
以汶川特大地震为出发点,通过整理地震灾区的震害资料,分析了大量房屋建筑的倒塌破坏情况,总结了建筑构件震害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计算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建筑物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介绍建筑非结构构件、经抗震加固后建筑以及隔震建筑在本次芦山地震中的震害特征及原因。根据震害原因的分析,思考并总结此次地震中建筑物抗震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的抗震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的调查,从地表破裂带、地质灾害、地面震动三方面对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倒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建议了减轻建筑物震害的有关对策,以期为今后建筑选址及抗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钢结构是近年来工业建筑较多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式,但是一直以来缺乏该类建筑的地震破坏数据。考虑了地震动的随机性和不同场地条件下建筑物震害的差异,给出了一种该类建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以上海某机械有限公司单层钢结构车间为例,对其进行了多地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利用分析的结果,结合地震破坏指标给出结构的震害率曲线。该曲线可以预测同类建筑的震害,为城市抗震防灾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某工业学校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江油工业学校建筑物破坏严重,该校建筑按7度抗震设防,遭受8度地震,震害结果表明按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能达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通过对该校建筑物震害调查与分析,了解不同结构形式建筑物的震害结果和抗震性能,对今后抗震设计工作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内蒙古包头市“5 3”地震建筑物结构震害原因进行了分析。建筑场地差别 ,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地震卓越周期的异同 ,抗震设防和加固是否合理以及设计和施工诸因素均会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文末给了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历次地震的震害表明,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与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深入了解天水地震多发带多层砖混结构农居建筑的抗震性能,对天水市秦州区和麦积区典型多层砖混结构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天水地区砖混结构房屋的基本特点、抗震性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天水市257栋抽样建筑按照建造年代、层数进行分类,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易损性评定方法进行震害预测分析,计算出每栋抽样结构在各烈度下的震害情况,统计各分类建筑结构在不同烈度下的震害分布,得出相应的易损性矩阵;并以平均抗震能力指数评价其抗震能力,预测区域内的震害情况。  相似文献   

11.
架空连廊的震害及设计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连接相邻建筑物的架空连廊在 1 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和 1 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中 7幢建筑的震害情况 ,依据对震害的分析提出了架空连廊抗震设计建议 ,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汶川地震暴露出来的实际震害情况,结合2008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调整,探讨建筑物抗震设计理念,以及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以利于今后的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任相椟  黄良波 《山西建筑》2009,35(31):68-69
简要阐述了震后主要结构形式建筑物的震害特征,并从建筑体型要求,强柱弱梁,竖向地震破坏,构造要求以及学校、医院与农村建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对今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地震后陕西宝鸡陈仓区建筑物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宝鸡市陈仓区在"5·12"汶川地震后的震害调查资料,对该地区建(构)筑物震害状况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建筑选址、结构选型和建筑抗震构造措施等因素对震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建筑物应选取合适的结构体系来抵御地震作用;应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建筑的选址应避开地质不良地区; 宝鸡市陈仓区破坏异常严重,建议重新评定宝鸡市陈仓区的建筑抗震设防等级.所得结论可供该地区今后建筑抗震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瀑  鲁兆红  淡浩 《特种结构》2009,26(4):107-110
地震受损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价是地震后开展建筑物修复、加固及提高其抗震能力的关键,现行的鉴定方法应用于该类建筑时存在明显的不足。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的特点,探讨适当的既有地震受损建筑抗震能力评价方法是必要的。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受损混凝土框架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通过实际工程的抗震性能评价,表明该方法的结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将公路交通建筑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SAP)进行建筑物震害分析预测,建立了基于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的公路建筑震害数据库,并选取具有重要作用的建筑物,结合简化震害分析方法,建立了城市重要建筑物样本库,为城市群体建筑震害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许多建筑物发生了连续倒塌。本文结合该次地震造成的建筑物连续倒塌震害,介绍分析了建筑结构连续倒塌的定义、原因以及抗连续倒塌主要设计方法,并对我国抗连续倒塌设计研究提出建议,为我国深入研究和尽快完善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社会抗震防灾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建筑物的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大体决定了震害的严重程度。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抗地震倒塌能力,是地震区抗震防灾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介绍了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抗震能力的设计思想,结合汶川地震中建筑震害的教训,重点针对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讨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结构系统的安全储备分为基本安全储备、整体安全储备与意外安全储备三个层次。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和抗地震倒塌能力取决于整体安全储备和意外安全储备,意外安全储备不足是汶川地震建筑结构震害严重的主要原因。结构系统的意外安全储备主要来自其鲁棒性、整体稳定性和整体牢固性。目前对于结构系统的整体安全储备和意外安全储备的研究很不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与启示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地震调查结果,介绍并分析了工程地质震害、建筑物震害和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现象。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强震区对重要建筑应选取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来抵御地震作用;应高度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和耗能减震技术的应用;在强地震活动区要对现有房屋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定;应加强桥梁结构与公路路基路面的抗震设计和研究工作;应高度重视通讯和供电供水等设施的抗震设计和研究工作,确保震后电力供应和通讯畅通,为抗震救灾工作赢得时间。分析结果可供建筑抗震设计、灾后重建和今后有关规范的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宫惠峰 《工程质量》2004,(10):42-44
本文作者根据内蒙古8.16地震的实地调查及提供的大量各类建筑物破坏状况图片,经对典型房屋震害分析,提出了建筑抗震设计值得重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