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分析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容易烧毁的现象,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断路器分合闸控制回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实现对断路器跳闸、合闸线圈的保护,能进行二次分(合)闸,还具有故障记录及相关信号出口功能。  相似文献   

2.
潘卫锋 《电世界》2004,45(6):32-33
我站自从1999年6月到2001年初,曾烧毁真空断路器的3只合闸线圈和1只分闸线圈,其中2只合闸线圈和1只分闸线圈因真空断路器辅助触点不可靠动作造成,1只合闸线圈是因为插座的接线柱之间的短路造成。其他抽水站(如泗阳抽水站、沙集抽水站)也发生同样事故。因此,我们对真空断路器合、分闸线圈保护的方案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高压断路器作为常用的电气设备,分合闸线圈是其操动机构的关键部件,线圈电流反映了断路器的运动特性。文中首先介绍了分合闸线圈的结构,阐述了利用检测分合闸线圈电流信号来判断断路器故障的一种新方法,并针对某换流站550 kV断路器的机械故障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分析,准确诊断了断路器的故障原因。根据分合闸线圈电流提供的状态信息,可以发现高压断路器存在的相关隐患,诊断出断路器的设备状态,提高断路器的状态检测水平,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在电网运行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断路器合、分闸操作过程中合、分闸线圈烧毁故障呈上升趋势。以10kV断路器为例,对断路器合、分闸线圈烧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杨雪飞  童钰 《广西电力》2014,37(5):84-85
针对某变电站35 kV 3AP1-FG型断路器合闸后自动分闸事件,通过对异常断路器进行停电解体检查,分析断路器合闸后自动分闸的主要原因为断路器脱扣线圈顶杆歪斜,引起顶杆卡涩,从而导致分闸棘爪处于触发状态。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产真空断路器故障主要有:真空天弧室的漏气、合闸弹跳、分闸线圈烧毁、分闸机构失灵、合闸线圈烧毁、合闸机构失灵等,该文对这方面的故障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庄瑞锋  陈丽安  肖梁贤 《高压电器》2022,(4):145-150+157
高压断路器合分闸线圈电流中含有大量信息,监测和分析线圈电流信号对于高压断路器故障检测和诊断意义重大。文中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方法提取线圈电流特征值,采用变分模态法分解断路器合分闸线圈电流信号,并对所得到的经验模态分量求其中心频率,根据频谱中峰值所对应的时间点,提取线圈电流信号的特征值。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准确且有效地提取合分闸线圈电流信号的特征值。  相似文献   

8.
结合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烧毁现象,分析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烧毁原因,提出一种防止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烧毁的保护电路,并对其原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分合闸线圈是断路器操动机构的核心部件。近年来,分合闸线圈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文中研究了高压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的回路结构和动作原理,设计了断路器机构模拟样机,搭建了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电流采集试验平台。基于该平台,获取了正常和几种故障情况下的分合闸线圈电流曲线,提取了主要的特征参数并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分合闸线圈发生故障时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为基于电流波形诊断分合闸线圈的运行状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贵阳变电站是市南供电局所管辖的唯一一个500kV变点站,站内每条线路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负荷,如果出现误动或拒动事故,都将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该站的220kV开关场大部分装设的是河南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生产的LW6—220型断路器,该型号的断路器每台由三个单极和一个液压操作系统组成,液压操作机构内装有:控制阀(带分、合闸电磁铁)、油压开关、电动油泵、手动泵、防震容器、辅助贮压器、信号缸、主油箱等元件。分闸操作是靠控制机构分闸线圈(主分或副分电磁铁)电源,带动分闸电磁铁铁心动作,打开机构分闸控制阀阀门,从而完成分闸。合闸操作是靠控制机构合闸线圈电源,带动合闸电磁铁铁心动作,打开液压机构合闸阀门,从而完成合闸。这其中就涉及到需要多高的电源电压才能带动铁心打开液压机构的分合闸阀门,使断路器动作,需要多长时间的控制电源。如果过低,在直流系统绝缘不良,两点高阻接地的情况下。就可能在分闸线圈或合闸线圈两端引入一个数值不大的直流电压。引起断路器误动;如果过高,则会因系统故障时,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而拒动,从而发生电网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