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热轧输送辊道是轧钢车间辅助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辊道功能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带钢表面的质量,而辊道架的稳定性是影响辊道功能状态的直接因素。为此需对辊道结构进行分析并优化设计,以提升辊道功能状态。本文通过分析某热轧厂部分辊道功能状态不佳的现象,对造成这种状态的辊道架进行了设计优化,并计算验证了设计方案。经实际使用效果检验,通过辊道架的设计优化,可有效的提高辊道架的稳定性及辊道的强度、使用寿命,从而达到优化辊道设备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粗轧机前后工作辊道承担着将板坯送入、送出轧机的重要任务,现场由于板坯扣头、冲击惯性及辊道自身结构的原因,频繁出现辊道螺栓松动、辊道电机跳闸造成设备故障停机,甚至导致电机输出轴断裂等事故。本文从粗轧板坯扣翘头控制及改善辊道结构等方面入手,对粗轧R2轧机辊道故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辊道运行稳定性明显增加,确保了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3.
轧钢辊道工作能否正常.取决于辊道基本参数(辊径、辊速、辊距)及辊子本身结构的合理设计,另外辊道底座及其基础也是影响辊道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轧钢辊道的设计、制造及其基础的施工,应有利于辊道的维护、检修,以及氧化铁皮的清理。  相似文献   

4.
1996年5月抚顺特殊钢有限公司模具扁钢分厂模具扁钢生产线一次热试车成功。该生产线包括加热炉、粗轧、精轧、定尺热锯和冷床等工序。我院承担了粗轧机直流传动控制系统、轧线基础自动化PLC控制系统以及变频辊道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作任务。为了提高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除粗轧机前辊道外,其它辊道全部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包括炉前辊道、粗轧机后部辊道、精轧机前段辊道、精轧机后段辊道,以及热锯前后辊道。作者负责全部变频辊道的设计和调试工作,下面将根据本系统变频辊道的特点以及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如下介绍。1 系统…  相似文献   

5.
1概述马钢股份有限公司中板厂二辊副传动(压下、前后机架辊、左右锥形辊道、机后工作辊)晶闸管直流传动系统,采用KSF31系列晶闸管整流装置,由上海整流器厂设计制造,于1985年5月投产,控制部分采用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速度(电压)给定由有触点主冷控制器通过给定中间继电器,分决速、中速、慢速分级给出。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能满足生产需要的。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这几套控制系统明显暴露出以下主要的几个问题:①有触点速度(电压)给定,由分级给定中间继电器给出。给定曲线处于离散状态。②由于采用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对侧进侧出加热炉炉门前的出炉辊道进行优化改造——利用下线旧悬臂辊代替炉门口处电机辊道,解决了电机辊道电机频繁烧坏、辊道犯卡等故障的出现,保证出钢节奏,杜绝因辊道故障引起的热停工,保障了生产,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线辊道计量原有的辊道计量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场计量要求,将液压起落式辊道秤改造成为静态整台面受力式辊道秤,改造后提高了计量稳定性,降低了故障率,计量精度稳定在±0.3℅,提高了钢坯轧钢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8.
陈德宏 《特钢技术》2010,16(1):58-59,65
通过在原受料输送辊道前研制并安装一组825初轧机受料输送辊道,采用单独传动型式,作为原受料输送辊道的延伸,每个辊道由一台电机带动并且用变频器进行调速,个别辊道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它辊道的正常运行;采用性能优越的金属膜片联轴器替代传统的剐性齿式联轴器,确保联轴器运行可靠,易于维护。  相似文献   

9.
正1前言棒材生产线的冷床对齐辊道,其功能是将冷床动齿条上的倍尺轧件齐头,并与冷床抬尾装置相配合,便于定尺剪切头尾,提高成品定尺率。对齐辊道是影响生产成材率的重要设备,辊道以不间断、长时转动的方式运行,且受高温钢炙烤,造成辊道电机及减速箱损坏频繁,齐头效果不好。为此,实施齐辊道自动启停改造,以降低对齐辊道故障率。2改造与优化2.1改造内容为保证对齐辊道的齐头效果和降低设备故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一民材改造中三辊轧机机后辊道采用升台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采用一种新型的阶梯辊道设计来取代理有辊道。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电池材料烧结辊道炉的热能利用效率,以某40 m锂电池材料烧结辊道炉为模型,介绍了锂电池材料烧结辊道炉热平衡的计算方法,并基于热平衡对辊道炉的节能途径与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锂电池材料烧结辊道炉排气损失热量最多占30%,建议采用气体余热回收、合理选择窑具和炉衬耐火材料以及优化炉体结构等方式提高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式辊道--直联单传辊道,通过辊道实例对比,阐述了直联单传辊道的技术、经济优势,可降低消耗、增加效益,为企业的首选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50热轧卷取G辊道速度控制原理出发,指出原速度控制方法不足,分析了薄带钢尾部在G辊道“飘”起从而导致在卷取夹送辊前出现拱钢、断尾现象及尾部松卷等问题的原因,设计了G辊道新的带钢尾部滞后速度控制方法,通过对G辊道速度模型的优化,使带钢能够平稳地通过G辊道,避免了带钢尾部“飘”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从辊道秤具体的工艺参数、计量过程及辊道秤计量信息软件设计的特点,介绍辊道秤在宽厚板连铸机的应用效果。该辊道秤具有安装简便、称量准确度高、维护方便、运行稳定等特点。应用效果显示定尺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辊道是轧钢车间不可缺少的运输设备。而国内初轧厂由于辊道发生故障而影响生产的约占30~50%。其中大多数是因工作辊道受冲击损坏而引起的。辊道通常都要承受较高的负荷,尤为繁重的是轧机前后工作辊道,其工作环境较恶劣,起制动正反转频繁,还要承受轧件下落或倾翻时所产生的冲  相似文献   

16.
王晓斌 《山西冶金》2014,37(5):81-82
连铸辊道秤实时比对控制系统是基于西门子WinCC平台开发的一套监控辊道秤称量精度的系统,主要作用是实现对在线或离线辊道秤称量精度的监控。根据连铸生产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从背景、设计原理、基本功能,及应用效果四个方面详述了连铸辊道秤实时比对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7.
《工业炉》2017,(3)
主要阐述了通过对侧进侧出加热炉退料炉门和出料炉门前的出炉辊道进行优化改造。(1)将退料炉门延伸加长,避免外溢高温火焰烘烤出炉炉内摄像头,改善出炉摄像头的工况环境,延长出炉摄像头的使用寿命;(2)利用下线旧悬臂辊代替炉门口处电机辊道,避免了电机辊道电机频繁烧坏、辊道犯卡等故障的出现,保证出钢节奏,杜绝因辊道故障引起的热停工,降本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三炼钢1号板坯连铸机大断面改造后铸坯输送辊道频频损坏、铸坯跑偏,通过改造辊道旧辊,改造辊道底座,选用底座固定式减速机,在传动系统中增设有吸振功能的十字万向联轴器,降低辊道冲击载荷尖峰值,明显增强设备抗冲击能力,有效地解决了铸坯跑偏问题。  相似文献   

19.
概述直联单传辊道技术,通过实例对比说明直联单传辊道同现用的传统辊道相比,设备重量、驱动功率、传动长度、设备费、运行费等方面均降低50%左右,并把辊道设备标准化,为产业化开发生产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20.
概述直联单传辊道技术,通过实例对比说明直联单传辊道同现用的传统辊道相比,设备重量、驱动功率、传动长度、设备费、运行费等方面均降低50%左右,并把辊道设备标准化,为产业化开发生产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