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指标提升需求,在郑州某污水处理厂开展CODCr降解剂(生物促进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投加量2~5 mg/L条件下,出厂水CODCr平均值由14.00 mg/L下降至13.46 mg/L,降低了0.54 mg/L,下降比例为3.71%,二沉池出水CODCr降低了4~5 mg...  相似文献   

2.
许龙  王志峰 《净水技术》2020,39(7):109-113,120
研究江苏某饮用水深度处理厂进出水中微塑料的特性,同时分析各处理工艺对不同特性微塑料(尺寸、形状以及成分)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中的微塑料高达5 652个/L,以小尺寸及纤维状为主;出厂水中的微塑料含量为1 125个/L。混凝沉淀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40.8%,主要去除尺寸10μm以及纤维状的微塑料。臭氧生物活性炭(O_3-BAC)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50.2%,以去除尺寸为1~5μm及球状微塑料为主。砂滤的去除率仅为32.8%。  相似文献   

3.
《化工设计通讯》2017,(6):215-216
以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改良A~2/O+MBBR组合工艺+混凝深度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污水处理厂主要进出水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该污水处理厂主要水质指标COD、TN、NH3-N和TP出水浓度均能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出水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28.6mg/L、9.5mg/L、1.49mg/L、0.22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4%、86.8%、97.3%、97.3%,该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校园生活污水有机物浓度含量高的特点及选择处理工艺应考虑的因素,构建一种适应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要求的"厌氧反应——人工湿地"的组合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ABR反应器经过10 d启动期后稳定运行,在HRT为96 h条件下与观赏型水生人工湿地共同作用,优化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系统出水中平均化学需氧量(COD)50 mg/L、氨氮(NH3-N)1. 5 mg/L、总氮(TN)5. 0 mg/L、总磷(TP)1. 0 mg/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水生植物根茎的吸收是进一步净化水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氨氮的方法,对氨氮含量在0.1~100 mg/L的水样进行了测定条件的研究。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1.000,检出限为0.004 mg/L,加标回收率为96.2%~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57%~1.62%。对比该方法与纳氏试剂比色法的检测结果发现,水样氨氮浓度大于0.5 mg/L时,相对平均偏差小于5%;氨氮浓度小于0.5 mg/L时,相对平均偏差小于10%。该方法无须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大批量水样中氨氮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含铁的二氧化硅材料,并以涂敷式自制了固相微萃取纤维,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5种典型有机磷阻燃剂的检测方法。对材料进行了SEM-EDS、XRD、氮气吸附脱附以及热重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材料热稳定性好,有丰富的孔道结构。考察了萃取温度、时间、pH、盐质量分数的影响,最佳分析条件为:萃取温度为80℃,萃取时间为30 min,pH为3,盐质量分数为30%;在最佳条件下,5种有机磷阻燃剂的检出限为2.1~32.6 ng/L。应用于太湖水和某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磷酸酯阻燃剂的检测,获得了较高的加标回收率(69.4%~113.7%)和精密度(5.3%~10.7%)。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HG-AFS)对廊坊地表污水和浅井水中的痕量砷进行了测量与研究,探讨了测水中痕量砷的条件。测定结果为地表污水砷含量为6.5512μg/L,浅井水砷含量为0.8692μg/L。该方法检出限为0.0317μg/L,加标回收率为91%~10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离子液体磁性石墨烯(IL@MGO)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的磺胺类抗生素(SAs)。采用一步法制备IL@MGO,通过SEM和TEM等手段对IL@MGO表面结构进行表征,并对磁性固相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该法检测6种SAs的检出限为0. 75~1. 47 ng/L,定量限为1. 51~4. 96 ng/L。利用该方法对污水厂的进出水进行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6. 4%~103. 4%,相对标准偏差在1. 1%~12. 5%之间。  相似文献   

9.
《化学试剂》2021,43(8):1107-1110
以污水中16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为目标物,阐明其在厌氧/缺氧/好氧与MBR的组合工艺(A~2/O-MBR)中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16种OCPs在该工艺中的进水浓度范围从50.5 ng/L(艾氏剂)到169.2 ng/L(六氯苯),出水中浓度范围从1.02 ng/L(杀螨酯)到80.1 ng/L(百菌清)。该工艺对大多数有机氯农药残留具有很强的去除能力,且去除率均在92%以上。去除途径主要分为3种,以生物降解为主要去除途径、以生物降解和污泥吸附共同作用为去除途径、以污泥吸附为主要去除途径,同时还有少部分OCPs得不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0.
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肥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运行中发生了污泥膨胀。根据运行数据,分析了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认为该污水处理厂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温度23.9~30℃,Ns值0.04~0.15kg[BOD5]/(kg[MLSS]·d),冬春季水中的ρ(DO)值7~13mg/L,当进水ρ(BOD5)为80~180mg/L,此时的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的升级要求,以浙江省某污水处理厂为改造对象,在原系统基础上增设"投加碳源"、"絮凝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完成对该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工程,并对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原系统基础上增设"投加碳源"、"絮凝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能显著提高该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中COD、BOD5、NH3-N、TN、TP及SS的去除能力,上述污染物的出水浓度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有效解决了原有A2/O工艺的运行问题,实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
王万峰  黄耀  于建伟  潘峰 《水处理技术》2013,39(6):37-40,44
为阐明饮用水厂运行中主要消毒副产物的形成特征及转化规律,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北方某饮用水厂为研究对象,对采用预加氯的不同处理单元出水中3类消毒副产物,即8种卤乙酸(HAAs)、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4种三卤甲烷(THMs)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预氯化后3类副产物显著增加,HAAs、NDMA和THMs和质量浓度合计分别为33.1μg/L、9.0 ng/L和55.1μg/L;经双层滤料过滤后得到不同程度去除,5种可去除HAAs的去除率为15.7%~60.8%,NDMA去除率为48.1%,4种THMs的去除率为26.1%~49.2%。氯胺消毒下总出水中3类副产物含量也未明显增加,表明预氯化及氯胺消毒是进一步削减消毒副产物产生、降低饮用水健康安全风险的重要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秦川  戴红  郝静  龚正 《工业水处理》2023,(1):163-167
梓潼县经开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2×104 m3/d,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2/O/A-MBR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TN≤10 mg/L,NH3-N≤1.5 mg/L。介绍了该工业污水厂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的确定、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工艺设计特点和实际运行效果。经过30 d调试运行,出水水质、污泥泥龄、回流量等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碳源投加量偏大。采用优化调度运行,进水中混杂生活污水,提高进水B/C,既节省碳源投加量,又能解决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不够的问题。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该工程削减了对潼江的污染负荷,改善了水质并有效保护了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边建红 《山西化工》2023,(11):60-61
砷及所有含砷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物质,进入水体的砷化合物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到动物和人体中,从而对健康造成危害。采取原子荧光法对太原市某污水处理厂2022年的进出水中砷的含量进行分析,每个月定期采集水样,检验检测进出水水质是否存在砷含量超标现象,同时也为该污水处理厂提供风险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戴红  王飞  秦川  刘杰 《工业水处理》2023,(2):172-177
青神县工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复杂,难降解有机物含量较高且可生化性低,出水执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为使出水达到高标准排放,设计采用“水解酸化池+A2/O/A-MBR+Fenton流化床氧化系统+紫外消毒”处理工艺,设计规模为3×104 m3/d。介绍了该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主要构筑物参数、工艺设计特点等。经过调试运行后,出水COD为32~39 mg/L,出水NH3-N为0.11~0.19 mg/L,出水TN为10.4~14.4 mg/L,出水TP为0.11~0.18 mg/L。Fenton氧化系统对NH3-N去除效果显著,但对污水中TN基本无影响,Fenton流化床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化学降解有机物以及化学除磷。稳定运行5个月的出水水质可稳定达标排放。经测算,该工程合计运行成本(药剂费、电费、人工费)为1.491元/m3。  相似文献   

16.
乙酸钠为碳源时缺氧生物滤池深度脱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钠为碳源,进行了生物滤池深度脱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乙酸钠浓度的增大,生物滤池出水中总氮浓度越低,其去除率呈上升趋势.当乙酸钠浓度为40mg/L时,生物滤池出水中总氮低于3.95mg/L,污水总氮去除率均在59%以上:当乙酸钠浓度为50mg/L时,生物滤池出水中总氮低于1.50mg/L,污水总氮去除率均在88%以上;当乙酸钠浓度为60mg/L时,生物滤池出水中总氮低于1.35mg/L,污水总氮去除率均在89%以上.当滤速在3~8m/h间发生变化时,陶粒滤池的脱氮效果相差不显著;砂滤池脱氮效果稍好于陶粒滤池.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河南省某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的制约,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处理该市西部城区工业废水及县城生活污水。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的要求,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滤池联合曝气生物滤池(AF/BAF)、混凝、生物活性碳滤池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通过对进出水水质的检测,COD、NH3-N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BOD5、SS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处理后出水COD为40~50 mg/L,BOD5为4~8 mg/L,SS、TN、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8、10~15、3~5 mg/L,水质可达GB l8918-2002一级A标准。废水处理成本为0.643元/m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对类固醇雌激素(SEs)的去除效能,以苏北某村级污水站为研究对象,对一体化MBBR进行改造,分析改造前、后污水站进出水SEs浓度及去除率,探究影响SEs去除率的因素,并对尾水受纳水体SEs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0 h时,出水COD、NH3-N、T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98、1.92、12.18和0.22 mg/L,出水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基于此,检测进水雌酮(E1)、雌二醇(E2)和乙炔基雌二醇(EE2)的质量浓度分别在9.1~31.5、4.0~23.4、未检出~6.7 ng/L范围,SEs去除效果明显提高。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提高生化段污泥浓度,及夏季的高温环境均有利于SEs去除;尾水受纳水体中E1生态风险最高,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际生活污水为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进水,参照在基本污染物(COD、NH3-N、TN和TP)稳定高效去除情况下的参数运行,研究了小型A2/O工艺对雌酮(E1)、17β-雌二醇(E2)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等雌激素的处理效果,以固相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仪的测定污水中雌激素。结果表明,在E1和E2的进水质量浓度分别为40~238、50~208 ng/L(EE2未检出)时,系统对E1和E2的去除率较高,分别可达60%~95%和90%~100%,但出水中仍残留一定的雌激素。  相似文献   

20.
杨静  李珊珊  蒋轶锋  陈建孟  成卓伟 《广东化工》2013,40(12):161-162,169
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E/GC-MS),建立了水中33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方法对5~300ng/L SVOCs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且定量限(S/N=10)均小于1 ng/L。在10、50、200 ng/L的加标水平下,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60.2~116.6%,相对标准偏差为1.69%~15.92%(n≥5)。这说明该方法对水源水中痕量的SVOCs富集效果较好,检测灵敏度高。运用该方法对杭州市不同水源水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有16种SVOCs至少在一个水源中多次被检出,其中多环芳烃,钛酸酯,多氯联苯均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