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雪  张正方  唐军 《质谱学报》2008,29(2):105-109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维吾尔医用药材唇香草挥发油成分,测得唇香草挥发油成分的含量为1.0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共鉴定出6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05%。应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为胡薄荷酮(51.26%)、异薄荷酮(18.33%)、胡椒二烯酮(4.08%)、胡椒酮(2.53%)和异胡薄荷酮(2.11%)。  相似文献   

2.
用GC/MS法研究空间环境对藿香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GC/MS对特殊的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此藿香的种子分别经历了返回式卫星搭载试验(星载组)和模拟空间环境的地面试验(模拟组)。通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41种化合物。两组藿香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均为爱草脑、胡薄荷酮和薄荷酮。  相似文献   

3.
罗布麻叶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了罗布麻叶中挥发油,测得含量为w=0.02%。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52种成分,共确认了其中2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5.38%。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氧化石竹烯(10.57%)、1-α-萜品醇(10.38%),苯甲酸-3-己烯酯(6.45%)、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5.99%)、大马酮(5.85%)、反式-金合欢醇(5.27%)、2-甲基-5-异丙基苯酚(4.77%)、长叶薄荷酮(4.25%)。  相似文献   

4.
香附挥发油的提取和GC/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中药专用提取剂(PR溶剂)超声波振荡从香附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 α-可巴烯(1.97%)、香附烯(15.73%)、α-红没药烯(2.14%)、α-古芸烯(1.29%)、2-甲氧基-8-甲基-1,4-萘二酮(4.01%)、β-蛇床烯(17.99%)、氧化-α-依兰烯(3.00%)、4,4α,5,6,7,8-六氢-4α,5-二甲基-3-(1-甲基乙烯基)-2(3H)-萘酮(8.11%)、α-香附酮(26.15%)、长叶松香芹酮(1.11%)等,这些含量较多的成分占香附挥发油总量的81.50%,为建立香附挥发油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枸骨叶挥发性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出枸骨叶挥发油中酸、酯、醇以及酮、酰胺、含氧萜类等42个化学成分,运用峰面百分比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已鉴定的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3.46%。  相似文献   

6.
蔡玲  李爱阳 《质谱学报》2008,29(3):157-161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水蒸气蒸馏提取水红花子挥发油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最佳提取条件所得水红花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水红花子粉末(20目)加入800 mL水浸泡4 h,水蒸气蒸馏8 h。鉴定出其中24种成分, 含量最多是萜烯类化合物(27.36%)和酮类化合物(20.07%),其中主要为异长叶烯(19.45%)、α-石竹萜烯(0.84%)、α-蒎烯(0.99%)、石竹烯氧化物(3.20%)和香叶基丙酮(5.04%)。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汽蒸溜法分别提取油松叶与尖叶松叶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法分离, 质谱法鉴定结构。分别从油松叶和尖叶松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7种和34种化学成分,鉴定出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8.67% 和98.54%。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新疆拟百里香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新疆拟百里香挥发油,测得含量为0.16%。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拟百里香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73种成分,共确认了其中的69种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27.99%)、p-聚伞花素(25.42%)、γ-松油烯(17.95%)、β-甜没药烯(3.87%)、香芹酚(2.5%)、4-蒈烯(2.39%)、长叶薄荷酮(1.99%)、内冰片(1.68%)、β-月桂烯(1.35%)、石竹烯(1.09%)和α-崖柏烯(1.01%)。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提取侧柏叶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酶提取法(CE)、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水蒸气蒸馏-萃取法(DSE)三种方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均有差异。酶提取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油鉴定出3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雪松烯,占挥发油总量的41.25%;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油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雪松醇,占挥发油总量的39.06%;水蒸气蒸馏 萃取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油鉴定出3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雪松醇,占挥发油总量的31.43%。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天山堇菜的药理活性与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关系,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天山堇菜中的挥发油,测得含量为0.067%。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天山堇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60种成分,确认了其中的4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75.54%。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脂肪烃和含氧有机化合物(醇、酮、醛和酯)。  相似文献   

11.
新疆没药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维吾尔医用药材没药挥发油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共鉴定了42个成分,占挥发性物质含量的87.46 %。应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萜烯类及其衍生物占较大比例,主要有:α -香柠檬烯(12.52 %)、β-蛇床烯(8.75%)、β-红没药烯(10.03%)、2-羟基-2,4,6-环庚三烯-1-酮(6.25%)等。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魏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疆阿魏中提取挥发油成分,测得新疆阿魏挥发油的含量为1.0%。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新疆阿魏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38种成分,共确认了其中36种成分,占检出量的92.32%。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2,3-二甲基-3-己醇(18.34%)、2-乙硫基-丁烷(8.00%)、丙基丁基二硫醚(6.95%)、十八烷基三烯(6.64%)、乙酸乙酯(6.21%)、油酸(5.10%)。  相似文献   

13.
茅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茅苍术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茅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57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2%以上。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4.
An essential oil was extrac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Tibetan medicine of Pyrethrum tatsienense by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and 30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which account for 67.5 % of the total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lowers of P. tatsienense.  相似文献   

15.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lowers of Chrysanthemum indicum in Henan was analyzed by capillary GC/MS method. Eighty-one components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representing 93% of the total essential oil.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monoterpenes and sesquiterpenes, in which the content of camphor and borneol were most.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油杉枝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松科植物油杉 (Keteleeria fortunei)的合理开发利用 ,本研究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油杉枝精油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分离鉴定出 2 0种化学成分 ,主要有 (-) -β-榄香烯 (2 .0 9% )、β-石竹烯 (67.42 % )、艹律 草烯 (1 1 .5 7% )、大根香叶烯 (3 .3 2 % )和石竹烯氧化物 (5 .60 % )。已鉴定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 96.88%。  相似文献   

17.
将灌冠红梅子根的乙醇提取物用甲醇溶解,加水,用石油醚萃取,采用GC/MS法进行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个22化学成分,占总体含量的 98.32%。主要成分有4-甲基-2-乙基己烷(14.79%)、反式-1-甲氧基-1-丁烯(13.41%)、2,3,3-三甲基己烷(10.24%)、(1-甲氧基-1-戊基)环丙烷(10.22%)、N,N-二甲基叔丁基胺(9.23%)、环己烷(8.55%)、1,1-二甲氧基-2-丁炔(6.34%)、2-甲基-2-乙基环氧乙烷(6.25%)、庚烷(4.38%)、正十一烷(3.6%)、1-碘正十四烷(2.6%)。  相似文献   

18.
草果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自行研制的 PR混合溶剂超声波提取中药材草果中的挥发油 ,气相色谱 -质谱 ( 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 ,建立草果挥发油的 GC/MS指纹图谱。结果表明 :挥发油中主要含有 1 ,8-桉油精( 1 6.1 9%)、2 -十四烯 -1 -醇醋酸酯 ( 1 4 .3 2 %)、醋酸香叶酯 ( 1 4 .5 2 %)、癸醇醋酸酯 ( 7.96%)、香叶醇 ( 7.1 2 %) ,以及 1 -十二碳烯醇醋酸酯、橙花叔醇、9-十八碳烯酸、松油醇、对伞花烃、棕榈酸、亚油酸等。这些成分相对含量较高 ,各组分间比例基本保持恒定 ,可作为草果的特征成分 ,为鉴别中药草果真实性及评价其质量的指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香叶中挥发性组分的超临界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健 《质谱学报》2006,27(2):94-98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临界萃取香叶挥发性成分的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萃取条件按对结果影响大小依次排列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 ℃、萃取时间1 h。挥发油收率为2.6%,从中确认出47种化学成分,而用同时水蒸气蒸馏 溶剂萃取方法收率仅为0.8%,仅确认出30种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for extracting the essential oil of Chrysanthemum indicum L..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 (GC/MS). The essential oil of Chrysanthemum indicum L. was included with β-cyclodextrin and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chrysanthemum indicum L. before and after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we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