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生活的“发生器”,在其物质表象下是活动人群社会关系特征的反映,呈现出如类聚、排斥甚至冲突等特征,其形成和重塑过程也是空间生产的社会过程。基于社会属性的视角,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应从公平原则出发来完善其规划布局,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多样化以服务不同的社会人群,应注重公共空间的认知性来提升场所的特色和记忆,以增强社区归属感,并且应发挥法定规划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制度作用。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保障是促进城市社会生活更为健康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米兰世博会就像一个富于挑战性的实验室一般,试图以都市公共空间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世博会这种国际盛事。像许多其他大城市一样,米兰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通过不断创办国际活动来确保自己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与此同时,一些特别重大的活动也为米兰改变城市自身环境提供了绝佳机会。本届米兰世博会也不例外,一方面,它是当代变化无常的大都市中的新生部分;同时,它也是探索可持续临时建筑的设计和科技试验场。打破常规的整体规划及其对于每个空间可持续性和可达性的要求使本届世博会能有机会重新定义未来数十年的国际活动操办模式。  相似文献   

3.
苏功洲 《规划师》2006,22(7):28-28
上海引入世博会的想法由来已久,其初衷是借助世博会来扩大城市的影响,并在实质上推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从世博会场址选择到主题确定,无不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从何处切入才能发挥世博会给予城市的最大效应?  相似文献   

4.
沈迪 《时代建筑》2009,(4):29-33
摘要世博园区的公共空间作为一个完整的空间体系,承载着世博会期间容纳游客、容纳活动、容纳建筑三大基本功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共空间不但拥有一般的功能属性,而且呈现多元网格、多向轴线、多层次的公共空间形象,使世博园区充分展现出城市公共空间特征,在满足世博运营需要的同时,也很好的应对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更具意义的是,上海世博园区公共空间的结构特征,是它与周边城市空间对接的重要因素,保证了园区建成后自然地成为上海城市的有机组成。分析探讨上海世博园区的公共空间,不但有利于了解世博会规划、建筑以及世博园区本身,也有益于在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中策略性地运用城市设计、综合性总图控制和建设管理体制变革等多种手段,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体现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塑造中。  相似文献   

5.
国外城市儿童户外公共活动空间需求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城市儿童户外公共活动空间需求的角度出发,从空间需求、影响因素和规划策略三个方面,对国外儿童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偏好、户外公共活动空间中儿童独立的活动性、儿童安全性以及儿童参与户外公共空间规划等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作为城市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不仅自身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体系,其空间系统也是城市复杂系统内的重要单元,与城市道路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之间有着紧密的空间与功能联系性。从系统交互关系视角出发,对公共空间系统现存问题做了解读,结合墨尔本的设计实践,从城市道路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公共建筑3个层面提出了公共空间的协同规划策略,以期为构建更完善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进一步促进多个城市空间体系的融合与协同发展提供一种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空间的理论定义与现实作用出发,对美国纽约“私人拥有的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回顾;着重分析了区划制度与城市管理政策对公共空间形态及其公共性的影响,批判性地探讨了政府规划理念与私人资本在城市公共空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倡导对城市公共空间实施严格精密的规划控制、加强空间建后监管、保证公众在此过程中的知情权与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道路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交往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的过程中,道路空间也面临着"提质"的需求。本文从道路规划理念的转变出发,分析了现状道路空间存在普遍问题,基于国外优秀城市道路空间经验借鉴,提出道路空间优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生活是城市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城市公共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以物质空间设计为载体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城市设计维度问题,从建筑外部空间的优化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开放性设计两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  相似文献   

10.
节事活动在城市经济与旅游业发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城市空间作为节事活动举办的载体,对节事活动的举办效果影响甚大。以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为例,从城市空间角度出发,探析桂林市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建、修补城市公共空间;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管理;彰显地域特色设计,突出城市主题空间三点规划更新改造策略,促进城市空间的规划整合和更新改造,为节事活动举办提供更好的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体育建筑场地布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建筑的场地布局包括场地功能分区、建筑实体布局、交通安排及绿地配置等,作为对场地整体形态的统筹,在场地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实地调研,该文分析了上海市体育建筑场地布局现状,归纳其主要影响因素,明确场地布局原则;进而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先进理念,探讨适宜上海市体育建筑的场地布局策略。上海市近年来大力兴建体育建筑,对场地布局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该研究期望对体育建筑场地布局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陆军 《城市建筑》2013,(22):192-193
目前,旁站监理存在旁站记录与旁站方案规定的内容不相符,存在有的旁站方案列入的内容无旁站记录,旁站记录内容过于简单、空洞等问题。本文试从旁站监理的理论依据入手,阐述如何通过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旁站监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出发,探寻了场地特征和场所精神对于场地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从使用者的角度即以人的场所体验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大感官反应出发,通过对典型场地设计作品的解读,重新审视场地场所精神的意义。从而得出结论:知觉体验触发体验者领会场所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场地设计的新角度,即将人类知觉体验的五要素纳入场地设计,使场地设计更具有人文性与地域性,进而完善和塑造场地的场所精神,提高场地设计作品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场地系数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规范中考虑地震动场地效应的关键指标,决定着各类工程结构设防水准,但国内外规范就此存在显著差别。采用土层–基岩理想场地模型,导出了土层场地与参考基岩场地地震动响应定量关系解析表达。提出了场地放大系数一般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规范场地系数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土层场地地震动响应与参考基岩场地相比,在全频域空间恒定表现为放大,场地放大系数随场地变软整体表现出增大趋势,这与美国新规范场地系数取值和规律一致;中国规范中软场地系数取值严重偏于保守,强烈地震动作用下软场地系数小于1的现象不合理,中国规范Ⅳ类场地系数普遍小于Ⅲ类的取值方案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中美抗震设计中的场地分类和考虑场地效应的差异问题。首先,比较分析了一般场地、20 m深度范围内含软弱夹层场地、20 m深度以下含软弱土层场地的分类结果,发现FEMA450的场地分类对20m深度范围内软弱夹层厚度的反映比GB50011—2001更敏感,对20 m深度以下软弱土层厚度的考虑比GB50011—2001更细致。然后进行了不同场地、不同地震动水平下的反应谱比较,结果表明,FEMA450更合理地考虑了不同地震动特性下的场地效应。  相似文献   

16.
遗址景观作为人们探究历史的物质载体,是遗址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时期遗址景观规划的不同特点,可以将遗址景观规划的发展历程分为以遗址本体保护为主、开始重视遗址环境、突出人文影响因素三个阶段,在梳理遗址景观规划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遗址景观有分类保护法、分区规划法、景观叙事法等主要规划方法以及保护形式多元化、实践先于理论、价值观发生转变的遗址景观规划现状特点,最后总结了这些规划方法的特点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对于保证项目选址布局与城乡规划紧密结合,促进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应急式项目选址规划由于其独特性使其比普通项目选址规划问题考虑因素更多,主要借助于普通项目选址规划的基本思想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侧重于应急式项目选址规划研究,旨在快速、高效地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前期决策提供初步依据。基于GIS技术,构建了天河区应急式项目选址规划总体技术路线,并重点对现状用地数据库建设、因子评价体系构建以及应急式项目选址规范化流程构建等3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维隶属函数的场地模糊分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分析了场地土及其分类的模糊性特征,并在综合考虑现行建(构)筑物抗震规范场地分类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四类场地的二维隶属函数,实现了场地分类边界模糊化;其次给出了基于最大隶属度、加权综合及特征周期的三种场地模糊分类法,实现了场地分类连续化,探讨了各类方法在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场地特征周期连续化方法及其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该方法所确定的特征周期分布与现行建筑抗震规范给出的特征周期等值图吻合较好。所建场地分类法克服了在分类边界处易出现类别跳跃等不合理现象,基本实现了现行建(构)筑物抗震规范在场地分类方面的统一,为工程抗震设计中客观确定地震作用及采取合理抗震对策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十堰东风阳光城Ⅰ~Ⅳ期山地住宅项目为例,从场地分析概念入手,试图建立场地分析、场地特征、设计诉求、应对原则、应对策略流程,充分挖掘山地特征,合理利用场地条件,以期实现住区与场地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裴胜兴 《华中建筑》2014,(10):41-46
类型学是分析建筑的重要方式,也是指导建筑形式设计的有效方法。类型学方法强调探索规律,从历史环境中抽取原型,通过转换,创新建筑新形式,以实现建筑文化的延续和体现建筑存在的意义。遗址博物馆建筑作为遗址保护的手段,应当运用发掘遗址本体文化特征、尊重遗址环境、遗址主题阐释和延续城市文脉等类型学方法,遗址博物馆建筑形式就会在满足遗址保护要求的同时,表现出更加丰富多彩并具有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