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快速好氧堆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脱水压滤后的污泥为对象,将脱水压滤污泥进行堆肥实验,研究了污泥堆肥过程中污泥的温度、含水率、有机质、pH、总氮总磷含量、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堆肥以后,污泥的含水率、有机质有明显的下降,pH保持中性,总氮有所下降,总磷有所上升。堆肥能使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降低,即不稳定态重金属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制革污泥机械强制通风堆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强制通风堆肥工艺对制革污泥进行了堆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制通风堆肥技术可使污泥堆在30天内基本达到腐熟,温度、通气完全满足要求,堆肥结束后其中有机质、N、P等养分含量均能达到堆肥的成品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量递增,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呈增加的趋势,无序堆放和投弃将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同时人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而无论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未脱水污泥还是城市生活垃圾都富含有机质,根据这点构思出一种将两者混合处理的方法,为探讨可行性进行相关实验:将两者混合发酵堆肥,并测定堆肥期间的样品的温度、含水率、铵态氮含量、腐殖质含量,并观察实验前后的物理外观,发现混合堆肥的效果较纯垃圾堆肥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4.
《广西轻工业》2015,(8):99-100
污泥深度脱水工艺能够实现对市政污泥的高效处理,处理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至60%以下。佛山市南庄污泥处理厂"交钥匙"工程污泥处理规模220 t/d(以含水率80%计),采用调理压榨深度脱水工艺处理污泥,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可靠。介绍该工程的设计运行参数、工艺特点和调试策略,以期为同类项目的设计和调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百色某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米糠为调理剂,研究剩余污泥与米糠混合后不同C/N比的间歇式通风好氧堆肥,探究这两种不同的C/N比对好氧堆肥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可行性比例,对温度、含水率、有机质、pH、全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种子发芽指数(GI)等各项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米糠作为堆肥调理剂,初始含水率为60%左右可以很好的达到堆肥的卫生学标准,堆肥原料C/N比为28,堆肥升温较快,全氮损失较少,腐熟效果好。堆肥过程中全氮的损失集中在高温期,应用时注意在高温期采取保氮措施。堆肥C/N比越低氮损失越多,低C/N比不利于保氮。C/N影响着堆肥过程中各指标的大小,C/N为28比C/N为21的堆肥效果好,进而能为污泥堆肥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造纸污泥交替式好氧厌氧堆肥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节造纸污泥的水分和C/N比,经过为期50d的交替好氧厌氧堆肥处理,污泥有机质发生降解,TN、TP和TK含量都呈上升趋势,挥发性固体和有机碳分别达到60%和30%的稳定状态,堆肥的种子发芽率达到95%以上,大肠杆菌数低于国家卫生标准,实现造纸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和减量化的要求.腐熟的污泥堆肥成为高价值的农用产品.  相似文献   

7.
污泥调理和脱水是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环节,脱水泥饼的含水率和最终污泥量直接影响污泥处理的运行成本。在污泥调理技术中,超声波由于其独特的声化学效应广受关注。本文研究了超声波、絮凝剂以及超声波联合絮凝剂对市政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波联合絮凝剂调理的最佳工况为超声频率20 kHz,能量密度1.0 kWh/m3,10%PAC 250 kg/tds,其脱水泥饼含水率比对照组降低5%,含水率稳定在60%以下。本研究为优化超声波调理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及应用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带式脱水机处理的剩余污泥含水率为70%-80%,而目前垃圾填埋场对污泥的准入原则要求含水率在60%以下。因此带式脱水机所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在存放,运输及最终处置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困难。而生物沥浸工艺通过生物化学方法对污泥进行深度处理,最终由板框压滤机对深度处理后的污泥进行物理压榨。这样所得的泥饼含水率降为60%以下,不仅使污泥的存放及运输更为便利,并降低了运输成本,更为污泥的最终处置达到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利用白腐真菌降解过的玉米秸秆和未降解过的玉米秸秆分别与餐厨垃圾进行堆肥对比实验,研究生物预处理对秸秆堆肥效果的影响.在30d的堆肥过程中,通过测定堆体的温度、含水率、pH、有机质含量以及种子发芽指数指标评价其堆肥效果和腐熟程度.结果表明,预处理过的秸秆堆体A较未处理过的堆体B先达到55℃;堆体A含水率下降迅速、有机质含量减少快,可缩短堆肥周期;两堆体pH最终接近中性;堆体A种子发芽率为99%,比堆体B的种子发芽率高1%,堆体A的腐熟速度和程度优于堆体B.生物预处理可加快堆肥进程,有效缩短堆肥周期.  相似文献   

10.
研究冷冻调质对造纸污泥沉降及脱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冻调质可加快造纸污泥的沉降速度,有效提高造纸污泥的脱水效率。当冷冻调质时间为9h时,造纸污泥在35min内的沉降率达到80%以上,在45~50kPa真空度下抽滤10min后泥饼的含水率约为61%,比没有经过冷冻调质的污泥泥饼含水率低17%。  相似文献   

11.
一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原采用板框压滤至含水率80%左右送固废处理中心填埋。随着近几年环保政策对污泥处置要求不断提高,在2011年完成了对污泥的深度脱水工程,干化污泥含水率达到45-55%,污泥量降低65%左右。后进一步对脱水污泥进行锅炉焚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实践出了一条污泥的有效处置途径,解决了目前同类型污水厂污泥的最终出路,具有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制革污泥机械堆肥技术及腐熟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菊  何迎春 《西部皮革》2002,24(10):42-45
本试验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强制通风对制革污泥进行堆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强制通风堆肥技术可使污泥堆在30天内基本达到腐熟,温度,通气完全满足要求,堆肥结束后,其中有机质,N等养分含量均能达到堆肥的成品要求。  相似文献   

13.
烟梗生物发酵制造有机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自制有机肥发酵装置,以烟梗为原料进行了高温好氧发酵制作有机肥的研究,对烟梗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物料的温度、含水率、pH、有机质、肥料发芽指数(GI)以及肥料主要化学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添加外源营养的情况下,烟梗原料可快速升温发酵,10 d左右温度达到最高值。添加发酵菌剂可加速烟梗有机肥的腐熟,堆体最高温度为67℃,高温(≥50℃)持续时间延长,有机肥发酵腐熟周期可缩短5 d。堆肥结束时含水率40.28%,pH7.3,有机质65.05%,GI 86.67%,大于堆肥腐熟指标的临界点(80.00%);肥料样品呈黑褐色,具有土腥味,无烟草气味;含有丰富营养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是氮(2.59%)、钾(6.75%)、磷(0.48%)和铁(338.10 mg/kg)等。  相似文献   

14.
PAM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对象,研究了投加不同剂量PAM絮凝剂条件下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分析测定了污泥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30分钟沉降比,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处理方式下污泥絮体结构的变化。初步实验表明,在100mL剩余污泥中投加浓度为1g/L的PAM溶液6mL时可将达到污泥的最佳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造纸污泥脱水与污泥焚烧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扬  刘秉钺  赵长明 《黑龙江造纸》2009,37(2):53-56,58
介绍了造纸污泥的浓缩、脱水的基本方法,重点讨论了污泥含水率对焚烧处理造纸污泥产生的影响。污泥焚烧是一项主要的污泥处理技术,选用合理的污泥浓缩、脱水方法,适当的污泥含水率,有助于污泥焚烧处理达到最佳效果,既减轻了造纸污泥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又为造纸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能耗。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0):190-196
为同时解决白酒企业酿酒丢糟和酿酒废水污泥的污染问题,该研究设计了好氧堆肥发酵设备。设计4种不同的丢糟与污泥处理体积比例:1∶1、2∶1、3∶1和4∶1,以寻找丢糟污泥堆肥的最适原料配比。结果表明,丢糟与污泥体积比为2∶1时效果最好,pH、电导率、含水率、有机质降解率、铵氮、硝氮、总碳、总氮等多项值均处于良好水平,最终种子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达到0. 88(> 0. 8),显著高于其他3组的GI值(P <0. 05),完全满足通常认为的腐熟要求;丢糟与污泥体积比为3∶1、4∶1时效果一般,符合腐熟要求的指标参半,最终GI分别达到0. 72和0. 66,与0. 8有一定差距;而丢糟与污泥体积比为1∶1时效果较差,各项指标均处于较差水平,最终GI仅达0. 45(<0. 8)。该研究利用自主设计的好氧堆肥设备首次用好氧堆肥法同时处理丢糟与污泥,并生产丢糟有机肥,并对初始原料比例进行了探索,为切实解决白酒丢糟、污泥等固态废弃物问题提供了全新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剂CTAB用于造纸污泥脱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沉池泥水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探索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当CTAB的剂量为表活/干污泥为0.1∶1,污泥的脱水速度较快;当表活/干污泥为0.15∶1,最终泥饼的含水率最低为70.71%。在保证脱水性能的前提下将其用量减少一半,与CPAM进行复合作用,采用先加入CTAB再加CPAM,两者的比值为2∶1,体系的温度在0℃左右,pH为9时,最终得到的泥饼的含水率最低为70.78%,和表面活性剂单独作用时效果基本相同,但是处理过程中投加药品的总费用将减少。  相似文献   

18.
随着造纸行业的发展及国家对“三废”的处理要求日趋严格,造纸污泥处置已成为制约造纸行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好氧生物分解干化工艺,对造纸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试验。经连续运行,结果表明,菌床温度60~80℃、含水率24%~40%,处理后含水率20%~30%、粒径≤5 mm的污泥呈细小沙土颗粒状。连续运行6个周期,污泥减量率为76.4%,粪大肠杆菌阴性,未检出蛔虫卵。污泥好氧生物分解干化处理过程无需辅热、效果稳定、处理成本低(折合污泥处理费用166.83元/t),污泥减量效果好,处置产物易于资源化利用,满足造纸企业对造纸污泥的处置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自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正式颁布以来,国家对污泥处置有了更高的要求,污泥处理技术的升级迫在眉睫。进一步提高污泥脱水干度能有效地降低污泥体积,既是污泥减量化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污泥最终处置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现许多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泥脱水干度为20%~40%,很难适应低碳环保的发展形势。因此,对污泥的高干度脱水处理是目前污水处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造纸污泥论述了造纸污泥的特点、生产工艺及高干度机械脱水的主要配套设备。  相似文献   

20.
加工番茄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红  高振江  张茜  肖红伟 《食品科技》2011,(8):102-105,114
物料干燥过程中收缩严重影响水份的迁移速度,对收缩现象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干燥过程,而且可以防止产品褶裂,保证产品质量。对加工番茄收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干燥过程中,风速和温度会对加工番茄收缩的快慢产生影响但对最终收缩系数影响不大;干燥初期,收缩系数随着含水率的降低急剧增大,当含水率达到60%时,随含水率下降物料收缩系数增加缓慢;体积收缩系数与单位体积脱水量在干燥初期大致相等,但在干燥后期体积减少量远小于物料脱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