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综合物探技术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复杂地质环境中的隐伏断层探测是地球物理勘测中的一大难点。文中介绍了利用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和氡气测量法三种物探方法对隐伏断层进行综合探测的应用实例,并对这三种方法的勘探成果进行了分析,通过钻孔验证,达到了探测隐伏断层的目的。探测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对隐伏断层的探测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具有可靠、...  相似文献   

2.
石宗户  赵玉立  张洋  张庆礼 《矿产勘查》2023,14(7):1270-1278
以往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主要采用钻探结合以电阻率方法为主的传统电法勘探,但钻探施工成本高且破坏性较大,传统物探精度相对较低。为建立基于物探探测精度和经济性的综合方法组合模式,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选择了传统电法中的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中的面波法和地震映像法、国内新兴的SSP地震散射波法,检验其在铁路顶管、疏松体、地下空洞等城市浅层地下目标体探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城区地下不同地质结构地球物理综合方法应用探索,取得主要结论与成果有:(1)总结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各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2)建立了不同工况下基于经济性和探测精度的可参考物探组合模式。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城市浅部地下空间探测精度,具备可转化应用的较大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作为相对前沿和系统的方法有效性研究,对推动城市地球物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探寻对超深管线(特别是对非金属管线和难以找到有效接触点的金属管线)进行有效探测的方法为目的,通过低频电磁波法、高频电磁波法、地震映像法等几种常用工程物探方法的对比运用,结合两个典型工程实例,得出了地震映像法可用于对超深管道进行有效探测的结论。并对地震映像法探测地下管线的基本条件和优势以及不同深度的地下管线所采用的不同探测手段组合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功率瞬变电磁法、双频激电中梯装置等物探方法,对钢山矿段、才秀矿段深部未圈闭矿体开展大深度探测找矿,寻找深部隐伏铅锌矿体的物探信息,探测矿体空间赋存位置,并结合该区以往地质工作资料,建立该区综合找矿模式,为大深度隐伏矿体的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无损检测技术在西干渠管理处选定的模拟渠堤和典型试验区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应用高密度电法、地震映像法和探地雷达进行堤防隐患无损探测研究,以期找到适合堤防隐患无损探测的物探方法或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6.
唐灵  韦乙杰  王慧敏  覃夏南 《矿产勘查》2023,14(12):2391-2402
广东省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选址位于隐伏岩溶地区。为了查清产业园岩溶发育规律,笔者开展了综合物探工作,对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进行了专项岩溶探测。本文在介绍综合物探探测岩溶的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高密度电阻率法、地震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相关工作参数,确定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方法,最后通过物探成果分析与钻探验证,归纳总结了综合物探探测岩溶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成果可为隐伏岩溶地区的物探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物探手段,具有效率高、无损伤、探测深度大、可靠性高等特点,在工程勘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高密度电法在供水工程场地塌陷勘探中的应用,探测结果可查明塌陷区的范围及规模,为后期的加固处理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探技术的日益完善,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能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通过探地雷达法和地震映像法的应用实例,分析两者优势得出:探地雷达法比地震映像法更快速、分辨率更高、能实现连续探测且在数据采集时不必中断交通;地震映像法数据采集较复杂、速度慢且对采集环境要求较高,但探测深度大于探地雷达的探测深度,分辨率也能满足大多数路面下方地质体探测需求,且在知道浅表层速度模型时,可获得探测地质体的深度信息。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根据现场情况和具体要求选定,以达到有效、经济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路基病害(溶洞、土体不密实等不良地质体)的存在是导致地铁差异性沉降的物质基础,物探技术是路基病害探查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了克服了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方法的局限性与多解性,提高路基病害探查中物探解释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特点的分析,结合地铁探测现场环境,提出了地震绕射波法与瞬变电磁法探测地铁路基病害的综合物探技术;实践证明该综合物探技术能有效降低单一物探方法的多解性,提高探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地铁路基病害探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高密度电法与地震面波法进行了简单介绍,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以高密度电法和地震面波法为代表的综合物探法进行基岩—覆盖层界面物探解释的应用情况,通过综合判别与分析,证明了综合物探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物探方法的发展方向,从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井间地震技术、四维地震技术、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方面论述了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寻求与完善先进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活动断裂的研究思路和进展出发,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手段,结合地震地质、工程地质等理论与方法,对四角坊断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地震反射波法用于断层勘探具有较高的精度,确定了四角坊断裂的空间分布、运动性质、活动时代,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从活动断裂的研究思路和进展出发,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手段,结合地震地质、工程地质等理论与方法,对王母山断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地震反射波法用于断层勘探具有较高的精度,确定了王母山断裂的空间分布、运动性质、活动时代,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王母山断裂的探测与活动性的确定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面塌陷多属工程建设、资源开发所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查明其成因及影响范围对工程处理方案的设计与施工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结合某实际工程对次生地质灾害产生的地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用于因工程建设所致地灾调查的综合物探方法及勘察效果予以介绍,阐述了诸如高密度电法、瑞雷波探测、地震映像及剪切波测井等方法在地面塌陷原因分析和展布空间探测等方面的资料解译方法及有效性,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小安 《矿产勘查》2022,13(6):819-824
近年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为了提高施工的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往往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同时由于城市地下地质环境复杂,经常性地存在地面塌陷或者孤石,对于城轨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地下空洞和孤石等地质隐患需要依靠地球物理场的探测技术,快速定位和发现位置。针对单一地球物理场的作用限制,本文提出一种多地球物理场的探测手段,可以基本满足城轨建设中浅层地表的探测精度要求。主要将地面浅层地震、直流电法等粗略勘探手段与视电阻率跨孔CT或地震波跨孔CT相结合,构建出快速的诊断分析系统。该系统的诊断方法是通过对土洞塌陷的地震波跨孔CT和电阻率跨孔CT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此诊断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成为我国城轨建设中探查地质隐患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马君 《山西建筑》2012,(30):76-77
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工程勘察中物探方法的优点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某工程场区地震勘探的实例,分析了物探在勘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在岩溶发育地区大量基础建设工程的兴建,出于工程设计和施工以及城乡防灾减灾的需要,对岩溶地区的勘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发展精细探查的综合物探技术,目标是探查200 m深以内0.5~1 m以上大小的溶洞,以及中小断层和交叉断层,探查覆盖层下起伏的灰岩基岩面。目前许多物探方法受到汽车行人振动,地电、电磁波干扰,无法在城市闹市区正常工作,应发展在城市振动、地电和电磁强干扰下能正常进行数据采集的物探技术。近19年来,已有一些物探方法和技术达到了这些要求,还有一些方法技术已有一定进展,只要确定其突破的方向,就有可能在短期内有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东昆仑东段德龙金矿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文章选取德龙金矿04勘探线为研究对象,采用激电中梯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地球物理找矿信息,为测区提供更大勘探深度的电性资料,并推测了一条断面上的构造蚀变破碎带,以期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查清某水库大坝坝基覆盖层厚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了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和瑞雷波法等三种物探技术,对其进行勘查,三种物探方法的定量解释结果基本一致;结合勘探成果验证,数据吻合,基本查清了覆盖层厚度的变化规律,证明了物探方法可以在该类勘察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次综合物探勘查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综合物探方法在勘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实例,积累了一些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