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宝云  张照秀  董倩 《山西建筑》2012,38(29):172-174
为深入研究重庆市干线公路顺层边坡的危险性,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深入分析影响干线公路顺层边坡危险性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并对重庆市某地实际边坡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重庆市干线公路顺层边坡危险性评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合理性,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探讨建筑火灾危险性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前提下,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客观评价,并应用该方法对某一工程实例进行了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朱磊 《云南建材》2011,(19):238-239
本文作者就矿井通风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评价隶属度,采用这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同时对模糊综合评判在矿井通风状况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评判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隧道总体风险评价。在建立了多层次隧道总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数组形式进行的权重和隶属度的模糊评判规则,依据简单多数原则分别计算权重和隶属度的模糊评判效度,并计入模糊评判效度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简单及格原则和梯形隶属度函数将权重及隶属度去模糊化,并利用扩展指标求均值的方法对总指标隶属度进行修正。某实际隧道工程算例表明,传统的隧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有时会低估隧道施工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而,将所提方法和已有方法相结合进行风险评价可以更充分地反映风险,为采用降低风险的相应措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周水贵 《山西建筑》2014,(22):77-78
根据深圳市某新建住宅小区场地内的建筑边坡特点,由影响边坡危险性的主要因素组建成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建筑边坡危险性预测模型,计算出各边坡危险性判别指数,评价出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吉琳娜 《山西建筑》2007,33(26):225-226
根据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并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综合评判在城市火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以苏州古城保护区的火灾风险管理研究为例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按照选择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二级综合评判算出古城区按街道划分的六大区域每个区域火灾风险的相对隶属度 ,最后得到苏州古城区消防安全的重点防治区域 ,并按照每个区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岩堆边坡危险性评价及减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堆边坡是一类具有特殊地质条件的边坡,其自稳能力较差,在外界环境及人工扰动影响下极易失稳.基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岩堆边坡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将滑坡危险性划分为五个等级,给出了各影响因素相对于边坡失稳的权重,并给出了计算各影响因素隶属度的隶属函数和专家评定结果.根据不同的危险性级别,可以选择相应的减轻对策.利用建立的模糊评价体系,对某岩堆边坡工程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给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往盾构隧道渗漏等级评价方法仅采用单一评价指标的不足,提出盾构隧道渗漏等级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在对渗漏状态各变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渗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和递阶层次评价结构。根据专家对各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评分,得出各级指标判断矩阵,由根法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权重向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证明了判断矩阵的合理性。建立抉择评判集以量化所提出的评价指标,并选择常用隶属函数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对于抉择评判集的隶属度。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实例进行渗漏等级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实例结果表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方法不仅全面地考虑了软土盾构隧道渗漏等级的各个因子,而且可以得出各级指标的综合评判值,进而为科学评估盾构隧道渗漏等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占伟  毛雪松  韩涛 《山西建筑》2010,36(3):102-103
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滑坡危险性,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危险性因素的权重系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对滑坡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建立危险性递阶层次模型,建立滑坡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以此判断滑坡危险性等级,达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西久公路(S101线)龙穆尔沟DH6#红层滑坡为典型代表,采用地质分析与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河谷下切和雨水浸润作用下青海高原红层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研究。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以坡体开挖来模拟河谷下切卸荷作用,采用均匀毛细浸润技术模拟雨水入渗改变岩土强度的现象。以位移量作为重要指标,先分析河谷下切和雨水浸润对坡体变形的单独影响,再将二者综合分析,并分析二者的作用权重。结果表明,河谷下切和雨水浸润作用在红层滑坡的变形过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认为坡体变形的根本原因是以红层特殊岩土性质为基础的2次强度衰减过程:河谷下切引起的坡体卸荷松弛(第一次强度衰减)以及临空面的出现是滑坡发生的基础;长期的雨水浸润作用造成岩体强度软化(第二次强度衰减)是滑坡发展的直接原因。把以龙穆尔沟DH6#滑坡为典型代表的高原红层滑坡的变形机制归纳为:原始地貌→河谷下切→坡体卸荷松弛→岩土强度衰减→水的作用→岩土强度进一步衰减→坡体整体滑移。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分析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多层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乡镇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并进行了等级排名。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体现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评估的模糊性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13.
张怀建  杨永华 《山西建筑》2010,36(27):88-89
以阳泉—盂县高速公路五架山滑坡勘察为例,阐述了碎石土滑坡的基本勘察方法,得出滑坡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及滑坡滑动面的寻找是碎石土滑坡勘察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稳定性计算时定量评价服从于定性评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Catastrophic landslides are not uncommon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in China during rainy seasons.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landslides will increase as a result of the impoundment of the reservoir of the Three Gorges Hydropower Station, and this has prompted geotechnical researchers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landslide model test system, which allows studying of landslides induc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reservoir impoundment and rainfall.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large flume with hydraulic lifting facilities, a set of computer-controlled surface sprinklers and pipes to simulate rainfall and reservoir impoundment, as well as a comprehensive instrumentation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 model test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Shiliushubao landslide, which occurred in the Three Georges Reservoir area, i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test system. It is shown that the horizontal and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s are abruptly increasing, when the reservoir impoundment and rainfall are combined, which cause the failure of the model slope.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在公路路线质量评价中的具体应用的基础上,根据道路路线设计质量评价的特点和道路勘测生产实习质量评价的要求,提出生产实习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三级模型,根据规范对路线设计指标的规定,确定了权重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并利用CARD/1平台,编写评价程序。案例分析表明,评价过程简洁,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三峡库区旧县坪滑坡2016年6月?2018年8月的GNSS监测数据,采取多因素综合过程分析和定量分析手段,分析了滑坡变形在库水位7个不同变化过程下的响应特征和诱发机制.研究表明:(1)库水位下降是旧县坪滑坡位移变形的主要诱发因素,一般情况下,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滑坡稳定性越差:库水位快速下降期间(>0.4 m/d)...  相似文献   

17.
 降雨引发的滑坡具有区域性的群发效应,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的灾难性损失。基于此,提出一种可考虑不同降雨期影响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以瞬态降雨入渗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计算模型为基础,将滑坡危险性定义为在一定持续降雨期内各栅格单元体失稳的概率。通过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各栅格单元体失稳概率的求解,继而获得区域内滑坡的危险性分布。基于ArcGIS软件开发出区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工具。以三峡库区万州主城区为例,详细介绍危险性评价工具的数据处理过程以及参数选取方法,并以2种不同的降雨工况进行比较计算。现场斜坡稳定性的调查与计算结果的对比及统计分析表明:滑坡的危险性分布图与真实滑坡的稳定性情况基本一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地区斜坡稳定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测试并验证了评价工具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肖飞  殷明文 《矿产勘查》2020,11(9):2053-2059
为消除津围公路K4段滑坡次生的地质灾害隐患,保障公路通行车辆和人员的安全,在充分收集并分析已有相关地形、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津围公路北二线(K4+350-K4+460段)滑坡开展现场踏勘、调查,查明滑坡分布、规模及发生发育过程,分析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探讨该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导致该地区滑坡产生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条件和大气降水三方面。研究区岩石破碎、构造发育,顺层面产生泥化夹层诱发滑动产生滑坡,为中型、浅层、破碎岩体、牵引式滑坡。研究成果可为下一步深入治理提供相关地质资料和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公路工程地质评价尚不成熟,无法定量地对工程地质条件的适宜性做出评价。本文应用区间数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工程地质评价模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将区间数理论和数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极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使评价结果更精确。以孔隙度为例,示范了指标层隶属度区间的确定方法,并求得5个岩石样品模糊集合为A=(0.1,0.05,0.25,0.2,0.2),隶属度区间为[0.05,0.2]。  相似文献   

20.
聂肖虎  谢璐瑶  杨冬  刘新  刘青 《矿产勘查》2022,13(6):825-8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而石油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安全传输及运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长输管道常需穿越西部山区等地质环境脆弱的区域,这些区域地质条件差,是地质灾害事件的高发区域。而在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中,降雨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诱发因素,为了深入了解降雨与滑坡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对于降雨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机理,为降雨导致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现有的长输管道地质灾害提出合适的预警方法,最后总结了降雨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突破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