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伍颖怡 《城市住宅》2021,28(2):194-195
漏窗是岭南园林中实用性与装饰性完美结合的经典产物,游园者在游赏过程中随着路线的不同产生视线的变化,透过漏窗可隐约看见不同的景致,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探讨岭南园林漏窗的发展历程和艺术形式,并结合实例分析研究岭南园林漏窗的装饰艺术及设计审美.  相似文献   

2.
漏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装饰元素,在园林中运用广泛,其中苏州沧浪亭的漏窗具有典型特色。本文从漏窗的创设特点及应用技法着手,对传统漏窗艺术及沧浪亭中的漏窗进行解析,旨在传承古典园林中漏窗设计的优秀技艺,并为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4)
漏窗艺术在园林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增加了园林的景致与意蕴。漏窗有很多造型,其功能分为实用功能和寓意、借景功能。该文探讨漏窗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7,(5)
在古典园林建筑中,漏窗是一种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漏窗形式多种多样,其营造的不同位置,也体现出了园林建筑的灵活多变性,属于典型的造景手法。本文通过对漏窗的形式美和其独有的审美效果等特点进行阐述,并对当代景观设计中漏窗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漏窗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7)
漏窗艺术作为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独特造景手法,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东方韵味。笔者就如何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融入古典园林漏窗艺术进行探讨,使小户型既满足实用功能要求又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6.
漏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点睛构件,具有形式造型多样化、意义表达符号化的艺术特色,同时具有采光通风、空间分割、视线通透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审美、文化隐喻的艺术功能,文中借助实例对中国古典园林漏窗艺术的特色和功能进行了剖析和解读,以期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漏窗形式多样,位置灵活多变,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园林中大片墙体的沉闷与单调,营造出通透空明、雅致秀逸的园景,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也婉转地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试从漏窗的形式美感、图案内容、制作技艺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探寻其设计手法和艺术内涵,并以此为鉴,指向现代园林中的设计创作。  相似文献   

8.
谷光灿  黄荧 《中国园林》2021,37(12):127
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独特的兼具艺术性和文化性 的存在。迄今为止,大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学、空间视 线关系及其制作式样工艺等。漏窗的两侧空间成景机制方面还 没有厘清。以此为研究重点,首先考察历史上“窗”的发展以 及凭窗观“景”的观念演变,再结合留园的漏窗实例分析其两 侧空间的类型、特点等,甄别漏窗之洞窗、花窗、花洞窗之不 同设计成景效果,分析其要因和机制,以期对现代景观设计提 供启示和参考,发扬古典空间美学传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中漏窗的型制及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造景元素———漏窗的型制、位置以及窗芯图案,并且探讨它所代表的形态意义,以及所创造的复合空间境界和多重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门窗洞口的造型谈江南园林的意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婷 《华中建筑》2005,23(3):164-167
江南园林门窗洞口造型丰富多彩,有曲有直、有圆有方。通过研究江南园林建筑洞门、洞窗、漏窗的造型,分析门窗洞口的设置在江南园林中的实际意义,阐明了它们对园林审美意境的表达所起的主要作用。江南园林这些丰富的门窗洞口造型,带有时代性与地方特征,具有可识别性,因此可以作为标志性图形符号用于现代设计。  相似文献   

11.
浅谈传统园林中的漏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技术艺术以及人文精神的深刻升华和集中体现,它是通过建筑、花木、山石、水体等物质元素的使用,以及各种造园手法的综合运用来营建、浓缩自然山川景色。本文探讨传统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造景元素--漏窗的型制、位置以及窗芯图案,并且探讨它所代表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及所创造的复合空间境界和多重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苏州园林漏窗注入室内空间设计,是基于新中式设计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本文在分析室内空间中对漏窗图案、漏窗的人文内涵、苏州园林漏窗空间处理方法借鉴的基础上,对室内设计进行了实例创作,以此拓展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推动室内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0)
<正>自然界所有的物体构造都离不开点、线、面,园林的构造也可归结为点、线、面的巧妙结合。线作为园林重要的构成要素,通过人们巧妙的排列,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化不一的景象。我国的传统绘画讲究"六法",这种绘画模式同样适用于造园艺术。线的应用,就符合其中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在造园艺术中,人们视线随着园林中蜿蜒迂回的游廊小径、造型精致的漏窗变换,步移景异,呈现出变幻不一的景色,使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4.
空间的导向与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多空间组合处理手法,它不仅在现代建筑空间中得到广泛运用,而且在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的处理中也多有体现。自古以来,关于中国园林的著述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真正涉及到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的导向与暗示这一课题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其实,这一处理手法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它往往结合古典园林所特有的构成要素展现出来,例如幽长曲折的回廊、绵延不断的小径、玲珑剔透的漏窗等都是空间的导向与暗示处理手法在园林中的体现,通过这一手法的运用,江南古典园林在空间层次上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形成了“曲径通幽”,“步移景换”,“柳暗花明”等这些标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沈福煦 《园林》2002,(4):10-11
园中之漏窗,看来是个小物,但对构园却影响甚大.明计成在<园冶>中有"漏砖墙"一节,说到漏窗的性质特征及形式:"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内之义.古之瓦砌连钱、叠锭、鱼鳞等类,一概屏之,……"语虽不多,但已道出了漏窗之大概.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迅速,科技时代崛起,众多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非物质遗产、文化遗址等更是遭到了一系列的严峻考验。本次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广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以药洲遗址、余荫山房为突破点探讨当前广州古典园林遗存的成因,旨在引起大众对古典园林的关注以及对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希望能站在大学生的立场为这些古典园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关注岭南文化,关注历史景观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安排空间的艺术,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运用各种设计元素去构造和创造空间,形成有一定实用价值和有意义的空间。漏窗作为古典园林典型的构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作为设计元素是现代的设计者对传统语汇的再设计,让传统元素在现代的设计领域具有新的生命,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好地在现代设计中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艺术表现形式普遍比较含蓄,所谓"引而不发,显而不露",这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趣是密不可分的。许多传统园林设计常常采用欲露则藏的手法,通过各种设计方式"藏景",呈现出若有还无、若隐若现之感。而漏窗正是这些手法中的重要一种,可谓是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文化精髓。本文从中国窗与人文精神入手,对窗的历史演变和彰显的人文精神进行了分析,之后探讨了漏窗的定义、分类、型制及景观功能,最后研究漏窗在现代别墅庭院设计中的应用特点、趋势和景观作用,旨在为相关现代别墅庭院设计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让漏窗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项目名称:苏州湖东九号会所项目地址:江苏苏州建筑面积:2,162平方米设计/竣工:2005年/2006年设计建筑景观室内项目性质:健身超市物业管理咖啡厅商店茶室会所位于一个有公寓和别墅的住宅区的条状中央绿带里,提供居民生活和社交所需之超市、健身、茶室等功能。设计希望通过重新定义和组合苏州古典园林中亭子,假山和漏窗的现代形式,表达内与外,虚和实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袁满 《建筑与文化》2020,(3):118-119
在中国古代文学界,常常出现发生在园林别院里的故事,并大多以女性为主角,更有很多以女性为中心人物的园林画作,而在一些遗留下来的传统园林里更是能看到女性影响的痕迹。自古中国古代女性的游园之风,跟园林高度的"模山范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使园林表现出女性化特点。文章探讨女性、园林、女性美三者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