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应用服务器是新一代Internet多层体系结构计算平台的核心部分,用于处理应用系统中的业务逻辑部分,通常采用组件方法,资源服务是应用服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组件提供可以访问的外部数据资源,本文研究了应用服务器的外部资源集成机制,建立了基于XA接口的外部资源系统集成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应用服务器的资源服务并实现了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的无缝集成。  相似文献   

2.
基于元数据的异构数据源集成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学荣  李莎 《计算机应用》2005,25(Z1):209-210
在南海科学数据库项目开发过程中,要对多个异构数据源进行访问,给用户提供统一的查询接口.因而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异构数据源集成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相应的元数据集成思想和系统设计框架,并对其中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系统集成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所谓系统集成就是对多个异构系统进行集成,能在多个数据源中查询信息,给用户提供统一的查询接口。本文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异构系统集成设计方案,给出了相应的元数据集成思想和系统设计框架,并对其中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本体的信息集成框架中包装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本体应用在信息集成框架中能够在语义层次上消除底层数据源的异构,但是本体只相当于一个知识库,在定义用户接口时,需要赋予其一个语法结构,这个语法结构可作为与用户交互的全局模式,从本体到全局模式的转换可以用包装器来实现。而此全局模式和各个数据源之间的局部模式也需要映射,这些映射也可以用包装器来实现。该文提出了基于本体的信息集成框架中一种包装器的设计,通过将本体转换为XMLSchema作为全局模式,并利用XSLT实现全局模式和局部模式的映射,从而屏蔽了数据源的异构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入分析了数据格式转换、直接数据访问和数据互操作3种数据集成模式,描述了一个基于GML数据互操作模式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运行机制和关键技术.该模型通过使用相应的GML转换接口把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源转化为统一的GML格式文档,通过集成引擎和相应的集成规则对异构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实现数据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XML的信息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构数据集成系统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访问异构数据源的统一接口.本文结合当前企业信息集成技术,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异构数据源集成模型--基于XML的虚拟数据库模型.继而剖析了该模型的层次结构、模式集成、异构数据集成视图定义.并给出了具体应用实例.该模型很好地解决了异构数据源集成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异构数据集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Web服务的异构数据集成模型。该模型以XML技术为支撑,以web服务作为数据访问接口,并在.NET框架下实现数据转换,有效地解决了异构数据源的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丽欣 《计算机时代》2007,(2):44-45,53
主要研究基于XML的数据集成中介器系统,继承传统的包装器/中介器架构模式,在多个分布式异构数据源上构建全局统一视图,以XQuery为查询语言,提供对外统一访问接口;并应用于集成异构科技数据源,整合离散科学数据资源,实现时科技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异构专利数据源集成中存在的困难,针对不同专利数据源间存在的分布性、自治性、异构性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混合本体的专利数据源集成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局部本体描述单个专利数据源中的语义,通过本体合并构建全局本体实现多个专利数据源问的语义集成,定义全局本体与局部本体之间的映射关系解决多个异构数据源集成中存在的语义异构问题.使用该方案,用户可从集成的专利数据源中获取正确的查询结果,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格的异构数据源访问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网格的异构数据源访问体系定义了一套通用的数据访问接口,包括结构化查询操作和非结构化查询操作.该体系采用基于网格基础构件的多层结构设计,包括附加在各个数据源之上的访问代理层和用于负责维护模板库和逻辑映射表的仲裁机构,通过在访问代理层实现与实际数据源相关的转换操作来提供对通用数据访问接口的支持.该体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语句透明,并在最大限度上提供了数据的自动集成.  相似文献   

11.
异构数据源集成应用模型及其查询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明  宋瀚涛 《计算机工程》2003,29(15):91-92,150
异构数据源联合使用的目的是屏蔽数据源的异构性,提供给用户一个使用多种数据源的统一接口,在实现联合使用的系统中的难点是用户查询的重写和分解。该文介绍了基于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的异构数据源联合使用的实现,描述了其中的查询重写和查询分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共享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构建防震减灾WebGIS体系的过程中,引入GML来描述空间数据,设计了空间数据库系统,以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共享。系统基于客户层、服务器层和数据库服务器三层体系结构来建造。客户层实现图形用户界面并完成数据的表示。服务器包括Web服务器和GIS应用服务器,前者主要用以客户端通信、后者则要实现对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多源空间数据的获取、转换和输出标准的GML文件等。数据库服务器用来存放本地数据和链接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系统采用Java Servlet来完成Web服务器和GIS应用服务器的功能开发,通过Java applet实现客户端、并利用SVG来实现GML数据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XML/Web服务的分布式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洁  朱清新 《微机发展》2006,16(3):194-196
传统分布式计算技术CORBA,DCOM和RMI不适合于在松散耦合、异构的、有防火墙的Internet网络环境下进行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而基于XML/Web服务的分布式电子商务系统则满足了远程的数据交互、异构平台上不同应用间相互通讯以及穿越防火墙等一系列复杂的功能需求。文中主要针对电子商务系统结构、异构数据集成、公共数据格式等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解决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构建基于XML/Web服务的跨平台的分布式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异构数据库集成中的XML技术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探讨如何遵循XML标准进行异构数据库的数据集成,并以Lotus Domino文件数据库与Oracle 8i关系数据库为实例模拟异构数据库系统的环境,提出完整的XML转换机制与流程,验证在此异构数据库的环境下应用XML技术进行双向电子数据交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网络化测试系统的组件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组件是分布式网络化测试系统软件技术的核心,组件技术为系统中测试用户与服务器以及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互连与通讯提供了技术支持。文章就分布式网络化测试系统中组件的层次、接口和通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中心服务器、测试服务器和标定服务器的组件应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系统组件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XML—RPC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异构 GIS系统集成与互操作是 GIS应用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在 WMS(Web Map Service)和 GML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 XML 技术和客户机 /服务器通用分布式计算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 XML RPC的分布式 GIS计算模型 ;基于 XML- RPC模型 ,设计了分布式 GIS系统中基本 GIS操作和 GIS数据资源的 XML 抽象与表达 ;抽象出了 L og In、L og Out、Get Capability、Get Map、Get Ftr Info、Get Sel Ftrs、Get Them e Map、Get Stat Map 等 8个Geo Processing元操作 ;定义了各个元操作的 XML- RPC请求与响应的 XML 数据格式协议 ,并实现了一个简化的原型系统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技术可行性、实用性 ,为第 2代 Web GIS的产品化奠定了理论模型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互连网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需要,针对工业自动化领域内以总线为主要通信接口的终端设备与远程信息处理和监控为目的的以太网接口设备相连接的问题,开发嵌入式网关通用接口以实现不同通信接口与以太网接口的协议转换,为实现各种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与计算机终端或服务器的有机连接提供了基础。通过嵌入式通用网关接口为各种通信设备的数据共享提供了前提,为计算机或服务器的后台软件提供了二次开发的平台。实现了工业自动化和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通用的面向领域WEB服务的数据中心模型.利用语义集成、数据映射、数据仓库及其他数据集成技术,不仅完成分布式异构数据源的无缝数据集成,而且实现数据源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透明数据交换,为领域WEB服务提供统一数据服务.在"油气生产系统软件集成平台"中采用该模型,组建了中国石油油气井生产领域数据中心,构建一个面向油气井生产领域,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工作流程控制、优化设计、故障诊断、辅助决策等功能为一体的WEB服务平台,解决了海量、分布式异构数据源的有机集成和无缝共享问题.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The availability of numerous sources of structured data on the Internet poses the problem of their integration into a unified information space just as the unstructured data and weakly structured data sources are integrat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WWW. The main requirement for such an information space is the simplicity of operation for the users that are not trained IT experts. The architecture of a system of semantic integration of distributed and heterogeneous data sources is proposed in the framework of a unified semantic access interface. The semantic nature of this interface lies in the fact that one can interact with such a system in terms of the concepts of the application domain completely ignoring the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he systems being integrated.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simplifies the users’ work,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ser forms with a rich functionality including a semantic navigation between the form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is architecture is that the system integ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ser forms are performed declaratively in the interactive mode without programming.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users’ work with the system is achieved due to some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semantically complete model (SCM) and of the semantically complete query language (SCQL), which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ystem. A prototype of the system under study is briefly described. The prototype is implemented as a type of the client-server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SCM-SCQ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