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天然漆的使用是中国先民重要的发明创造,漆器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实物组成。中国传统漆文化中漆器的色彩语言体系里,红黑色居于绝对重要的位置。在文化中,器物材质的特性往往具有超越其自然物理属性的内涵,通过对红黑色漆的解读,能更好地认识中国漆艺术作品与文化的关联;分析了解红黑色漆在中国漆文化中的意义与指向,也即是了解"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人文内涵以及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漆文化历史渊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06,25(1):6-20
本文探讨了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渊源,在七千多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所发现的木胎漆碗表征着中国漆文化曙光初现,而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漆文化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汉代达到了漆文化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唐朝的金银平脱漆器,宋朝的素色漆器及元明清的雕漆,其发展均独具特色,达到了漆文化史上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正>本书是一部涉及中国髹漆工艺、漆器保护、生漆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应用技术原理等方面的研究性、实用性读物。作者根据考古发现或存世的大量的漆器文物、时代背景、工艺特征和文献资料,从历史的、文化的、技术的以及材料学、工艺学等角度,全面总结了中国漆文化发展7000年的成就;系统论述了中国髹漆工艺发生、发展以及演变关系;阐述了中国漆文化载体的沿革、外传及其影响;并根据漆树及生漆科学研究的最新科技成  相似文献   

4.
漆文化是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种类之一。陕西自古生漆资源丰富,产漆、用漆的历史悠久。"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长安地区长期处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本文以立都陕西的中国古代四个重要的王朝——周秦汉唐为研究背景,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两部分对陕西古代漆文化进行梳理,并对四个历史时期漆文化的特点进行归纳,基本呈现陕西古代漆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5.
马金玲  邱陶 《中国生漆》2011,30(1):13-18
漆文化是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种类之一。陕西自古生漆资源丰富,产漆、用漆的历史悠久。"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长安地区长期处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本文以立都陕西的中国古代四个重要的王朝——周秦汉唐为研究背景,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两部分对陕西古代漆文化进行梳理,并对四个历史时期漆文化的特点进行归纳,基本呈现陕西古代漆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6.
中国漆文化起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05,24(1):1-6,40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漆文化起源问题。能涂鸦、能粘连、能成膜、能髹饰的生漆特性是漆工艺起源、发展的先决条件。漆文化的物化技术很可能源于用生漆调和颜料髹涂器物,生漆所具有的粘结力、装饰性以及保护性等物性与原始生活资料整合、再融入器具的功用性、注入人类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孕育产生了漆器,使漆器具有了文化的象征,开创了漆文化发展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漆》2015,(3):25-29
中国漆艺文化灿烂辉煌,西方国家称日本为"漆国",这是一种文化误解。《龙篇》立邦漆广告至少昭示两个问题:一是立邦漆已占领中国漆文化的市场份额;二是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漆身份陷入困境与危机。"文化立国"是日本对待传统文化的国家立场,而中国将漆艺纳入"非遗"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反思性决策。立邦漆广告的问题出场,它不仅关涉漆文化本身的问题,还昭示出国家文化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归属的问题。"文化立邦"应是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硬道理。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是漆文化大国,福州是中国漆艺重镇。从沈绍安家族开创的近现代福州漆艺高潮,到沈福文建构的中国最早的漆学科,从改革开放中国漆画创作的勃兴,到新世纪漆艺走向当代,福州与中国漆艺的现当代发展进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福州漆艺只有在国际的视野中展开,才会有它应有的高度,当代美术思潮与漆文化资源的碰撞、交融开启了中国的漆语时代。本次双年展旨在严谨地  相似文献   

9.
作为生漆产区重镇,平利县是我国民间漆文化的代表性地区。然而,实地调研显示,平利县的漆文化却十分衰败。尽管存在着名声在外的牛王沟和新兴生漆销售企业,平利县的漆文化整体上表现出断层、陈旧和偏差的特征。大众不仅对当代漆文化一无所知,甚至传统漆文化也随着上一代人的老去而呈消散的态势。平利县的状况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代漆文化与漆产业的危机很可能在于丧失了基础,即大众对漆文化的无知、淡漠甚至偏见。与此同时,蕴含于我国漆文化中的特有困境妨碍漆文化向大众的传播,加剧了当代漆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10.
漆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涂料林木,漆的树液、果实、果皮等均能加工成经济产品。漆主要分为大木漆、小木漆两种类型。早在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贵州已能利用漆的树液涂饰器物,至迟在唐朝时已开始人工栽培漆。清至民国时期,漆成为贵州重要的经济林木,广泛分布在贵州大部分州县,漆的副产品也成为贵州重要外销特产。栽培与利用漆增加了贵州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也对贵州社会经济、器物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汪瑾 《中国生漆》2014,(4):28-33
本文通过对日本传统漆器上莳绘纹样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其风格特征的论述,展现了日本传统漆器在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漆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与本国地理与风土人情的融合,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富有岛国风情的独特纹样。正是这种独特的莳绘纹样和莳绘技法的完美结合,使得日本漆器成为当今日本传统工艺品种中最具特色及高超艺术表现力的艺术种类。  相似文献   

12.
何豪亮 《中国生漆》2012,31(1):25-28
中国漆艺是世界漆艺之母,中国漆是五大洲的天然环保"涂料之王"。现代漆艺应该在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本文以鸟巢、柏悦酒店、人民大会堂中用到的漆艺装饰为例讲述了漆艺制作的三大工程,即制漆、制胎、装饰。  相似文献   

13.
漆器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作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成就。然一直以来,依靠传统的传承方式,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操作依据,"漆器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公布实施极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本文从在介绍该标准的制定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制定实施的意义所在,凸显了其在促进中国传统漆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07,26(2):10-32
中国漆工艺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催生了生漆装饰艺术,"饰威饰荣"的政治文化主张,是漆工艺繁衍滋生的土壤,技术的进步成就了漆工艺的辉煌,时代的变迁演绎着漆文化的生发起伏。漆艺是财富的象征物,生漆艺术的高贵品性决定了它的兴盛衰微总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思潮的影响息息相关,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发生着千思万缕的联系。在远古时代,人类出于装饰器物的需要,孕育了漆器发生的胚胎;夏商周时期,伴随着青铜生产工具的使用,漆器嵌玉贴金,使生漆装饰艺术走向了多元化发展之路;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油漆"制造技术的发明,生漆装饰艺术体系日臻完善,漆工艺的发展突飞猛进,最终迎来了秦汉时期生漆艺术的辉煌,为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树立了一座高耸的丰碑;三国至隋唐时期,是漆文化的消长时期,它承前启后,使漆器走上了向精品工艺美术品发展的轨迹,密陀僧、绿沉漆等工艺的出现,就是这一时代的漆工艺发展的杰出成就,而后来夹纻造像、金银平脱工艺的兴起则迎合了时代逆转的风向;宋、元、明、清时期生漆,精制关键技术的突破,把生漆工艺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15.
杨文光 《中国生漆》2011,30(4):39-43
本文从"髹"字说起,阐述了漆、生漆制品、漆器、漆画的概念以及"漆黑一团"、"如胶似漆"的由来。再从历史上漆字的演变说明我国漆艺文化的悠久历史,呼吁保护传统漆艺和漆艺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传统漆艺工艺分支——刻灰工艺的历史渊源、刻灰作为漆艺工艺分支所存在的特定价值进行阐述。针对刻灰工艺在现阶段存在灰料加工、刻制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刻灰工艺较详尽的记录、分析、展示,达到对工艺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使得更多对传统刻灰工艺有兴趣的人能够关注、了解及初步掌握刻灰工艺。通过实践,提出刻灰工艺在当代发展方向设想,引出工艺在当代社会存在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杰 《中国生漆》2012,(2):32-36
漆工艺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漆艺逐渐衰微。笔者就以当代漆艺从2000年-2011年期间的研究现状,略论当代漆艺发展之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五点建议,以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复兴当代中国漆艺,促进漆艺走向健康全面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江文 《中国生漆》2011,30(1):41-43,53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民族,中国古代漆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美术史、工艺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曾经是中国人观照自然、器以栽道的传统艺术,在20世纪文化主流化进程的迅猛变化和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正面临着形式与内涵观念的缺失、异化,如何能使漆艺创作在当代语境之下寻求和建构当代价值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紫砂壶艺术在明清时代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举足轻重,堪称是一个时代标志。尤其是在康乾时期,宫中对彩漆紫砂壶的喜爱有加。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四件珍贵的清代彩漆紫砂壶。经过对此四件紫砂壶制作过程的复原实验,解析了清代漆陶艺术的发展状况正处于一个技艺突飞猛进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传统天然艺术媒材大漆为载体的漆艺——这一古老的视觉艺术样式——在当代艺术兴起和艺术多元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的当下,仍然被中国和东亚各国以东方的方式传承至今。漆艺在时间层面上的表达、漆艺中通过传统技艺的操作所可以达到的具有其独特性视觉及观念表达的可能性,以及漆艺中传递的对时间流程、创作"事件"始末的记录性和还原性,是一种与影像等涉及到时间的其他艺术样式所不同表达,它的意义正有待被发现。随着当下艺术界、文化界对于大漆及其文化、艺术不断研究、认识的深入,以及漆艺家的实践和探索,关注漆艺与时间的内在关系、漆艺在时间层面上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表达的可能性将会展开,借助此种特殊物质媒材展开艺术探索,是漆艺进入纯粹艺术领域探索和创作的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