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可以实时测定汽油调合组分及成品油的多种物化性质指标如烯烃、芳烃、苯及氧化物含量、辛烷值(RON、MON)、馏程、蒸气压等。文章介绍了用于汽油自动调舍工艺中的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原理、系统组成和特点,以及在国内外的汽油调合优化控制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典型的应用实例表明,将该分析仪用于汽油自动调合工艺中,可为炼油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成品罐汽油的有关性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邵波  黄小英  王京华 《石油化工》2002,31(10):848-851
在标准方法测定数据的基础上 ,建立了厂内成品罐汽油的组成和性质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 ,并用常规分析方法验正模型的准确性。实验表明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的准确性达到标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要求。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在 5min内快速、准确、简便地一次测定成品罐汽油的辛烷值、芳烃、烯烃、苯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辛烷值和辛烷值仪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近红外光谱预测汽油辛烷值的方法,将辛烷值机ASTM-CFR测定的汽油辛烷值数据与汽油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用多重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等化学计量方法关联,建立了汽油辛烷值的3个预测模型,可用来预测催化裂化汽油、重整汽油(包括烷基化汽油)和二者与直馏汽油的调合油的马达法辛烷值(MON)、研究法辛烷值(RON)和抗爆指数(泵浦法辛烷值PON),预测均方误差为0.7个辛烷值单位。可与ASTM-CFR相应方法的结果比较。将根据预测模型发展的软件安装于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试制的付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上,首次研制成功了FT-NIR辛烷值仪。测量所需汽油试样为3mL,测定时间少于3min。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安庆石化)汽油调合组分油进行调合实验,建立了修正的调合辛烷值模型预测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利用基于LM改进的信赖域方法进行了模型参数非线型回归。选取安庆石化实际生产数据验证模型准确性,比较了线性模型、调合辛烷值模型、改进调合辛烷值模型的预测效果。通过对比3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发现3种模型中改进调合辛烷值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平均绝对误差0.49,平均相对误差0.5%,残差均方和是0.74,模型的R2是1.08。  相似文献   

5.
根据车用乙醇汽油组分油标准要求,不允许人为添加含氧化合物,MTBE不能再作为高辛烷值添加组分。随着汽油质量标准的升级,烷基化油成为取代MTBE的高辛烷值添加组分。与MTBE相比,烷基化油辛烷值低,馏分宽,导致汽油池调合组分比例和性质发生变化。文章利用全流程优化软件汽油调合模型测算生产乙醇组分油时,以烷基化油替代MTBE,与生产国Ⅵ汽油调合方案进行对比,预测汽油池性质,为乙醇组分油生产和烷基化油采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标准方法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加氢焦化汽油的烯烃和溴价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并用常规分析样品测定验正模型的准确性。实验表明,近红外光谱测定准确性达到标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要求。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在5min内快速、准确、简便地测定加氢焦化汽油的烯烃和溴价。  相似文献   

7.
调合汽油研究法辛烷值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建立了适用于MTBE-重整汽油-烷基化油-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汽油调合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模型。实算表明,模型与有关的实测辛烷值符合较好。所有的模型参数只需要从二元调合组分的数据得到,并能较准确地预测多元调合汽油的辛烷值。将模型用于汽油调合过程价格优化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高标号无铅清洁汽油的调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调合物料的性质目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沧炼 )生产的可用来调合 95号、97号车用汽油的调合组分有 :FCC汽油、重整生成油和MTBE等。这些组分的主要性质见表 1。表 1 几种汽油组分的主要性质物料RONMON 烯烃 ,%芳烃 ,%苯 ,%FCC汽油 92 .0 80 .3 5 0 10 0 .5重整油 93 .883 .70 .5 60 9.0MTBE 12 0 10 1   体积分数 ,下同。2 各调合组分在FCC汽油中的调合效应汽油的调合辛烷值与各组分在纯态下的净辛烷值是不一样的。为考察各调合组分的调合效应 ,以FCC汽油为基础组分 ,分别将不同量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在短波近红外区域(700-1100nm)对重整汽油进行光谱采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重整汽油馏程、辛烷值的测定模型并对重整汽油馏程、辛烷值进行预测,该预测结果与常规的测定结果相比,效果较为理想。本方法具有快速、操作简单、不需样品前处理、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汽油在线优化调合系统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油在线优化调合系统利用先进的优化调合软件保证优化控制成品油质量指标合格,系统的在线近红外分析仪(NIR)具有分析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分析计算每一组分的参数,并与目标给定值比较,反馈系统对偏差进行调节,调合精度较高。中国石化股份天津分公司和北京中自诚毅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汽油在线调合项目的调合组分包括催化汽油、重整汽油、MTBE、MMT、烷基化油等,目前主要调合90#和93#成品汽油,系统运行平稳,一次调合成功率达到100%,辛烷值富裕量均能控制在0.3 以内,其他指标检测和控制精度均达到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石油罐式调合的缺陷,介绍了管道自动调合技术的先进性,阐述了调合中的优化问题,并以国内某大型石化炼油厂为例,论述了汽油管道自动词合优化控制系统的工艺设计、结构设计以及优化系统的建模思想,并详述了完成汽油产品一个批次调合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在油品调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将信息技术引入油品调合领域的优点 ,展望了利用在线调合分析仪实行油品自动调合的应用前景 ,指出使用油品调合线性规划优化软件来进行汽油调合调度方案优化 ,将有助于提高炼油厂汽油调合调度决策的准确性 ,提高油品调合精度  相似文献   

13.
简述汽油近红外在线自动调合系统在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投用前后的运行情况,分析系统投用前后的优缺点,着重对投运BRC、 BPC后产生的几个典型的调合偏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实践表明,措施落实后,调合偏差明显减少,极大地节约了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青岛炼化)汽油自动在线调合系统的结构、调合目标以及使用现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汽油调合作为炼油厂生产成品油的最后一个环节,调合效益在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调合方式决定了成品汽油的质量和生产成本,所以合理的调合方法是在保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如何尽量少用价格较昂贵的组分(如重整生成油和MTBE等),以调合出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优质汽油。  相似文献   

16.
中海炼化惠州炼油分公司对93号汽油调合方案进行改进,以解决由于烷基化汽油和裂解汽油缺乏造成的93号汽油无法调合的问题。通过合理调整催化裂化原料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限制重整生成油调合比例、增加芳烃抽余油量降低汽油蒸汽压等方法对调合方案进行了改进。采用改进的调合方案得到的汽油完全能满足93号汽油的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即将推行的国Ⅵ车用汽油标准被控属性更多、更严、调合效率要求更高等特点,开发了一种可同时调合多种牌号汽油的双调合头调合工艺和协调优化算法。建立了汽油辛烷值、蒸气压、密度、馏程和含量属性等软测量模型,并对辛烷值模型计算过程和馏程模型进行了改进,实现调合过程中对汽油12个质量指标的精准测控。考虑实际累积调合过程,将双调合头调合工艺过程中储罐汽油属性合格转化成调合头属性区间合格,利用调合头处优化的属性补偿已调合体积和罐底油的属性偏差。同时,应用一种合理高效的协调优化算法协调公用组分油的上限,解决了双调合头调合工艺中争抢公用组分油流量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双调合头累积调合优化技术能很好地满足双调合头汽油调合需求,为面向国Ⅵ标准下汽油调合工艺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汽油调和组分对成品汽油辛烷值的影响效应十分复杂,与加工原油及参与调和的组分种类等密切相关,无法用统一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国内某炼油厂大量汽油调和试验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各种汽油调和组分在参与不同标号的汽油调和时对辛烷值的影响效应,同时,结合对国内外常用辛烷值调和模型结构的分析,选取了适合于该炼油厂采用的汽油调和辛烷值模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BP型神经网络对某炼油企业汽油调合数学模型进行研究,依据汽油生产装置特点,确定了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利用采集的汽油生产数据,确定了隐含层节点数和模型学习算法,并经过模型训练,得到了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均较强的企业汽油调合神经网络。所建立的模型不需要调合机理的支持,因而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对调合过程中的非线性参数预测精度较高,可提供汽油调合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