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乳业厂拆迁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2份土壤样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Cd、Hg、As、Pb、Cr、Cu、Ni、Zn 8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了广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从变异系数来看,Cd、Cu、As变异系数较大,同时Cd、Cu、Zn为重污染;As和Pb为中度污染; Hg,Cr,Ni污染较轻; As对儿童存在较强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6):1529-1532
为研究大学校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某高校内选取7个采样点,分别采集表层和下层土样,测定土壤中Cu、Zn、Pb、Cd、Cr五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天津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为标准,分别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重金属Zn、Pb和Cd含量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积累,且Cd的积累效应最大,但Cu、Pb、Cd元素均未超过国家建设用地第一类用地的标准(GB 36600—2018)。校园的土壤重金属Cd和Zn的平均污染分指数较高,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d>Zn>Pb>Cu>Cr。校园土壤中所有取样点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1,P1点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从重金属潜在风险评估指数来看,镉元素在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指数中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
粤东银锑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开峰  彭娜  曾广裕 《广东化工》2009,36(11):126-128
在粤东银锑矿区周边荒地、林地、农田、果园采集土壤表层样品,在单因子指数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污染负荷法对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差异,污染最严重的为Cd污染,其次为Nj、Zn和Cr,Cu则在所有功能区都未超过标准。研究矿区污染的总体状况为,林地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荒地和农田,果园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麻江县蓝莓主要栽培区蓝莓果实中铬(Cr)铜(Cu)锌(Zn)砷(As)铅(Pb)镉(Cd)6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及其潜在风险。采用ICP-MS分别测定了麻江县6个主要栽培区18件蓝莓果实样品中的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蓝莓果实重金属元素富集程度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麻江县6个蓝莓主栽区蓝莓果实中Cr、Cu、Zn、As、Pb和Cd的平均值分别为0.2228、0.2644、0.6067、0.4100、0.0417和0.0011 mg/kg。6个蓝莓主栽区蓝莓果实中6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果中食品污染限量》(GB2762-2017)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数值分析表明,6个蓝莓主栽区蓝莓果实中As的污染最为严重,Cd的污染最小,6种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大小依次为AsCrPbZnCuCd;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6个主栽区的蓝莓果实重金属污染程度均为安全等级;As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高,需引起重视,相关的种植基地应加强对土壤中砷含量的控制,以免As含量继续上升影响蓝莓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危害指数法,对沈抚灌渠底泥中Hg、As、Cu、Zn、Pb和Cd污染情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灌渠底泥中Hg、As、Cu、Zn、Pb和Cd含量均高于背景值,Hg、Zn的污染指数Cif达到严重污染级别,Cd、Cu、Pb的污染指数Cif属重污染级别,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HgZnCdCuPbAs,综合污染指数Cd属严重污染级别;灌渠底泥中Hg、As、Cu、Zn、Pb和Cd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Hg和Cd具有极高和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余4种重金属均为低风险。  相似文献   

6.
以某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Cu、Pb、Zn、Cd、Cr、Fe、Ni等7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用单因子、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Zn、Cd、Ni含量普遍较高;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水田、旱地、撂荒地的综合污染程度达到重度污染级别,杂草地属于轻微污染程度;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中撂荒地和旱地的潜在生态风险级别达到强生态风险程度,杂草地和水田属于轻微生态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7.
以深圳市光明新区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Ni、总Cr、Hg和As)污染的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光明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整体情况较轻,4处为轻微污染,检测点位不安全率为12.5%。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集吕梁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不同功能区的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土壤中镍、铜、铅、锌、镉的含量,并评价其污染程度。Cu、Ni、Zn的浓度均低于山西土壤元素背景值,Pb、Cd的浓度高于山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采暖期分别超标3.56、25.47倍,非采暖期分别超标3.66、19.75倍。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显示土壤受到Pb、Cd的人为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分别为18.54、14.42,表明土壤受到重金属重度污染,浓度超标可能与吕梁市周边煤矿较多,矿区污染严重、分散式燃煤、化肥使用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石煤尾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石煤尾矿库及周边农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CLP法对土壤中Pb,Cd,Cu,Zn的生物可利用态风险进行评价,并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评价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Pb,Cd,Cu,Zn的平均质量分数均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标准;TCLP法提取的重金属质量分数与国际标准值相比较,除Cu和Zn之外,Cd和Pb元素均超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除Pb和Cu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余元素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Pb,Cd,Cu,Zn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均值为491.71,属强生态危害程度,Cd元素是构成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因子。石煤尾矿库已对周围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海南省某萤石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Pb、Zn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情况,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3种方法进行土壤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内土壤中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58.99、40.04 mg·kg-1,Pb含量均值高于土壤背景值,35.29%点位超过筛选值;Zn含量均值土壤低于背景值和筛选值。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Pb和Zn可能受农业活动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重金属Pb、Zn含量之间为弱相关性,可能受自然或者人为活动影响。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Pb为轻微污染,Zn点位均未受污染。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Pb为轻度污染,Zn无污染点位。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重金属Pb、Zn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对冷水江锑矿区4个采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评价了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矿区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出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土壤受Sb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d污染,伴有中轻度As、Cu、Pb污染,Zn污染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究江西省栀子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状况,本文选择了11个产区作为研究区域,测定土壤严格控制的Cr、Ni、Cu、Zn、As、Cd、Hg、Pb含量,并测定土壤pH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估Hg、Pb、Cd、As、Cu、Cr这6种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及其风险。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Cr、Ni、Cu、Zn、As、Cd、Hg、Pb含量,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结果:江西省栀子产区土壤重金属仅有莲花县路口镇的Cr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和仅有莲花县路口镇的Cr和As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21)规定的限值,总体属于无污染、清洁水平(除莲花县路口镇属于轻度污染)。栀子产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低,适合栀子的种植。  相似文献   

13.
来宾市兴宾区蔗田土壤重金属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中国糖都"来宾市兴宾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对来宾市兴宾蔗区蔗田15个表层土壤样品的重金属Cu、Pb、Ni、Cd、Cr的含量进行检测,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蔗区土壤中Cu、Pb、Ni、Cd、Cr等重金属含量均值分别为3.21、9.57、14.05、0.04、231.01 mg/kg,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所列土壤风险管制值。15个取样点中有9个土壤样本显示受到重金属Cr污染,有1个土壤样本显示受到重金属Cd污染。蔗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潜在危害程度为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地质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鄱阳湖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区重金属污染主要为Cu污染。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德兴铜矿,其中Cu当然是主要污染物,因此,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吻合的。(2)Cu、Zn、Cd污染源相同且来源于德兴铜矿,Pb表现为面源污染。湖区Cu、Zn、Cd分布均表现出从饶河段至湖口逐步降低的趋势,且Cu、Zn、Cd在土壤中的含量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和偏相关性,可以推论Cu、Zn、Cd污染源相同且来源于德兴铜矿。Pb在湖区均匀分布表现为面源污染,这可能与湖区Pb污染来源于船舶燃油有关。  相似文献   

15.
南京江宁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京市江宁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本实验对南京市江宁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价,并对其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PbCuZn;以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时,平均内梅罗综合指数3.22,土壤污染严重。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27.0。土壤重金属Pb、Cu、Zn轻微污染;以国家二级土壤标准为评价标准时,平均内梅罗综合指数0.30,土壤清洁。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10.0,土壤重金属轻微污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州市新塘镇土壤中8种重金属As、Hg、Cu、Zn、Ni、Cd、Pb、Cr污染现状的监测调查,应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新塘、永宁、仙村三个片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各片区8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普遍较高,重金属含量差别明显。As、Cu、Zn、Ni、Cd、Pb、Cr之间相关性显著,表明其来源相似。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计算结果表明,Hg、Cd为新塘镇土壤的主要污染因子,新塘片区重金属污染状况相对较重,仙村片区次之,永宁片区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煤炭矿区土壤中Cr、Cd、Zn、Cu、Ni、Pb共6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3座矸石山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平面上与煤矸石山距离总体成负相关趋势,最大污染点位置与煤矸石周边环境条件相关;煤矸石周边土壤中Cd、Pb、Zn污染程度最严重,其中Cd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最大,污染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土层,对深层土壤环境影响不大;Cu、Ni、Zn总体污染程度不高,对土壤环境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8.
王何健 《清洗世界》2023,(10):160-162+165
近几年,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明显升高,极大程度上危害了海洋底栖生物的生命健康。因此,为评价海洋沉积物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指数,本文以广西防城港为例,对防城港近海区设置取样监测点(A1~A10),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测定海水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铜、Pb铅、Cd镉、Zn锌)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沉积物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第一,该海洋沉积物中Cu、Pb、Cd、Zn的年均含量分别为15.47、18.42、0.275、64.07mg/kg,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0,说明海洋沉积物呈现较高污染状态。第二,该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南海海域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中等水平,重金属危害大小顺序排列为Cd> Cu> Pb> Zn。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刺梨果实及种植基地路边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及富集特征,以贵州省刺梨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和刺梨样品。分析测定7种重金属Pb、Cd、Cr、Hg、As、Cu、Zn的质量分数,运用信息扩散理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发生概率,并采用富集系数对刺梨果富集重金属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d是路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贡献元素,刺梨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弱。通过信息扩散理论计算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预测概率表明:将有76%的路边土壤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其中,轻度污染、中度污染超越概率分别为48%和22%。研究区路边土壤主要受到Cd的轻微污染,部分刺梨果中Cr的质量分数超过限量值,应引起警戒。  相似文献   

20.
汤海燕 《江西化工》2007,(4):128-131
通过对贵溪串山垅原灌区土壤重金属Cu、Pb、Zn、Cd、As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分析,得出Cu是造成农田大幅度减产的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Cd、As.提出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