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容量和超高压变压器主要采用强迫油流循环传热与散热方式。为了进一步揭示油流静电现象对该种散热方式的变压器的危害,文中建立了油流带电测试平台。在测试过程中,研究了变压器油在不同温度、流速和施加交直流电压对新的和干燥的变压器油击穿场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强迫油流循环系统中,流动的变压器油的带电量随温度升高和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在温度为50℃,出现拐点,即温度高于50℃,变压器油的带电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施加直流电压时,变压器油流电流随流速增加而增加,当流速为6.9 m/s时,变压器油流带电的极性发生反转。油流静电现象会导致油的击穿场强降低。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抑制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油流带电引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变压器油流带电现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抑制油流带电造成的危害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热效应对绝缘的影响,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对变压器油流带电现象的分析,得出变压器内的绝缘击穿通常发生在上油箱内,因此变压器设计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上游带电油流对上油箱内局部放电的影响;同时提出应对冷却油泵进行智能控制,使其在流速和温度最佳点运行。在对现有变压器简单油道内油流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芯式变压器复杂油道内油流带电的计算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将油道近似等效为简单直管连接而成的管网,然后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简单直管内的油流带电计算模型求得油道内任意一点的油流带电情况,这为实际变压器油道内的油流带电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导率对大型电力变压器油流带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油流带电的产生及危害,利用循环管道模型研究了变压器电导率对大型电力变压器油流带电的影响。其结论为解决大型电力变压器油流带电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卢家琪 《电力设备》2008,9(7):46-49
在强迫油循环的大型变压器中,油流带电引发的静电放电是威胁大型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变压器油进行带电度测量,以便对带电度超标的变压器油采取措施并及时改善运行条件,以防止变压器因油流放电故障而造成变压器损坏。文章介绍了采用过滤法进行大型变压器油带电度检测仪器的原理和结构,制作过程中的改进以及国产油和进口油的带电度测试结果,实际大型变压器油的带电度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变压器绝缘油道的结构特点,本文提取出均匀扁矩形截面的模型油道,进而利用作者提出的变压器油流带电数学模型和本文给出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这种模型油道中油流带电的流速特性、外电场特性、温度特性和电导率特性,还分析了该系统中因油流带电引起的电场的分布规律。用文献[5]给出的实验油道作为验证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文献中的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由油流带电引发的变压器事故或故障引起了各国电力部门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纷纷开展变压器油流带电的研究,大量的油流带电的机理模型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在国外学者提出的流动作用机理和电动作用机理两种机理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变压器油流带电的数学模型,与目前存在的几种典型的油流带电计算模型相比,本模型的特点在于它可综合反映起电的流动作用和电动作用,并可基本反映油流流速、油品电导率、外加交流电场强度和系统温度等因素对油流带电的影响。关于本模型的应用实例及与实验的比较见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7.
电力变压器高电压和大容量的趋势,使得过去一向不成问题的变压器油流带电现象明显起来。在要求大容量小形化提高冷却效率加速油循环后,变压器油流带电问题更为突出,成为变压器绝缘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将叙述油流动带电现象的特征、油流动带电的特性以及如何抑制带电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变压器油的静电性能及变压器油流静电试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凌愍  曾红 《电网技术》1996,20(6):1-4
本介绍了采用“过滤式”带电度测试装置对国产变压器油的带电度及有关静电带电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分析了变压器油流带电过程及静电放电特点。此外,初步试验研究苯并三唑对油中静电的抑制作用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检测变压器中油流静电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变压器绝缘油道的结构特点,本文提取出均匀扁矩形截面的模型油道,进而利用作者提出的变压器油流带电数学模型[1]和本文给出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这种模型油道中油流带电的流速特性、外电场特性、温度特性和电导率特性,还分析了该系统中因油流带电引起的电场的分布规律。用文献[5]给出的实验油道作为验证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文献中的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超高压电力变压器的基本特点是电压高、容量大。为了保证其可靠运行,一是对油的纯度要求高;二是采用强油导向冷却。然而由此产生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即油流带电现象。关于油流带电现象,国外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研究,国内方兴未艾。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在一定的温度、流速条件下,油流带电能引起超高压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油老化,严重时导致运行事故。显然,应当采取措施抑制油流带电现象。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既然油流带电能引起变压器油老化,那么,根据油流带电机理,老化后的变压器油的油流  相似文献   

11.
在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有关油流带电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制出圆筒式油流带电模型,用于模拟大型变压器中的油流带电过程。用该装置对油流带电的转速特性,温度特性,油流带电的表征参数——泄漏电流与油的电气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变压器油中局部放电下的油流带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变压器油漉带电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油流带电问参数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阐述了油流带电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池晓春  刘骥 《变压器》1998,35(3):16-21
利用油流带电模拟系统测量了不同油流速度、油温和外施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electrostatic charging tendency (ECT) of transformer oil in a spinning disk system. Th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at different aging severity. Changes in static electrification were related to some classical aging indexes (conductivity, dissipation factor, water content, resistivity, etc.). Fast, inexpensive and reliable laboratory testing procedures developed by ASTM (D 6802 and D 6181) were also used to monitor the decay products as trace impurities.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static electrification currents increase with temperature, oil flow velocity, coating disk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oil’s aging byproducts. The polarity, the amplitude and the time constant of the streaming electrification currents are also affected. This contribution is not only intended to provide a fresh review in this domain of research, but also contains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new material with a view of closing some gaps in the present state of knowledge of transformer oil streaming electrification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5.
姜益民  陆志浩 《变压器》2012,49(5):71-76
介绍了壳式变压器结构特点,分析了变电站发生油流带电故障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udy of the major parameters on static electrification, using full-scale shell type transformers (570 MVA, 405 kV and 100 MVA, 500 kV). The consequences of static electrification on the dielectric strength and the conditions of partial discharge occurrence also are studied with oil flow rate up to 5 times the nominal value. It shows that the leakage currents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applied voltage and oil flow rate Q. The latter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parameter. The winding leakage current I varies as Qn , where 1⩽n⩽3. The maximum value of I is observed at room temperature (20°C) when the transformer is energ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