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因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羊毛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染整加工性能的差异而导致的染色同色性差的问题,采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进行染色研究,着重探讨了Everzol ED型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Everzol ED型活性染料适合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同色性较好,但对工艺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棉模拟交织物一浴法染色,分析了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和棉织物的上染情况,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氯化钠质量浓度对羊毛和棉浅色染色同色性的影响,以及酸性染料用量对羊毛和棉深色染色同色性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当中性固色活性染料用量0.5%(owf),pH值为5,95℃染色60 min,羊毛和棉织物可获得很好的同色性,当中性固色活性染料用量3%(owf),加入少量酸性染料,pH值为7,95℃染色60 min,羊毛和棉织物可获得很好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一浴法对锦/棉模拟交织物染色,分析了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锦纶、酸性染料对棉的沾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结果表明: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锦纶织物的沾色以及酸性染料对棉织物的沾色均较少,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和氯化钠用量的增加,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逐渐增加.锦/棉织物较适宜的染色工艺条件为:加入一定比例的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pH为7,染色温度95℃,保温时间60 min,盐用量视Argazol活性染料用量而定.经固色后锦/棉混纺织物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酸性染料染色的各项牢度均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Tencel纤维/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同色性,选择直接染料/酸性染料一浴法工艺和活性/金属络合染料(或毛用活性染料)二浴法工艺进行染色,探讨两种工艺中染料的适用性和助剂的选择,以及工艺中的注意事项.实践表明,直接/酸性染料适合染中浅色,而活性/金属络合染料适合染色牢度较高的中深色,且染色织物同色效果好,羊毛纤维损伤少.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常规酸性染料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性能,将六种自制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GSS用于羊毛织物常规酸性染料染色体系,比较了六种不同DGSS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工厂助剂FFA+SET复合助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六种DGSS对染料色光均无影响,在其用量分别为FFA+SET复合助剂一半条件下,对羊毛织物酸性染料染色应用中, DGSS对降低初染率有改善效果。在匀染性上,在雅格赛特红N-PB染羊毛织物上,DGSS系列均有较好的匀染性,其中GSSEEB的匀染效果明显优于FFA+SET复合助剂。在雅格赛特蓝N-PR染羊毛织物上,只有GSSEH、GSSBH和GSSBMP表现出较好的匀染性,但其匀染性还略低于FFA+SET复合助剂。当GSSEEB用量为3.0% o.w.f时,其在雅格赛特红N-PB染羊毛织物上有较小的相对不匀度,表观色深接近FFA+SET复合助剂。当GSSBH用量为3.5% o.w.f时,其在雅格赛特蓝N-PR染羊毛织物上,相对不匀度明显优于FFA+SET复合助剂,表观色深也与FFA+SET复合助剂相当。  相似文献   

6.
采用耐久压烫与活性染料染色同浴工艺对棉/羊毛混纺织物进行处理,研究了树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催化剂和添加剂用量对织物免烫效果及染色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树脂用量100 g/L,氯化镁8 g/L,160℃焙烘3 min)不仅可使织物获得较好的免烫效果,而且可使织物获得更高的染色深度.  相似文献   

7.
张俊  陈林 《印染》2012,38(18):14-17
采用M型活性染料对羊毛/牛奶丝混纺织物染色,探讨染料、温度、电解质、碱剂和染色方法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染色温度和纯碱用量是影响染色深度和同色性的重要因素.高温有利于活性染料上染羊毛,但对牛奶丝的上染率降降低,羊毛/牛奶丝交织物在60~70℃染色能达到较好的同色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牛奶丝对纯碱用量不敏感,织物染色深度变化不大,纯碱用量可选用1 ~2 g/L.元明粉用量对羊毛/牛奶丝混纺织物的同色性基本无影响,不同染色方法对羊毛/牛奶丝混纺织物的同色性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效率,选择雅格欣CP三原色染料一步完成涤纶、棉纤维的同时上染.首先探讨pH、元明粉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纯棉和纯涤纶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染色工艺,并应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测试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涤/棉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为:元明粉30 g/L,pH 7,温...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中性条件下羊毛酸性染料染色效果,以3种不同分子量(1万、5万、10万)的壳聚糖(CS)为原料,采用甲醛甲酸法合成N, N, N-三甲基壳聚糖(TMC),再在其——OH上引入三聚氯氰,合成O-一氯均三嗪-TMC(MCT-TMC),并借助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将产物应用于羊毛织物的酸性染料染色中,讨论了壳聚糖分子量及衍生物用量对羊毛织物酸性染料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MCT-TMC的染色增深效果明显优于TMC,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增加,壳聚糖衍生物整理的织物上染率、固色率、K/S值、色牢度和抑菌率均有提高,而对强力影响不大。使用分子量为10万的壳聚糖制得的MCT-TMC,其用量为2%(o.w.f)时,改性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最佳,上染率为95.5%,固色率为91.7%,K/S值为12.2,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4.2%。  相似文献   

10.
周晓东  朱平  王炳  董朝红  盛冰冰 《印染》2007,33(2):13-15
为提高甲壳素/棉混纺织物的染色同色性,采用阳离子醚化剂3-氯-2-羟丙基氯化铵进行改性预处理,研究了预处理工艺条件(醚化剂、NaOH用量,处理时间及温度)对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阳离子改性工艺条件:阳离子化试剂50g/L,氢氧化钠15g/L,处理时间40min,处理温度60℃。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甲壳素/棉混纺织物可实现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同色性得到提高,对抗菌性和皂洗牢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活性染料对涤纶与棉织物的染色差异,为实现涤/棉混纺织物活性染料同浴同色染色,基于紫外光接枝技术,将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接枝到涤/棉混纺织物上。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对紫外光接枝改性前后涤/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涤/棉混纺织物改性染色工艺参数,如紫外光照射能量、光敏引发剂用量、单体(DMAPMA)质量浓度、染料用量、染色温度、NaCl质量浓度等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DMAPMA改性的涤/棉混纺织物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时,染色深度与上染百分率显著提高,在紫外光照射能量为30 J/cm2,光敏引发剂用量为25%(owm),单体质量分数为60%,染料用量为9%(owf),染色温度为60℃,NaCl质量浓度为30 g/L时,涤/棉混纺织物能够获得较好的同色性,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耐湿摩擦色牢度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2.
5.2.3 棉/粘胶纺织品染整 (1)棉/粘胶(50/50)混纺织物直接染料同色染色 采用经筛选的直接染料,在适当的元明粉用量、染色温度、浴比和pH值等条件下,可使棉/粘胶混纺织物达到同色效果. 据文献报道,C.I.直接黄86、C.I.直接红83:1、C.I.直接蓝200是同色染色的理想三原色染料,而且即使在1:1:1比例拼色染色,总浓度达3%(owf),也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建议染液元明粉用量如表63所示.为了提高湿牢度,需用固色剂处理[固色剂3 g/L(染料用量<0.1%时无需固色),在60 ℃固色20 min,浴比1:20].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住友活性染料对棉/蚕丝混纺织物进行同色染色,考察了染色工艺参数对同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住友新型活性染料用于棉/蚕丝混纺织物染色,可以达到良好的同色性,并具有良好的耐光、耐汗日光和耐氯牢度。优化的染料组合为:浅色系列采用住友黄3R/红2B/蓝BG,中深色系列采用住友黄3R/红2B/藏青BF,艳蓝色推荐蓝2R,优化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70 ℃,元明粉促染常规用量或稍偏高,纯碱5 g/L固色。  相似文献   

14.
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染色工艺的不同.通过测试B型活性染料在pH值11和60℃条件下处理30 min后对棉纤维染色的固色率,以及羊毛在相同条件染色后的断裂强度,认为B型活性染料应用于棉/毛织物一浴两步法染色是可行的.通过模拟对棉/毛50150和80/20 2种混纺比织物在一浴两步法染色中pH值的控制,达到了2种纤维混纺织物同色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莱赛尔纤维和棉纤维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其混纺织物在同浴染色时存在竞染。为实现染色同色性,使用专用活性染料和常规活性染料对纯棉机织物和莱赛尔机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硫酸钠用量、碳酸钠用量、保温时间、染色工艺、丝光条件以及染料类别对同色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钠用量、保温时间对同色性影响较小,碳酸钠用量、染色工艺及丝光条件可提高莱赛尔/棉混纺织物的同色效果。在加碱固色前增加一道90℃保温10 min工艺,有利于提高混纺织物的同色效果。当丝光碱液的质量浓度在180 g/L以上时,6只染料染色织物的同色效果较好。DCS系列活性染料可有效提高同色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用诺威克隆LS系列活性染料染真丝,棉交织物,通过对染色工艺条件(pH值、盐、碱量等)的研究,寻求可以提高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结果表明:真丝/棉交织物可用活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色,在碱性条件下固色.随着染色起始pH值的降低,真丝与棉间的同色性提高,以pH值5为宜.Na2SO4对活性染料上染真丝的促染作用大于对棉的促染作用,随着Na2SO4用量的增大,纤维间的同色性提高,最终定为30 g/L.Na2CO3用量增加不利于染料对真丝纤维的固着,为了达到真丝/棉混纺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选定为8 g/L.在此工艺下,可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和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羊毛蛋白酶防毡缩造成的损伤,应用TG酶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研究TG酶对羊毛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TG 酶可以修复化学预处理和蛋白酶防毡缩处理对羊毛造成的损伤,使羊毛织物强力增加,碱溶度下降。TG酶可以催化羊毛纤维蛋白质分子内的交联。羊毛的蛋白酶/TG酶联合防毡缩的最佳工艺为: 蛋白酶Sav用量1%(o.w.f.), 蛋白酶Sav作用时间30min,pH值8~9;TG酶用量2%(o.w.f.),TG酶作用时间50min,pH值6~7;浴比均为20:1,温度均为50℃,该工艺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毡缩率为2.93%, 强力380.4N,强力损伤控制在7.4%。  相似文献   

18.
真丝与棉混纺织物染色的同色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活性染料染真丝/棉混纺织物,通常存在真丝上染率低、色浅、混纺织物同色性差的缺点。通过对染色各工艺条件,如pH值、盐、碱量和温度等的研究,寻求可以提高此混纺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即真丝/棉混纺织物在酸性条件下用活性染料染色,碱性条件下固色。随染液pH值的降低、元明粉用量增加、纯碱用量减少和保温温度的提高,纤维间的同色性趋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改性剂色媒体改性棉织物,通过分析改性剂色媒体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色浴比等工艺参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改性棉织物直接染料无盐浸染染色工艺,并对织物改性前后的染色效果进行对比。当染料用量为1%(o.w.f)时,试验得出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3%(o.w.f),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50min,染色浴比1∶30。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棉织物改性后直接染料浸染染色的K/S值有所提高,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等级与传统工艺基本一致,可实现直接染料无盐浸染染色;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大豆纤维/羊毛混纺针织物和机织物的纤维原料组成和产品加工方法,着重讨论了大豆纤维/羊毛混纺产品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和同色染色方法.根据不同毛纺织品的要求,可选用散纤维、毛条、纱线、织物及成衣染色加工方法,纱线或匹染产品采用漂白大豆纤维再混纺为宜.该类产品采用经筛选的棉用型活性染料(如Everzol ED),并通过染色温度和酸碱度的合理控制,可实现一浴一步法同色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