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院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蔡文同志应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的邀请,于1991年9月到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学院讲学,介绍他创立的新学科物元分析。中国通讯社和香港报纸以“物元分析及应用、蔡文教授莅港介绍”,“物元分析创立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新学科物元分析十七年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最后阶段——完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探讨物元分析理论发展为可拓论的必然性和客观基础;阐明了可拓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步骤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南京依维柯新跃进轻卡正式下线。这款车是在投入6000万元资金、移植依维柯技术的基础上,由200名中外专家用半年时间联合攻关完成的.是国内第一款完全按照欧洲标准改造的轻卡。  相似文献   

4.
我院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蔡文由于创立了新学科《物元分析》等工作,最近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1991—1992国际人物”的称号。  相似文献   

5.
物元模型是以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建模方法,它研究事物的可变性和开拓规律,尤其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化描述和形式化分析。利用物元模型方法,提出了概念的物元表示,分析了物元概念的可拓性,研究了概念的临界性和内涵属性,阐释了物元概念的可拓性在心象表达方面的应用前景。研究工作表明,基于物元模型的方法,利用物元的可拓性所建立起来的物元网络方法,可望对概念的表示及其衍推模式建立一种比语义网络方法功能更强大的形式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物元分析的第一篇文章“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于1983年《科学探索学报》第一期发表。五年来,物元分析研究工作逐步发展,本文就发展概况、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国家八六三计划自动化领域智能机器人主题第一期基础技术课题申请授理工作已经结束。专家组组织了国内同行专家,专题专家小组,专家组三轮评审,采取无记名打分,集体讨论的办法,并严格实行申请单位专家回避制度。经国家科委基础研究高技术司批准,确定了本主题“八五”第一期资助项目,杨宜民老师的项目获资助七万元(三年)。微型机构及微驱动器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不少的成就,法国CRAM公司已研制了一种象手那样大小,用于检测和维修工作名字叫“螃蟹”的机器人,日本已制定了采用“机器人外科医  相似文献   

8.
我院食品工程系教师魏丽萍、朱彤承担的学院自选课题《豆乳酸奶的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工作,于1988年12月3日召开了专家鉴定会,到会的有大专院校,科研及食品检测单位的专家。专家们在听取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报告、研究技术报告、检测报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后,并品尝了样品。经认真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豆乳酸奶研究选题正确,符合国情,是一种良好的营养保健食品;产品的营养卫生质量符合要求,填补了省内空白,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轻化工系王世泰、张庆思老师与山东地质矿产局建筑涂料厂共同承担的山东省经委鲁经科字(1988)第803号文批准的《天然矿物外墙涂料》重点技术开发项目,经过双方一年多  相似文献   

9.
1 第一期研究学者开始工作第一期物元分析研究学者于1993年3月29日开始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当天上午,蔡文研究员向学者们介绍了物元分析的基本情况;学者们开始进入以学习为主的阶段;重点学习物元分析的理论和方法。5月份起,将转入以研究为主的第二阶段。要求每个学者在8月份拿出一份研究成果。下午,广东工学院物元分析研究室召开了研究学者座谈会。广东工学院院长黎樵燊教  相似文献   

10.
由沈阳工业大学教授唐任远等同志承担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失步振荡对机组的影响”课题,于1990年10月18日通过鉴定。专家们认为: 1、该课题组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大量的计算,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攻关合同中所规定的各项技术内容和要求,所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 2、该课题对电网扰动因素引起的失步振荡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计算,解决了计及转速和参数变化的失步振荡动态仿真以及计及转子旋转的瞬态涡流场、瞬态电磁场转矩和参数计算中的技术难点,并有所创新。所编制的软件显示直观,易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掌握。 3、该课题组做了大量计算,对提高大型汽轮发电机抗干扰能力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作用。该项课题研究,具有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 “机械结构分析程序系统研究”课题,系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本项目于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二日在郑州由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主持鉴定.我校数力系王家林同志承担的内容是在SAP5程序中增加三种新单元.这三个新单元是可变节点,二维不协调单元,可变节点三维不协调单元和4~9可变节点板单元.与会专家认为,这三个新单元具有精度高、收敛快、使用可靠的特点,它在国内首先提出并在线性大型通过程序系  相似文献   

12.
我院蔡文副教授1983年在《科学探索》第1期发表了他的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可拓集合与不相容问题》。从此标志《物元分析》新学科的诞生,1987年他又出版了卅万字的专著《物元分析》全面奠定了这个学科的框架及基本理论,全国先后有近廿位知名教授、学者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简讯     
△院高教研究室和省教育厅有关同志研究的教育科学课题《关于工科院校本专科招生比例的控制问题》于1988年3月24日在我院召开了专家研讨论会专家会证。与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严格的科学论证,肯定  相似文献   

14.
<正> 《科学探索报》1983年第一期发发了蔡文的《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一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物元分析》。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它发展了传统的数学化方法论,提供了解决不相容问题的规律和建立解决不相容问题的数学模型。使数学的抽象向实际迈进了一步,它在理论与实用上  相似文献   

15.
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不相容问题,为了探讨解决不相容问題的规律和方法,文[1]建立了物元的概念,文[2]介绍了物元分析的基本轮廓,提出了利用物元分析处理不相容问题的思想。在解决不相容问题的过程中,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变换要有一定的依据,而采取的变换又必须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这是必须考虑的课题,本文试图用数学形式描述解决不相容问题所必须遵循的规律,为建立一种智能决策提供一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物元模型及其应用》述评孙弘安(南方冶金学院数学教研室,江西赣州,341000)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蔡文研究员经过两年的社会实践和3年潜心研究,撰写了专著《物元模型及其应用》,今年6月已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总结了他16年的研究成果,系统地...  相似文献   

17.
我校於1949年2月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开始了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为本校、兄弟学校解决师资问题。由1951年起,政府即聘请了以顧林同志为首的第一批蘇聯专家到校,直接指导培养研究生,1952——1954年又有第二、第三、第四批蘇聯专家相继来校。四年来在蘇聯专家热忱而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下,使我们培养研究生的工作逐步改善,确定了培养目标和要求,製定了学习计划,改進了培养方法,建立了培养研究生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新学科《物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元分析是研究物元及其变化,并用以解决不相容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是思维科学、系统科学,数学的交叉学科。经典数学是描述人脑思维按形式逻辑处理问题的工具;模糊数学是描述人脑思维处理模糊性信息的工具;而物元分析是描述人脑思维出点子,想办法处理不相容问题的工具,它带有很浓的人工智能色彩。可以应用于自然科学,也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物元分析的理论框架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研究物元及其变化的物元理论,一个是建立在可拓集合基础上的数学工具。物元分析的应用技术是物元变换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将信息论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相结合 ,建立地基处理方案评价的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模型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确定指标权重 ,消除了专家权重分配困难的缺陷 ,提高了方案评价的可信度 ,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实际应用 .  相似文献   

20.
第一期研究学者自1993年3月29日开始工作,至9月12日结束,历时168天。由于广东工学院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关心,室主任蔡文研究员的培养,徐惠英老师多方面的支持,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学习和研究任务。第一部分本期研究学者的主要工作一、学习了物元分析的理论和方法1.学习了基本理论和方法本届研究学者以《物元模型及其应用》为教材,系统地学习了物元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自己的钻研,导师的指导,同行间的切磋,掌握了基本知识,提高了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