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下一代网络端到端QoS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如何保障下一代网络端到端QoS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分析了下一代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端到端QoS的分层体系结构,指出了保障下一代网络QoS时要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未来移动实时多媒体系统中,服务质量(QoS)支持是电讯领域里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尤其是在3G和B3G移动网络中,IP和实时多媒体流量要求采用端到端的QoS保证,以使其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组成的异类网络中保持一致性.通过实验表明:异类网络的端到端QoS支持可以降低网络拥塞、传输延时、延时波动和丢包率,提高网络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3.
一种适应网络拥塞的网络端到端时延估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到端时延是评估计算机网络QoS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基于网络端到端时延的组成,通过分析传统模型对网络拥塞的局限性和研究单个节点排队时延模型,提出了网络端到端时延估算模型,并利用OPNET进行了验证.该模型可以对不同网络情况的时延进行估算,从而有效指导网络规划.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基于策略的端到端移动QoS体系架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基于策略的服务质量(QoS)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下一代移动网络的端到端分层QoS 架构。定义了涵盖无线接入网络的增强策略管理组件,并引入了分层策略模型和通用开放策略服务(COPS)协议扩展以完成自适应网络资源配置和QoS协商。对该架构实例性能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架构既保障了会话的QoS要求,更利于网络间QoS参数的智能配置和自适应协商,最终在全网范围内保障业务的端到端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下一代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NGN 的特点和网络分层结构, 以及 NGN 的核心控制技术, 在分析了综合网络管理 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 NGN 网络演进策略, 提出了几种 NGN 综合网络管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可测量性是对Ad Hoc网络进行性能评价和网络管理的基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到端多源测量的Ad Hoc网络内部链路丢失率的推测方法,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链路拓扑快照捕获算法获得Ad Hoc网络端到端测量的窗口时间;建立Ad Hoc网络测量模型和链路丢失分析模型;然后在测量窗口时间内,采用多源测量方法实施端到端测量;最后根据采集到的测量样本、网络拓扑中节点间的相关性、链路丢失率分析模型以及数理统计理论推测Ad Hoc网络内部链路丢失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多源测量的推测方法优于基于单源测量的推测方法,比较适合Ad Hoc网络内部链路性能推测。  相似文献   

7.
NGN用户接入技术进入多元化发展的阶段,文章结合电信运营网络现状,在分析NGN网络分层结构及其关键设备功能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NGN提供的多种用户接入技术及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为电信运营商进行NGN用户接入网络建设捉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NGN网络的概念、基本特征、优势和关键技术,其中关键技术包括软交换技术和IMS,围绕NGN体系结构讨论了NGN网络所必须解决的技术条件和环境因素,还从功能特征和通信属性2个方面介绍了NGN应用业务分类.  相似文献   

9.
针对NGN网络的终端设备安全认证问题,结合通信网络安全技术理论知识,提出了网络设备终端接入安全架构方案,通过在原有NGN网络中加载少部分设备,有效地提升了NGN网络设备接入的安全性,通过对设备的二次开发,实现了终端设备的透明认证。  相似文献   

10.
利用8×9×10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精确预测了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端淬曲线.实际应用中通过调整学习率和动量项系数来改进标准BP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次数一定的情况下,这种调整是有效的,并且表明网络的预测精度受这两个网络参数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NGN是全球研究热点,文章对NGN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服务质量(QoS)和网络安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传统网络的解决方案无法满足NGN的QoS和安全需求,要实现有效的端到端的QoS必须合理调配网络资源,防止网络拥塞:应建立一个立体的安全防卫体系,从网络规划、设备可靠性、业务特性等方面研究NGN的安全问题,以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从接入网的概念出发,结合通信网的发展以及当前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提出了综合业务接入网的概念,给出了综合业务接入网的结构,分析了各单元的具体功能。在介绍了下一代网络概念的基础上,依据作为核心的软交换技术的思想,并结合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基于软交换的综合业务接入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方案,最后给出了在新时期建设综合业务接入网需要综合考虑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身份和位置分离技术是下一代网络(NGN)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IP技术固有的缺陷,使得IP地址既表示终端身份又表示终端网络地址的双重属性给网络管理、用户安全性、网络可扩展性带来诸多不便。在分析HIP、Shim6、LISP等现有身份和位置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对基于LISP协议的网络构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支持NGN业务开放的安全服务平台概念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支持下一代网络(NGN)业务能力开放的安全服务平台概念模型. 基于该模型对各个平面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安全服务平面,提出了NGN安全服务平台所应提供的安全服务;针对全局功能平面,提出了安全服务构件的对象模型;针对分布功能平面,提出了NGN安全服务平台所应具有的分布功能实体;针对物理平面,基于横向和纵向安全服务模型,提出了2种安全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5.
支持采用安全的、开放式API(应用编程接口)的业务访问方式是下一代网络业务层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下一代网络开放式的应用编程接口Parlay API,重点分析了其中Framework(框架)接口的特点及其功能,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基于Parlay Framework API的应用侧框架系统结构,包括Framework应用侧模块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适配层、Framework应用侧模块实际功能层、安全工具包,并讨论了其原型实现.  相似文献   

16.
鉴别业务是为下一代网络(NGN)中的各种应用提供安全保障的基本服务,但目前NGN中缺乏其相应的实现机制。通过对鉴别业务在NGN中的位置和需求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在NGN中构建鉴别业务的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的Kerberos协议作为该体系结构中鉴别机制的实现方案。最后使用BAN逻辑对该协议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分析了NGN的网络特性和需求,然后在阐述弹性分组环技术(RPR)特性的基础上论证了采用RPR技术承载NGN业务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了基于RPR技术的NGN承载网总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下一代网络在控制层的融合,需要具有支持异构网络环境媒体控制功能的呼叫模型。在对媒体控制模型概念进行定义的基础上,针对下一代网络的特征,分析了现有各种媒体控制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媒体控制逻辑状态抽象和具体控制协议适配相结合的媒体控制模型,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模型具有异构网络环境中的统一媒体控制能力,从而实现了下一代网络在媒体控制层面的融合,同时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