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焦油是东北地区林产化工的主要产品之一,由松根明子干馏而成。主要用于橡胶制品的软化剂,其次是制造杀菌剂、防腐漆等。近年来,由于市场出现饱和状态,开辟松焦油的新用途就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根据松焦油的性质和化学组成,对松焦油用于家俱涂料进行了探讨,研制成功了松焦油氨基醇酸清漆(简称SAC清漆)。1982年于抚松县林化厂完成中试。  相似文献   

2.
惹烯又称1-甲基-7丙基菲(Ⅰ),是由松脂经加热裂解而得的产物。一般将明子(又称松根,农村中常用作照明、引火)干馏后,再分馏所得的焦油,收取340℃以上的馏分,其中含有大量惹烯(约占焦油的20%左右),经充分冷却后呈腊状,所以又称松腊。目前还未找到适当的用途。带有脂肪性侧链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磺酸钠盐,一般都具有表面活性的性质。最常用的拉开粉即异丁基萘磺酸钠(Ⅱ),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考虑若将惹烯磺化后制成钠盐,推想应有相似性质。据卡尔门(K.  相似文献   

3.
浸提木松香的生产是在一些幅员广阔松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利用大面积采伐后的迹地遗留下大量的松根明子发展浸提松香的。不仅有重大经济意义,而且是贯彻毛主席有关“综合利用”的一个主要方面。我国吉林省敦化浸提厂就是利用松根明子生产粗制木松香的。但是粗制木松香和脂松香相比较,它有着深暗的颜色、低的软化点和低的酸价等性质。这些缺点限制了它在许多工业生产上的使用,是粗制木松香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4.
松香有脂松香、木松香和木浆浮油松香三种,其中木松香的生产是从老的松根中含有的树脂用溶剂浸提而得到的。松树采伐后,松根在地下埋存较长的时间(至少七年),因边材逐渐腐朽,剩下的树脂富集于心材里,形成伐根明子。在伐根明子中可以浸提出来的树脂含量越来越高,它是发展浸提木松香生产的原料。特别是松林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大面积皆伐后的迹地,遗留下了大量的松树伐根,为木松香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为发展松香工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我国的松树资源很丰富,每年砍伐后留下大量的松树根。松树伐根干馏后可得到松焦油和松炭等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还将生产出大量的副产物——松根轻油。我国松根轻油的产量很高,仅福建省年产量就达2000多吨。目前我国松根轻油尚未合理利用,部分松根轻油经精制可作为有机溶剂,而大部分则作为锅炉燃料烧掉,这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何综合利用松根轻油,提高其经济价值,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厂干馏使用的是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伐根。主要获取松焦油、松节油和浮选油三种产品。据文献记载松焦油有一定的驱蚊作用,据调查,松焦油在我国东北林区有作防蚊剂的历史。为探索松焦油及其它松根干馏液体产物的驱蚊作用,我们于1970年初开始研究,前期工作已结束,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松根干馏松轻油进行了色谱分析。根据其主要化学组成为α蒎烯和双戊烯的特点,综合考虑其外观、气味.进行适当处理后研究了以其为原料合成浮选用松油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正> 松根干馏所得的浅黄色松根轻油和造纸厂下脚料黑液加工得到的木质轻油,虽能代替松节油、200号汽油使用,但由于带黄色,特别是具有特殊臭味,大大限制了应用范围。参考国内及日、美、英、德等国先进工艺,经过多次试验,采用化学除臭法,成功地解决了恶臭问题,并经过蒸馏,生产出无色无  相似文献   

9.
本语言对松根干馏松轻油进行了色谱分析,根据其主要化学组成为α-蒎烯和双戊烯的特点,综合考虑其外观。气味,进行适当处理后研究了以其为原料合成浮选用松油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正> 松树砍伐后遗留下的根基部分,经干馏加工生产出的松根松节油,代替200号汽油,被广泛使用到油漆行业的醇酸、酚醛、天然及腰果类油漆生产中。但副产的松根沥青,长期以来由于不能利用,而被大量积压与抛弃,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我们从1982年开始进行研究试验,经多次反复筛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配方工艺,成功地生产了松根沥青防腐漆。该产品与同类型的石油沥青、煤焦沥青防腐漆比较,成本低廉,价格下降40%,可以广泛应用于水下工程项目、铁路枕木涂刷、地下水管道及船只的防腐防锈涂刷。由于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油页岩的用途及中国油页岩开发利用的历史,总结了油页岩的干馏工艺技术和开发利用现状,展望了油页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性能分析及低温干馏研究,主要考察了褐煤干馏升温速率和干馏温度对内蒙黑山褐煤提质半焦性能的影响;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喷吹煤性能的要求,对干馏提质所得到的半焦高炉喷吹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内蒙黑山褐煤在600℃和750℃干馏温度下,干馏30分钟后,提质后得到的褐煤半焦完全满足普通喷吹煤和特级喷吹煤的主要指标。该研究为潞安喷吹煤添加提质改性褐煤工艺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射在木质纤维原料热化学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秀兰 《化工学报》1999,50(3):421-427
<正>木质纤维原料热化学加工包括木质原料的干燥、炭化、干馏、气化、活性炭制造、松根干馏、桦皮干馏等。不论进行哪种热化学加工均离不开加热能源,其中尤以活性炭制造要求更高。 传统的加热方式有电加热、水蒸气加热和烟道气加热等,它们是根据热传导、对流和辐射原理使热量从外部传至物料内部,加热速度慢,受热不均,且能耗高。微波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技术不同,它是通过被加热体内部偶极分子高频往复运动,产生“内摩擦热”而使被加热物料温度升高,不需任何热传导过程,就能使物料内外部同时加热、同时升温,加热速度快而均匀,仅需传统加热方式的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时间就可达到加热目的。近20年来微波辐射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但利用微波辐射技术取代传统加热方式应用于木质纤维原料热化学加工方面却报道极少。  相似文献   

14.
任东 《炭素技术》1995,(3):44-44
利用敦化林业局松根浸提的落叶松树皮栲胶渣经炭化、活化和后处理制得的活性炭,是利用农业废料生产活性炭的重要途径之一。用该方法生产活性炭成本低,原料易得、效益高。产品活性炭对味精中的色素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特征,用途广泛。  相似文献   

15.
杨文彬  芦艾  张凌  周元林  何方方 《现代化工》2007,27(Z1):126-128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苯硫醚的各种纯化工艺(如溶剂洗涤纯化、真空干馏纯化等工艺)及纯化机理,并展望了纯化聚苯硫醚在电子电气产品、防腐涂层、电子封装材料及其他领域的特殊用途.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山楂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影响干馏液制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以酚类物质、羰基化合物和3,4-苯并芘含量为指标,对馏分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随着干馏温度的升高,酚类的总含量不断增加、羰基化合物的总含量逐渐增加,但不同干馏温度条件下,400℃时制备的干馏液中苯并芘总含量最低为26.078 mg·L-1.制备...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建成了10kg/h的固体热载体新法干馏连续实验装置。在此装置上进行了粉末状的桦甸和茂名油页岩、平庄、黄县、先锋、昌宁和罗茨等褐煤试验研究。油页岩干馏温度为500℃,采油率达到西德实验水平,是铝甑试验值的90~94%,油质轻,煤气热值为18~20MJ/m~3。页岩灰渣中含固定碳低。褐煤低温干馏温度为500~600℃,每吨干煤的煤气产率为200~250m~3,煤气热值为15~20MJ/m~3。焦油产率为80~100kg,半焦产率为450~600kg,用低灰分褐煤可生产优质半焦,反应性好,燃点低并有多种用途。新法干馏工艺流程简单,不用氧气、常压生产、单元设备生产能力化、热效率高、投资省及生产费用低。  相似文献   

18.
分析我国煤炭低温干馏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在抚顺式干馏炉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抚顺炉全循环干馏工艺进行煤炭低温干馏作业的效果,介绍了富油煤炭低温干馏工业化实验及其效果,提出了对环保、安全的措施要求及煤炭低温干馏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运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以页岩灰为热载体的油页岩干馏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柳树河油页岩的固体热载体干馏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干馏终温和停留时间对热解水、热解气体和页岩油产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柳树河油页岩的干馏最佳温度在520℃左右,干馏产物收率随干馏终温的升高而升高。热解温度过低时,油页岩中的有机质分解不充分,干馏产物收率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较高的干馏终温下,油页岩中的有机质分解迅速、充分,停留时间对干馏产物收率没有明显的影响,所以提高干馏终温比增加停留时间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福建林学院承担的福建省科技攻关项目:“松根综合利用(八)马尾松松根木片制浆造纸性能试验研究”,已于1988年5月24~25日在福建省南平市通过省级鉴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提供鉴定会的技术文件基本齐全,数据比较完整,其工艺技术是可行的,能用于工业生产。马尾松松根木片是长纤维造纸原料,能够代替部分树干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