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工程质量事故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失灵。政府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失灵的原因又在于,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进一步刺激"经济人"的逐利性,事后监管助长政府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不作为,行业陋规加剧工程建设资金实际投入不足,业主在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严重缺位。应当恢复核准制度,加强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管责任,严格市场准入门槛,严格规范工程合同行为,支持业主的房屋验收权利,积极发展房屋验收中介机构,以充分发挥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政府对工程质量应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以确保建设项目各个环节在质量监管上的连贯性,通过分析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提出建立基于全过程的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体系。结合政府机构设置分析了全过程监督管理的内涵,建立了政府全过程监管体系三维集成结构。从法律法规、组织机构、信息技术手段、市场准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了全过程的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3.
乔伟 《安徽建筑》2012,19(6):106+117
通过对政府重点工程的质量监管案例分析,探索新形势下政府工程质量监管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琮  荆兆晖 《工程质量》2013,31(9):18-19,23
从数据角度来看,目前我国政府工程质量监管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适时有效地收集、分析、应用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数据,变小数据为大数据,对小平台进行整合,实现各系统的数据共享以及信息公共服务功能,用大数据构建一个政府工程质量监管的大平台,有利于政府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政府工程质量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面向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监管的政府监督需求,提出三个层次的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信息系统架构。同时,以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监管为主要业务系统,以监管流程为导向,辅以地图系统、工程现场视频监督和工程质量多维评价预警指标系统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实践证明,所构建系统架构通过B/S、C/S、PADs等终端和后台云系统SOA平台可灵活实现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多层次多目标需求。  相似文献   

6.
武壮  秦雄 《建设监理》2021,(12):4-7,10
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探索工程监理企业参与监管的模式,充分发挥质量安全监督站作用.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由住建部牵头,各地政府采取相关措施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的力度。目前总体上工程质量管理状况较好,但仍存在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各方监管责任界定不清、监管组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体制的概念及范围,然后分别从工程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责任体系、组织体系三个方面出发,分析现有问题,介绍住建部的政策导向及各地政府的特色做法,并提出实用性的建议,进一步解决和完善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体制范围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质量监理情况试点。监理单位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工程质量监理情况,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同时创新质量监管方式,提升政府监管效能。(二)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开展工程质量保险工作,健全工程质量保证机制,培育工程保险市场,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有效落实工程质量责任,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三)建立工程质量评价体系试点。通过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自评、相关方互评、质量监督机构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但随着行业发展和形势变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仍存在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了推动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持续改进,本文基于系统思维,从较为微观的监管机制入手,以各地具体实践为依据,具体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建议,解决工程质量行为监管、工程实体质量监管的相关问题,为政府部门进行监管提供具体而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系统思维、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PDCA循环管理等理论,明确了政府对于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管的制度框架体系,并将该制度框架分为体制、机制两个部分。其中体制主要是从较为宏观的行业管理层面,分析工程质量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责任体系、组织体系方面的问题;机制主要是从较为微观的工程项目实施层面,分析工程质量行为监管、工程实体质量监管的相关问题。基于此,提出建立政府对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管体制机制的"3+5"研究框架,以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赵建岐 《山西建筑》2003,29(5):165-166
阐述了建设市场的现状,从提高质量、完善工程监理制度、加强建筑市场的立法和执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只有规范建设市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才能创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相似文献   

12.
薛志远 《山西建筑》2013,(8):228-229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施工单位不重视,从业人员素质低,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人员管理和材料质量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以达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维护建筑市场繁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姚永梅 《城市建筑》2014,(17):137-137
我国的建筑市场发展越来越兴盛,而质量检测就是保证建筑质量最有效的办法。本文就检测监管的重要性、加强检测市场监管、提高工程质量以及检测市场未来发展做了一些新的展望,希望加强监测市场管理能够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4.
浅谈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面临新的市场竞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市场挑战的必然趋势。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辨证的把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夏阳 《城市建筑》2014,(15):143-143
加强其施工质量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建筑质量,并且还能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在市场上更好地发展。本文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建筑市场上质量事故频发的现状,构建了一个横向上面向企业和项目双重对象,纵向上涵盖体制、治理和管理三层次的分析框架“质量链”。分析表明,建筑市场环境、建设交易体制和项目治理方面的缺陷是工程质量的瓶颈问题。最后结合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探讨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试图从根源上解决工程质量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文奇 《山西建筑》2009,35(18):184-185
结合目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阐述了项目法施工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实践证明,项目法施工是科学的、适应市场的一种方法,它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简介与试点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领域引入保险,依靠经济手段合理分散风险。同时建议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风险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为工程质量安全构筑新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邸建伟 《山西建筑》2003,29(15):90-91
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作了简要阐述,并着重从施工方面探讨了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以保证建设质量能够跟上建筑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美云 《山西建筑》2010,36(7):210-211
分析了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从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加强原材料和施工方法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质量控制的阐述,以使企业在建筑市场上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