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聚氨酯材料阻燃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胜兵  关瑞芳 《广东化工》2009,36(10):114-115
随着聚氨酯材料的广泛应用,其阻燃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介绍了关于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包括稀释、覆盖、冷却、化学反应和增强效应等五类。同时,阐述了3种聚氨酯阻燃技术(添加型阻燃、反应型阻燃、提高本子本身的阻燃性)的优缺点以及聚氨酯材料阻燃今后的发展方向,高效低毒无尘或少尘的阻燃技术是聚氨酯行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材料的阻燃与防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斌  杨小燕 《江苏化工》2003,31(6):54-56
聚氨酯材料在工业、交通、军事、民用生活、建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阻燃和防火得到了高度重视。简述了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技术,介绍了聚氨酯材料的防火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优异的耐候性和保温性能,应用广泛。但聚氨酯极易燃烧,极大地限制它的使用范围,所以急需提高聚氨酯的阻燃性能。本文介绍了聚氨酯的阻燃必要性,从聚氨酯结构自阻燃和引入阻燃剂等方面综述了聚氨酯阻燃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添加型阻燃剂复配使用、反应型阻燃剂协同阻燃以及纳米材料复合阻燃聚氨酯,同时阐述了不同类型阻燃剂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聚氨酯阻燃的发展趋势,加强对聚氨酯结构自阻燃深入研究,阻燃剂复配技术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外聚氨酯材料的阻燃研究情况,阐述了聚氨酯材料阻燃原理及方法,重点介绍聚氨酯泡沫研究进展,对阻燃聚氨酯材料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材料在军工和民用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某种程度上,聚氨酯可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近年来,阻燃聚氨酯材料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综述了国内外阻燃聚氨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阻燃聚氨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国外含磷系、卤素系阻燃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含磷系、卤素系阻燃聚氨酯材料研究状况,当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有机磷酸酯添加型阻燃剂,反应型阻燃剂以及具有阻燃特性的聚氨酯黏结剂,建议今后应将提高阻燃聚氨酯材料的综合性能和阻燃机理作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将次磷酸铝(AHP)及膨胀石墨(EG)与膨胀阻燃剂(Orient IFR603)进行复配后添加到聚氨酯中制备阻燃硬质发泡聚氨酯(RPUF)材料,研究了IFR/AHP和IFR/EG阻燃发泡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性能、表观密度、力学性能及热降解行为、泡孔结构。结果表明,AHP及EG与IFR对阻燃聚氨酯泡沫材料具有一定的协效作用。IFR及IFR/AHP阻燃体系的加入会使得RPUF的压缩性能有所提升,但IFR/EG阻燃体系降低了材料的压缩性能。阻燃剂的加入改变了聚氨酯泡沫体系的热降解过程。阻燃剂的加入对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泡孔影响不大,阻燃剂的加入使RPUF材料燃烧后碳层更加的致密和均匀。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作为一种性能稳定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方法可分为反应型阻燃法、非反应型阻燃剂法、协同阻燃法、浸渍阻燃法、引入阻燃结构法.作者主要介绍了各种阻燃方法的研究进展,概述了阻燃方法研究新领域,并对今后阻燃聚氨酯泡沫研究开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聚氨酯》2008,(5):22-25
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含可燃的碳氢链段、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未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是可燃物,遇火会燃烧并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给灭火带来困难。特别是聚氨酯软泡开孔率较高,可燃成分多,燃烧时由于较高的空气流通性而源源不断地供给氧气,易燃且不易自熄。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许多应用领域如建筑材料、床垫、家具、保温材料、汽车座垫及内饰材料等,都有阻燃要求。国外对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阻燃相当重视,颁布了许多有关阻燃的法规和阻燃标准。在我国,对用于飞机、轮船、铁路车辆、汽车、其它重要场所及设施的聚氨酯泡沫,先后都提出了阻燃要求,且很多已采用了阻燃级聚氨酯泡沫。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蒙脱土复合阻燃硬质泡沫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茹  张军 《中国塑料》2005,19(8):21-26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蒙脱土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并用多种添加型阻燃剂制备了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同时尝试有机改性蒙脱土与添加型阻燃剂并用对聚氨酯硬质泡沫进行阻燃。用锥形量热仪测试了阻燃聚氨酯泡沫材料的燃烧性能,结果发现,材料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与纯聚氨酯硬质泡沫相比均显著降低,峰值热释放速率最多降低到纯硬质泡沫的55%,表明制备的泡沫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蒙脱土及有机改性蒙脱土的微观结构。通过分析材料的燃烧性能和燃烧残余物,探讨了其可能的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氢氧化铝、三聚氰胺和聚磷酸铵为阻燃剂制备了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研究了添加氢氧化铝前后阻燃剂用量对聚氨酯(PU)硬泡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磷/氮复配阻燃体系的阻燃效果优于磷/氮阻燃体系,阻燃剂总添加量达30份时,PU硬泡同时具备较好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氧指数为32,烟密度为74,平均燃烧时间为31 s,其压缩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6.52 MPa和6.16 MPa。  相似文献   

12.
饶舟  张威  王焕  许戈文 《粘接》2011,(11):75-79
综述了生物降解型聚氨酯、形状记忆型聚氨酯、阻燃型聚氨酯、导电型聚氨酯等功能型聚氨酯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选择了有机磷系和磷氮协同两种不同的无卤阻燃剂与溶剂型PU进行共混制备无卤阻燃PU,对其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耐碱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磷氮协同阻燃剂(SN-605),采用有机磷系阻燃剂(JL-30)改性PU显示出更好的阻燃性能与耐碱性能;当阻燃剂质量分数为11.1%时,阻燃PU的LOI可以达到29.1%,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级;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碱性能,在90℃、30 g/L NaOH溶液中碱处理40 min后,其LOI仍然可以达到28.7%,垂直燃烧测试等级没有下降;但两种阻燃剂的加入均会使PU的抗张强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热失重测试(TG)显示,两种阻燃PU的阻燃机制不同,JL阻燃剂的加入使PU的热分解温度降低,并且在800℃时的残炭量没有明显增加,呈现明显的气相阻燃机制;而SN阻燃剂的加入使PU的残炭量明显增加,呈现明显的凝聚相阻燃机制。  相似文献   

14.
Mg(OH)2/包覆红磷对阻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g(OH)2和Mg(OH)/包覆红磷复配阻燃聚丙烯的性能及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对阻燃聚丙烯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阻燃性测试.用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成像分析试样的拉伸断口。结果表明:Mg(OH)/包覆红磷复配物比Mg(OH)2阻燃的聚丙烯的阻燃效果要好,但阻燃聚丙烯力学性能下降幅度大。  相似文献   

15.
低密度及难燃低密度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高活性聚醚多元醇和阻燃聚合物多元醇(TM-300)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低密度及难燃低密度高回弹泡沫.介绍了低密度高回弹泡沫的性能,讨论了TM-300的用量对难燃低密度高回弹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高回弹泡沫密度可低至35 kg/m3,性能与一般密度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相当;随着TM-300用量的增加,难燃低密度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增加,撕裂强度和伸长率下降;当TM-300用量为50份时,难燃低密度高回弹聚氨酯泡沫密度为40 kg/m3,氧指数达32,各项性能优于使用添加阻燃剂型泡沫.  相似文献   

16.
新型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张翔 《广州化工》2010,38(10):127-130
以五氧化二磷、磷酸、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膨胀型阻燃剂(IFR)并和聚磷酸铵(APP)聚四氟乙烯(PTFE)复配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用热重法(TG)对阻燃PP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氧指数仪测定了阻燃PP的极限氧指数(LO I)值,用垂直燃烧法测试了其燃烧等级,当阻燃剂含量为24%时,LO I值为30.9%。用锥形量热仪对阻燃PP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用扫描电镜(SEM)对阻燃聚丙烯(FR-PP)的残炭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配阻燃剂能够促进PP的成炭性,具有优良的阻燃PP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聚酰胺6(PA6)易燃性和卤系阻燃改性污染性的问题,介绍了未改性PA6的燃烧机理和阻燃机理,综述了近年来PA6材料无卤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包括单一无卤阻燃改性和协效无卤阻燃改性两大类,其中单一无卤阻燃改性又分为有机阻燃改性(磷系阻燃改性、氮系阻燃改性、硅系阻燃改性)、无机金属阻燃改性、纳米阻燃改性,最后对PA6无卤阻燃改性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磷-氮协效阻燃水性聚氨酯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芬  罗运军  李晓萌  李杰 《化工学报》2012,63(2):653-657
引言目前,市场上基本上采用添加型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复配的方式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这种方式具有涂层不透明、阻燃剂添加量大、耐水洗性差等缺点。而反应型阻燃水性聚氨酯可以克服这些缺  相似文献   

19.
以硫酸铁和硫酸铝为原料,以磷酸处理过的活性炭为模板制备铝酸铁阻燃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合成铝酸铁阻燃剂做了表征。用极限氧指数、烟密度测试其对PVC的阻燃消烟性,当铝酸铁阻燃剂的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阻燃后软PVC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2.8%,烟密度等级为55.45%,拉伸强度为18.36 MPa,断裂伸长率为214%,并通过热重分析对阻燃前后PVC的热降解行为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活性炭为模板制备的铝酸铁阻燃剂对软质PVC具有较好的阻燃消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