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静力触探-标准贯入法(qe-N复判法)在砂土液化中定性、定量化评进行阐述。qe-N复判法可以通过静力触探资料反应用到标贯中去,其优点是人为误差小,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振动砂箱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采用大土样试件模拟实际现场土体的地震作用,专门设计试制了静力触探孔压探头,试图以静力触探法探测试验上在探头贯入过程中的孔压变化,以此推断土的密实状态,为液化的判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砂和粉土液化的振动箱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振动砂箱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采用大土样试件模拟实际现场土体的地震作用,专门设计试制了静力触探孔压探头,试图以静力触探法探测试验土在探头贯入过程中的孔压变化,以此推断土的密实状态,为液化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锐  海热提 《水资源保护》2008,24(S1):10-12
研究在不同进水pH值条件下,垂直流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OD 和NH3-N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pH<9.5时,模拟人工湿地对COD去除率随pH增大而增大,pH>9.5时,去除率随pH增大逐渐减小,在pH>10.0之后,去除率呈直线下降态势。NH3-N与COD情况类似,只是NH3-N去除率在pH>10.5之后,才呈现直线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松原砂土的勘察原位测试数据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qc值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值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二者的经验关系公式,进而可直接用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qc值来评价松原砂土的液化.  相似文献   

6.
以尚希庄水库为例,通过国际通用的Seed简化方法以及现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标贯复判法对其坝基土分别进行判别,得出不同的结果。由此对规范标贯复判法中的N计算公式提出质疑,建议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地表反照率(ac)是计算辐射收支分配的重要参数,其精度对实现大尺度地表蒸散发(ET)的准确模拟有重要意义,在ET模拟中常用线性插值法来获取时间连续的ac数据,但其ac重建过程的机理性不足。本研究利用时域重建方法获取ac的逐日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Leuning(PML)模型对海河流域ET进行了模拟,并与传统的基于线性插值计算ac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ac输入对ET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时域重建方法得到的ac进行ET模拟时,在海河流域与2008、2010及2018年4个涡度相关数据的相关系数均在0.53以上,相关性较好;(2)海河流域2018年的ac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同时夏季和冬季的高值区相对较小;(3)望都站的示例分析表明,与采用线性插值得到的ac方案相比,对ac进行时域重建后进一步降低了ET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偏离度,可为提高蒸散发精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依据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对拟建住宅小区大面积素填土和液化土地基进行强夯处理。通过平板荷载、标准贯入、静力触探、重型动力触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研究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强夯法处理此场地地基的适用性与设计参数选取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加固相关素填土与液化土地基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静力触探法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通过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概述了静力触探仪器设备发展历程,系统归纳了静力触探在锥头贯入阻力理论研究、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成果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利用静力触探成果估算土体参数的经验公式;提出由静力触探成果推求土体参数时,应充分考虑区域性土的工程特性;指出在超孔隙水压力理论分析、柱形孔空间问题解析解和以大变形分析理论为基础的数值模拟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刘彬  鞠海明 《吉林水利》2014,(12):20-22
在岩土工程勘查中静力触探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原位测试技术。了解静力触探的机理对静力触探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以及工程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经历触探机理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应用ABAQUS软件建立D-P模型,对静力触探贯入过程中周围土体应力及应变进行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Fe0/S2O2-8体系氧化垃圾渗滤液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反应条件,借助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了以紫外吸光度UV254的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零价铁(Fe0)投加量、初始pH值和S2O2-8与12COD0的质量比3个因素的交互作用,确定最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Fe0投加量为31.3mmol/L、初始pH值为4.4,ω(S2O2-8/12COD0)为1.14条件下,UV254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72%。  相似文献   

12.
静力触探试验是土体原位测试的一种,在工程勘察中应用较多。介绍了荷兰Geomil公司生产的一种SMP+CPTU孔压静力触探探头的组装、仪器的调试、探头的饱和及静力触探试验过程,并根据现场试验总结了在静力触探试验贯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地震液化对建筑物带来危害极大,因此做好地震液化评价工作,防止液化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地震液化评价工作包括初判、复判和液化等级判定三个步骤.目前最常用、最方便的为标准贯入击数法.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地震液化,提出了在勘察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介绍了液化评价及处理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4.
夏磊  钱进  赵道双 《江苏水利》2014,(12):12-13
为利用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手段综合判别镇江地区下蜀黄土工程性质,提出了利用静力触探参数预测本区下蜀黄土工程性质的方法。通过静力触探、钻孔取土样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分析了比贯入阻力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的相关关系,发现比贯入阻力与工程性质指标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比贯入阻力的大小可以快捷、有效地预测本区下蜀黄土的工程性质。  相似文献   

15.
何开胜 《人民长江》2001,32(6):39-41
在江海近岸滩地上筑堰吹填粉细砂来造地 ,既开发了滩涂 ,又疏浚了航道 ,还具有成本低的优点。吹填砂虽然强度较高 ,但地震时存在液化的问题。砂土液化常用美国的Seed法和日本路桥规范法进行评估 ,评价指标又有标贯击数和静力触探阻力。介绍了砂土液化的两种评估方法 ,分析探讨了它们的实质、差异原因和液化安全系数的取值 ,并对孟加拉某电厂吹填砂地基进行了液化评估。  相似文献   

16.
蒸散发(ETc)是陆面和大气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关键要素,其精准预报对于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文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在作物充分供水条件下,重点考虑了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发展了基于温度效应的作物系数(Kc)和参考作物蒸散发(ETo)估算模型,构建了ETc预报模型(简称:MT);考虑极端天气情况的不确定性影响,通过构建历史阈值修正函数进一步发展了MT模型,形成了MT-threshold模型,并以涡度相关法实测值为依据,验证了MT-threshold模型在1~15 d预见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温度效应的Kc预报值与实测值拟合效果较好,1~15 d预见期内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率定后Hargreaves-Samani模型的ETo估算效果较好,1~15 d预见期的预报准确率均在72%以上,且冬小麦生长季的预报效果优于夏玉米生长季;MT模型在1~7 d预见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预报准确率>83%);MT-threshold模型在1~15 d预见期的预报效果有明显提升,1~7 d预见期的预报精度提高2%以上,预报精度均在86%以上;8~15 d预见期预报准确率提高8%以上,预报精度均在80%以上。因此,基于温度预报信息及作物生长历史阈值能够较好的实现ETc短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7.
砂层地震液化是一种常见的地震灾害。双江口水电站坝址区河床覆盖层深厚,覆盖层中有不同规模的砂层分布,砂层地震液化判别是坝基覆盖层工程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剪切波速法、标准贯入锤击数法和动三轴振动液化试验法对双江口水电站坝址区砂层地震液化问题进行了初判和复判,得出了部分砂层可能液化的结论,并根据其抗液化能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程处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采用静力触探(CPT法)、标准贯入试验(SPT法)和我荷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荆山湖地基处理工程中粉喷桩桩体质量进行了有效地检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对可见光(Vis)有良好响应性的LaFeO3晶体,将其与过二硫酸盐(PDS)结合,构建Vis/LaFeO3/PDS复合高级氧化体系,用以降解亚甲基蓝(MB)。结果表明:在PDS浓度为0.5 mmol/L、LaFeO3投加量为0.5 g/L时,Vis/LaFeO3/PDS体系30 min对质量浓度为30 mg/L的MB的去除率可达92.4%;复合体系对pH值有较强的适应性,Vis、LaFeO3、PDS三者复合,通过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促进Fe(Ⅱ)/Fe(Ⅲ)的氧化还原循环和氧空位向活性氧自由基的转化,提高了空穴(h+)、SO-4·、单线态氧(1O2)等活性物质的产生效率和氧化活性能力的发挥。Vis/LaFeO3/PDS体系是光催化和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的高效结合,其协同效应在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治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狮泉河水电站坝基砂层液化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工程勘察试验成果结合规范技术要求采用多种方法对狮泉河堆石坝坝基砂层液化进行了判别。初判结果表明,坝基下Ⅱ①、Ⅱ②砂层均为液化砂层。采用相对密度法、标准贯入锤击法和砂层振动液化试验进行了复判,结果表明,Ⅱ①、Ⅱ②砂层属液化砂层,应采取必要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