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工艺路线超低碳钢洁净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厚板坯和中薄板坯连铸两条工艺路线生产的超低碳钢,采用相关手段分析了钢水从钢包到中间包的二次氧化、稳态和非稳态铸坯全氧、总体夹杂物水平、铸坯大颗粒夹杂物比例等。结果表明,两种工艺路线生产的超低碳钢在稳态浇注时铸坯洁净度基本一致;非稳态浇注时中薄板生产线钢水洁净度低于厚板坯连铸;受中薄板连铸结晶器和水口形状的制约,其水口结瘤现象较厚板坯连铸严重得多。作为中薄板连铸向薄板坯连铸的过渡,若在薄板坯连铸生产线实现正常浇注超低碳钢,进一步提高钢水洁净度、设计合理的浸入水口结构、稳定的连铸操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研究高拉速厚板坯连铸非稳态结晶器流动特性,研究浸入式水口堵塞、水口不对中对结晶器流场、液面流速和对初生坯壳的影响。高拉速厚板坯连铸,铸坯质量下降,90%表面缺陷集中在铸坯边角区域,最严重的缺陷是铸坯中心和角部纵裂。非稳态工况对结晶器的流场影响因素更为显著,研究发现水口堵塞程度、水口出口流速、流量分配比是结晶器液面流速不对称、液面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口不对中是钢液流股对结晶器初生坯壳局部热冲击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拉速连铸应尽量避免非稳态工况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效率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中间包水口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连铸正常操作,造成铸坯卷渣、铸坯质量恶化,解决好中间包水口堵塞问题对于稳定连铸生产、提高铸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钢种、脱氧与精炼工艺条件下连铸中间包水口堵塞的机理,评述了钢液中夹杂物的生成、夹杂物向水口内壁面传递、粘附与沉积等因素对水口堵塞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各种防止水口堵塞控制技术的特点,提出了改善水口堵塞技术和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确定轴承钢在连铸坯凝固末端的位置,对于轴承钢轻压下工艺的合理制定、改善铸坯的中心疏松及中心偏析等缺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采用二维非稳态传热方程,结合本钢350mm×470mm矩形坯铸机自身特点,建立了矩形坯凝固模型。其次,通过射钉试验,取片做硫印,来标定生产状态下不同位置的坯壳厚度。最后,对铸坯的表面温度进行了实际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射钉硫印测量的坯壳厚度、实测的铸坯表面温度都与凝固模型的计算结果相近,实际生产过程中,完全可以采用该模型来理论计算铸坯凝固末端,为轻压下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氧氮分析、定量金相分析及大型夹杂物分析等试验方法,对某钢厂IF钢生产稳态及非稳态浇注的连铸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稳态坯w(T[O])和w(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0-6和18×10-6,显微夹杂物含量平均为4.0个/mm2,大型夹杂物含量为2.10 mg/kg,洁净度较高。非稳态浇注对连铸坯洁净度有较大程度的危害。中间包开浇头坯受到较为严重的空气二次氧化,洁净度最差;钢包交换和更换浸入式水口时受到的空气二次氧化较小,但是钢渣反应和卷渣行为较为严重;尾坯洁净度受到空气二次氧化和卷渣的共同影响。连铸坯显微夹杂物含量分布,沿铸坯宽度方向一般1/4处最多,1/2处最少;沿铸坯厚度方向内外弧附近明显高于连铸坯中心部位。  相似文献   

6.
《四川冶金》2011,(1):55-55
河北钢铁宣钢炼钢厂在连铸坯零缺陷攻关中,通过细化连铸水口管理,使连铸坯质量明显提高,1月铸坯平均合格率达到99.93%,缺陷坯同比降低2%,仅此一项挖潜增效近120万元。为提升铸坯质量、服务下道工序生产、实现铸坯零缺陷的目标,该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统一将大包长水口由1米更换为  相似文献   

7.
非稳态浇铸对板坯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取样分析,对本溪钢铁公司炼钢厂板坯连铸非稳态浇铸过程铸坯质量的调查,研究了不同的非稳态情况对连铸坯表面质量及内部质量的影响,为生产高质量高级别产品过程中对非稳态浇铸坯的质量判定及特殊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生产冷镦钢ML35初期存在的铸坯中心等轴晶率不发达、中心缩孔、中心偏析明显,钢中AlS含量控制不稳定、连铸中间包水口结瘤频繁等质量、技术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并优化结晶器电磁搅拌等连铸参数,提高了铸坯中心等轴晶率,改善了铸坯中心缩孔、中心偏析等质量问题;采取三步控制法,稳定了钢中AlS含量;合适的钙处理工艺及加强连铸保护浇注,解决了连铸中包水口结瘤堵塞的难题,提高了单中包连浇炉数,稳定了ML35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唐钢中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及浸入式水口内的钢水流场、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水口结构、拉速、浸入深度和铸坯断面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水口的最佳结构和浸入深度,并在生产中进行了验证,不但提高了铸坯质量和产量且稳定了连铸生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浸入式水口吹氩工艺对铸坯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室物理模拟,实施了改进浇注条件下单流连铸机稳态与非稳态下的现场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连铸板坯浸入式水口吹氩工艺设置上存在一定误区,应将水口不堵塞作为吹氩工艺设置的最终目标,而吹氩造成的液面波动等情况可作为实际控制时的间接参考依据。实际吹氩量标准大断面临界吹氩量可稍大,同样断面条件下,高拉速吹气量设置小而低拉速则吹气量设置大。在保证生产顺行情况下,通过对结晶器吹氩气量的优化设置,可减少铸坯针孔等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宝钢1930mm板坯连铸凝固传热模型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铸坯在连铸二冷区的实际热量散失规律,将二冷区相邻夹辊之间传热分为夹辊接触传热、水聚集蒸发传热、水冲击传热和辐射传热四个过程,并根据宝钢一炼钢板坯连铸机具体条件,建立了宝钢1930mm板坯连铸凝固传热模型.利用面向对象的VB6.0高级语言对模型进行编程,开发出相应的连铸二冷仿真软件.利用红外线测温仪采集铸坯温度,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现场铸坯测温和仿真结果比较得出偏差范围为0.9%~2.8%,说明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真实可靠.利用该仿真软件可以对宝钢1930mm连铸机的二冷工艺制度进行研究和优化,指导连铸生产.  相似文献   

12.
鹿岛炼钢厂非稳态板坯生产采用的先进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rai.  K 王淑玲 《武钢技术》1998,36(8):24-26,5
1前言近年来人们对连铸板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另一方面来说,用户对钢材的各种要求使连铸连浇炉数难以增加,结果,非稳态铸坯量增加了。众所周知,非稳态铸坯的质量比稳态浇铸期间浇铸的板坯质量差,因此,非稳定铸坯已经满足不了严格的技术要求了,因为其内部含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攀钢360 mm×450 mm连铸大方坯存在的表面凹坑和表面纵裂缺陷,优化了连铸冷却制度.生产应用表明,大方坯表面质量明显提高,铸坯表面凹坑缺陷率由37.13 %降至0.14 %,因铸坯中间裂纹严重而产生的表面纵裂缺陷率由53.52 %降至0.30 %,满足了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莱钢φ350 mm圆坯存在的中心裂纹、疏松等质量缺陷,通过控制钢中[%C]含量,降低钢水过热度,提高连铸设备对弧精度,优化二冷系统、拉速及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等措施,铸坯中心质量缺陷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5.
自从连铸采用伸入式水口保护渣浇注以来,无论是板坯或方坯连铸,对铸坯质量的改善,防止钢液的二次氧化,减少铸坯中的裂纹,扩大连铸品种都收到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连铸品种的不断扩大和对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连铸是炼钢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质量把控的关键点。目前,柳钢的连铸切割还是依靠传统的经验方法进行铸坯交接点判断和炉次划分,非稳态数据更是无从得知。鉴于此,设计开发了连铸铸坯自动划分模型和非稳态管理序。本文主要介绍其功能与应用效果。自动划坯模型算法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三安公司炼钢厂对开浇、对接、浇铸结束等原因造成钢水液面波动大、拉速变化频繁的浇铸坯纳入连铸钢坯质量控制的重点。以连铸坯为研究对象,对稳态坯与非稳态坯进行了区分,简述了对"非稳态浇铸"过程的综合控制与优化;分析了各阶段非稳态浇铸坯取样的对比情况,实施了"非稳态坯"的相关考核制度,使非稳态坯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送到轧钢厂轧制,便于成品检验把关。该措施的实施,提高了钢铸坯的实物质量,对提升铸坯质量、减少消耗等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ANS—OB100t钢水精炼设备配小方坯连铸的冶金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勇  牟维国 《炼钢》1997,13(6):19-23
鞍钢第二炼钢厂采用ANS-OB铝热升温的钢水,供小方坯连铸定径水口敝流浇注,解决了水口结瘤问题。铸坯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较好水平。在稳定连铸生产,调整钢水成分和温度,以及不增加或少增加夹杂物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提高小方坯连铸装备水平和技术措施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水口快换铸坯为典型的非稳态铸坯,其铸坯洁净度与正常铸坯相比较差。通过氮氧含量分析、大样电解分析、扫描电解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换水口前后铸坯洁净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换水口前后两米内氮氧含量明显偏高,之后趋于正常水平。夹杂物数量的变化规律与氮氧含量的相同。夹杂物种类主要为水口耐材剥落、保护渣卷渣以及二次氧化导致的夹杂。基于此,换水口铸坯要求切割尺寸在换水口位置前后3 m,3 m外铸坯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0.
《特殊钢》2016,(2)
为减少矩形坯角裂、漏钢等缺陷,提高铸坯质量,进行改变浸入式水口出口倾角角度以优化结晶器流场的研究。通过Fluent软件,对150 mm×380 mm矩形坯结晶器钢液流动和凝固耦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水口倾角(15°~30°)对表面流速、表面湍动能和冲击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口倾角增加,平均表面流速下降,冲击深度增加,有利于稳定液面;但随倾角增加,液面波动小,不利于钢液搅拌和夹杂物去除,下部回旋区过低,坯壳变薄,容易产生漏钢;综合得出,150 mm×380 mm铸坯的水口倾角宜为25°。应用结果得出使用优化水口后,铸坯中夹杂物总数减少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