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闪蒸爆炸事故源强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分子运动论的方法计算液体闪蒸过程与气化过程的速率,并具体对液氨的闪蒸爆炸事故源强作了估处与讨论,还与其它估算方法作了对比分析,结果正确、理论性更强,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开式自然循环闪蒸不稳定边界的判定问题,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提出了描述该过程的线性均相流模型,导出了判断系统稳定性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并求解得到了闪蒸不稳定的边界。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仅在高加热功率工况下存在一定偏差,而形成偏差的原因是加热段内沸腾喷发过程对闪蒸过程产生强烈的干扰,使其无法形成稳定的闪蒸流动。同时实验中通过注气诱导法排除了对闪蒸过程的影响,得到新的闪蒸不稳定边界,与模型计算得到的下边界符合很好,证明了本模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有色金属废水处理难题,蒸发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改善微波加热均匀性和微波闪蒸效率.根据微波谐振腔的腔壁微扰理论,结合准光学腔的稳定性条件,对圆柱形的微波闪蒸装置的结构进行更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准光学微波闪蒸多模腔体.通过分析给出了微扰程度对反应腔体内场分布的影响,在微扰限度内,通过优化改善腔体内的谐振模式数分布,改善微波加热的均匀性,获得最优化的腔体尺寸,并利用基于有限元算法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微扰前后闪蒸腔体内的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基于理论设计的新型准光学微波闪蒸多模腔体内场分布更均匀,场强更强,热点现象明显减弱,可以有效避免蒸发加热过程中的过冷或过热现象.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化学危险品突发事故的环境危害评价的不确定性问题。应用几率密度函数可解决事故预测时源强估算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模糊集方法可解决应急管理时事故源强的不确定性问题。文章提供了液氯泄漏和丙烷闪蒸─—火球模型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化学危险品突发事故的环境危害评价的不确定性问题,应用几率密度函数可解决事故预测时源强估算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模糊集方法可解决应急管理时事故源强的不确定性问题,文章提供了液氯泄漏和丙烷闪蒸-火球模型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建立硫酸闪蒸的数学模型,并给出其具体算法,从而对硫酸闪蒸过程进行过程模拟.为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对硫酸的闪蒸进行实验.实验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大豆油为原料的,用超临界酯交换方法生产生物柴油的三种不同工艺.在醇油比40:1,大豆油转化率95%,酯交换反应温度300℃,反应压力15MPa的条件下,对10000t/a生产线进行了热量衡算与经济评价,将三种不同工艺(无闪蒸、冷却后闪蒸和不冷却直接闪蒸)进行了比较.在超临界甲醇法连续制备生物柴油时,与未引进闪蒸装置及不冷却直接闪蒸的工艺相比,采用冷却后闪蒸的工艺能耗最少,闪蒸装置甲醇回收率为88.7%,生产10000t生物柴油可节约10.7%的能量,此工艺在购置设备方面较其他两种工艺费用高,但综合成本仍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大豆油为原料的,用超临界酯交换方法生产生物柴油的三种不同工艺.在醇油比40∶1,大豆油转化率95%,酯交换反应温度300℃,反应压力15 MPa的条件下,对10 000 t/a生产线进行了热量衡算与经济评价,将三种不同工艺(无闪蒸、冷却后闪蒸和不冷却直接闪蒸)进行了比较.在超临界甲醇法连续制备生物柴油时,与未引进闪蒸装置及不冷却直接闪蒸的工艺相比,采用冷却后闪蒸的工艺能耗最少,闪蒸装置甲醇回收率为88.7%,生产10 000 t生物柴油可节约10.7%的能量,此工艺在购置设备方面较其他两种工艺费用高,但综合成本仍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9.
沥青沉积机理与模拟方法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在注气提高采收率过程中,沥青沉降经常严重妨碍了采收率的提高,因此,有必要研究沥青沉积的理论预测方法,帮助人们在设计注气与生产方案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以避免或减小它的危害,在前人对沥青沉降机理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用状态方程模拟沉积的方法;并采用了三相闪蒸方程与考虑沥青沉积三相闪蒸数值算法。该方法不仅能对沥青沉积进行量化模拟,同时也能进行汽液固三相相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10.
基于UML模型的向量法软件成本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已有的软件成本估算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将UML(UnifiedModellingLanguage)系统建模与向量法相结合的软件成本估算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了系统尺寸与工作量的向量分析方法,并对如何更准确的选取VPM系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Flash point is a primary property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e and explosion hazards of a liquid. New group contribution-based models were presented for estimation of the flash point of alkanes by the use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This simple linear model shows a low average relative deviation(AARD) of 2.8% for a data set including 50(40 for training set and 10 for validation set) flash points. Furthermore,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model was evaluated using LOO cross valid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ANN model is clearly superior both in fitness and in prediction performance.ANN model has only the average absolute deviation of 2.9 K and the average relative deviation of 0.72%.  相似文献   

12.
Spontaneous agglomeration tends to occur be-tween nanometer scale particles for their high surfacefree energy[1 ,2]. The size of particle agglomeratesgranulesis always beyond nanometer scale .The spon-taneous agglomeration of nanometer scale particlesand high viscosity of epoxy resin solution madeit dif-ficult to disperse nanomaterials into polymer as theconfiguration of nanometer scale particles . How toachieve nanomaterials’symmetrical decentralizationin epoxy resin bythe configuration of n…  相似文献   

13.
对V-GRID塔板的漏液量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孔气速、液体流量、堰高等参数对漏液量的影响,给出了漏液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及过程分析,采用数值方法对尿素合成塔塔顶部的气相空间爆炸进行模拟,找出冲击波形成、传播规律、强度和进入液相传播的时间差;综合模拟冲击波进入液相传播的时间差和传播速度,计算得到冲击波在液相中位于尿素塔底部的叠加点位置及对应的冲击波叠加压力。结果表明,叠加后冲击波的压力显著增加,其强度足以造成该处筒体破坏,过热液体瞬间气化喷出,从而引发破坏更大的二次爆炸。  相似文献   

15.
山区河流受地形地貌及降雨过程影响,洪水具有显著的陡涨陡落过程,这种短历时陡涨过程极大缩短了沿河居民的有效安全转移时间,给山洪灾害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山洪预警预报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水位预警和雨量预警。由于山区洪水历时短且监测站不足,水位预警在国内应用较少,传统流量反推法常以雨洪同频计算预警雨量,预警结果多出现漏警,不能满足防御山洪灾害的实际需求。为提高暴雨山洪的预警精度及预警时长,提出了基于洪水上涨率判定法和实时累积雨量法两种计算预警指标的新方法。以四川省金沙江支流中都河流域“8.16”山洪灾害为例,根据预警准确性及预警时长对三种预警方法的效果,探讨了与传统水位流量反推法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水位流量反推法的预警精度较低,难以达到预期的预警效果;洪水上涨率判定法的预警精度较高,但该方法的预警时长受洪水涨退特性影响,对延长预警时长有一定影响;采用基于小流域场次洪水与降雨过程变化关系的实时累积雨量法其结果均未出现漏警,且有效延长了预警时长,若以山洪灾害技术要求的30分钟为准,提出的新方法延长预警时长基本超过30%,满足预警要求。因此,建议在设定累积雨量阈值的基础上结合洪水上涨率进行灾害预警,以便更为有效地提高山洪灾害的预警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气液分离闪蒸撬分液侧结构对其分离特性影响,优化其结构参数,建立了分液侧分离特性模拟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分液侧分离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捕雾器厚度、连通管数量和布置位置,以及导流板角度和深度是影响分液侧分离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捕雾器直径和折流板深度对其分离特性的影响较小;捕雾器厚度60mm-120mm时,分液侧分离效率高达98%;分离腔体与积液筒之间采用两根以上连通管,并分别布置在分离腔积液区和气相区时,有利于排液,可避免积液筒气塞现象。导流板角度在90°-135°,深度在385mm-647mm范围时,分离腔内部积液区流速较小,流场扰动较小,排液流畅,分离效率较高。上述研究成果,将为新型气液分离闪蒸撬分液侧结构优化及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尿素合成塔爆炸载荷类型与破坏形态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国内外尿素合成塔发生的爆炸事故案例,并根据爆炸的结果将爆炸类型分为内部爆炸与塔体爆炸.通过对爆炸原因、过程以及后果的分析,探讨了尿素合成塔内部和塔体的爆炸原因与破坏形态的对应关系.认为泄漏引发的“爆沸”是造成尿素合成塔塔体爆炸的原因,而气相层的化学爆炸则是尿素合成塔内部爆炸的原因,两者的破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极端暴雨山洪灾害频发,显著制约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科学认识暴雨山洪形成过程,揭示受灾地区致灾机制,构建符合区域特征的山洪灾害预警体系,以四川省屏山县中都河流域“8.16”山洪灾害为例,结合实地调查及基础资料,从地区降雨特性、洪水陡涨过程及人类活动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此次暴雨山洪的灾变响应过程,以及采用水位流量反推法和洪水上涨率判定法计算山洪灾害预警指标阈值。结果表明:此次山洪灾害成因主要在于上游马边县地区短时强降雨导致下游屏山县中都镇河水陡涨,极大缩短了沿河居民转移时间;当地居民围滩造地侵占河道,减少了行洪面积,属于典型的地区强降雨与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的突发性暴雨山洪灾害;对比上述两种预警方法的结果,发现水位流量反推法预警精度稍差且多次出现漏警,洪水上涨率法预警期显著延长,预警效果更为可靠。因此,建议中都河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采用洪水上涨率法和传统预警相结合,以流域划分模式构建马边屏山两县行政联合的山洪预警体系,可为该区域乃至其他类似山洪灾害频发地区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熔爆加工机理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熔爆加工原理及加工蚀除金属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工具盘上的轮齿与工件间的脉冲放电可使工件表面熔化甚至汽化,从而达到加工蚀除金属的目的.工作液的喷淋作用在于降温和冲走金属碎屑.通过电学模拟电路的方法,指出电熔爆加工时,电路电阻应尽量的小.电熔爆加工的特点是不受工件硬度、粘度和机械性能的限制,是很有前途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构思能力.掌握动画的制作方法,选择合适的动画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课件的主动性,使其更加新颖、形象、有吸引力.以相贯线为例说明了多媒体课件动画素材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