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推动城镇化高质量的进行,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的特点、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及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策略做以阐述,旨在说明农业人口市民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新形势下的城乡(人口)划分标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和乡村的划分以及城乡人口的统计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基础性工作。科学的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对于我国城镇化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城市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预测、空间布局安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一直以来统计部门都是以"城乡行政地域"和(或)"城乡实体地域"为基础来划分城乡(人口),并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划分标准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实际上城镇化本身的内涵非常广泛,除了空间上的城镇化转变,还包括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转变,这在城乡(人口)划分上应该给予重视,以顺应转型时期城镇化发展的诉求。考虑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双重性特点,以及居委会和村委会在人口构成、职能、土地权属、行政关系和人口职业等方面的城乡差异特征,建议固化城乡(人口)划分标准,以"居委会和村委会所辖地域(常住人口)"作为划分依据,这样今后不需要频繁改动城乡划分口径,需要做的只是改进居委会的设置程序和标准,完善"村改居"相关的农村集体经济资产处置、农村优惠政策延续和村(居)民社会福利以及土地权属转变等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新的简易城乡(人口)划分标准也有利于真实反映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化数量的提升和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是现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在快速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我国半城市化地区新农村社区老龄人口的居住环境建设,对于提高老龄人口居住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老龄人口"的居住环境满意度来分析研究半城市化地区老龄人口的居住环境需求以及成都周边半城市化地区新农村社区老龄人口居住环境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4.
当前,半城市化问题严重阻碍了城乡健康发展.从半城市化问题的根源分析,文章认为乡村推力和城市拉力吸引农民"进城"、城乡二元制度等是引发半城市化问题的根源,城乡人口流动中资源配置错位、乡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城镇化率的统计误差以及大量留守儿童和老人是半城市化问题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户籍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健全城乡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完善乡村耕地政策、就近城镇化等方式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可实施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是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示范带动的责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是破解重庆城乡二元结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在上述政策和实践背景下,本项目拟在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紧密围绕重庆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的实践,通过对重庆农村转移人口的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分析,探索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在城乡统筹改革中的作用,考察其政策需求和效果,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凯  张莉  夏令军 《城市规划》2022,46(2):32-41
以331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和非户籍人口两个视角系统测度全国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的空间格局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全国城市市民化水平不高,存在中部塌陷和规模断层现象;城市市民化潜力与市民化门槛区域差异和等级差异悬殊;(2)全国非户籍人口落户意愿整体不强,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和能力都具有明显的城市等级规模指向性;(3)城市市民化潜力与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是城市市民化便利度与非户籍人口市民化能力耦合协调度最低的地区;(4)非户籍人口市民化存在明显的空间错配现象,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与国家政策导向和城市政府开放意愿相冲突。最后,提出“空间匹配、定居导向”的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空间优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焕彩 《城乡建设》2005,(11):11-13
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共同提高,是区域发展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城市化水平超越或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制约甚至破坏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和山东全省的人口城乡比例失调、空间分布不尽合理与人口再分布渠道依然不畅的问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正日益凸现.有序地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山东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是优化城乡结构、协调空间格局、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加快农民工和城市郊区农民的市民化步伐,更需要着力推进居村农民市民化,因为它能短时间、低成本地转移更多农村人口。农村城镇化、农民居住集中化与农民非农化既是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强大动力源,又是居村农民市民化的承受载体。中国农民市民化应该优先发展城镇化,并辅之必要的集中化和非农化。居村农民市民化是农村城镇化、集中区社区化和职业非农化"三化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城镇和农民集中区是居村农民市民化的空间载体,从事非农产业、强化社区建设和健全市场体系是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重要的经济社会内容。国家政策唯有使"三化"融为一体,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居村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也是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但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会出现一些阻碍其发展的因素,本文针对其具体的制度障碍因素,提出解决这些制度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和乡村的划分,以及城乡人口的统计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基础性工作。科学的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对于我国城镇化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城市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预测、空间布局安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一直以来统计部门都是以"城乡行政地域"和(或)城乡实体地域作为基础来划分城乡(人口),并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划分标准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实际上城镇化本身的内涵非常广泛,除了空间上的城镇化转变,还包括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转变,这在城乡(人口)划分上应该给予重视,以顺应转型时期城镇化发展的诉求。考虑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双重性特点,以及居委会和村委会在人口构成、职能、土地权属、行政关系和人口职业等方面的城乡差异特征,建议固化城乡(人口)划分标准,以"居委会和村委会所辖地域(常住人口)"作为划分依据,这样今后不需要频繁改动城乡划分口径,需要做的只是改进居委会的设置程序和标准,完善"村改居"相关的农村集体经济资产处置、农村优惠政策延续和村(居)民社会福利以及土地权属转变等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新的简易城乡(人口)划分标准也有利于真实反映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化数量的提升和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5)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同时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但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存在几对矛盾,分别是政策制度改革落后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的矛盾,农业转移人口自身条件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的矛盾,城市接纳环境落后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的矛盾。必须从政策、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矛盾,促使农业转移人口完全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5)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同时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但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存在几对矛盾,分别是政策制度改革落后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的矛盾,农业转移人口自身条件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的矛盾,城市接纳环境落后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的矛盾。必须从政策、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矛盾,促使农业转移人口完全市民化。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人口超过12亿的发展中国家,仅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2亿,至今实际人口城市化程度没有超过20%,相当于20世纪初全世界平均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滞后对经济与社会问题,诸如农村非农人口市民化程度低、土地等资源浪费严重、污染面广量大和“亦工亦农”的农业副业化等。毫无疑问,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但是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能够增加就业,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至今尚无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要将近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所赡养的农村人口全部迁入现有的大中城  相似文献   

14.
杜瑜 《华中建筑》2007,25(2):91-94
人口流动性加剧是推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地将流动人口纳入到城镇化水平的分析与预测过程,对于未来城市的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浙江省上虞市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发展格局预测作为实证分析,应用人口簇模型以及就业弹性系数来估计对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以及外来劳动力的需求量,并通过非农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的预测,间接地估计出城镇化水平,并可得出未来2006年~2020年上虞市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发展差异.这种基于流动人口估算的城镇化水平分析与预测方法对于科学地确定城市合理规模与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乡城人口迁移是推动人口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制度政策因素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针对我国50多年来特殊的人口城镇化演变历程,引入城乡人口迁移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建国后户籍制度、城镇建制与城乡划分标准、城镇发展方针与政策、农村发展政策发展演变等展开历史梳理分析与制度成因解释.根据城乡人口迁移状态将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历程划分为"二元"分割城乡关系的形成、 "二元"分割城乡关系的松动, "浮动"的城乡关系,最后针对向"和谐"城乡关系转型的实践需求,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共生发展角度出发,对我国城市化中后期城乡协同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应当重新审度城乡划分标准,完善乡村聚落集聚体系,提高乡村地区的发展活力和吸引力,走城乡协调共生发展的道路。最后依据我国乡村地区的基本特征探索性的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城乡共生的乡村聚落体系——"城市—集镇—集聚点"体系,用以解决城乡人口单向流动造成的乡村发展衰败问题和城市密集地区拥挤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推进经济、土地、人口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迫切需求。在分析生态敏感山区的生态限制因素与城镇建设用地供给的基础上,以经济产业目标为依据推导出该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并提出人口布局策略。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生态敏感与建设用地的稀缺决定了该地区不宜大规模发展工业,农特产品、旅游资源丰富决定了农业、旅游业的主导地位,农民兼业的普遍现象决定了乡镇在城镇体系中的重要性,生态环境的恶劣对扶贫搬迁提出了较高要求。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将恩施州划分为三类人口城镇化政策区:一类是以人口向城镇聚集为主的本地城镇化地区,应发挥城镇的区域服务作用;二类是农民广泛兼业的乡村地区,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空间均衡发展;三类是生态环境恶劣不宜居住的地区,人口适度异地迁移。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5)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转移人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全面市民化已经成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并且以河北省保定市农村转移人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保定市的实地调研数据,深入研究了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地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山东南部地区县级市滕州为例,探讨了该地区的城镇化特征和驱动机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得出在位于交通廊道、人口密集、远离特大城市且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滕州市也具有半城市化特征。同时分析了这种半城市化地区存在的问题,指出在该地区进行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关注乡村居民点的整合,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加强对这类地区乡村居民点建设和用地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4)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城镇化作为今后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一"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提出,明确了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方向,既不会走20世纪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城镇化老路,更要注意避免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睡城"之殇。或许,以产业筑城、产城融合发展为特点的城市产业综合体模式,能够为我国探索城市、产业和人的和谐发展,进一步解决"城市病"寻找到思路和经验。广东省天安数码城的新城市实践与新型城镇化的湘潭经开区样本,解读城镇化发展中的机遇要素,剖析各类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优劣,为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