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构图的概念 构图的概念包含内容广泛,古往今米说法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简单的说构图就是“构思画面”。动词“构图”就是按艺术规律组织画而,使画面既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又能表达画者主观思想的斟酌过程。名词“构图”则是以画面为载体将画家思想传达给欣赏者的一种形式。本文讲的构图是指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形式,即名词的构图,而非画家的构思过程。这个形式通过画面承载山来,是绘画者道德品质、艺术修养、文化程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构图是一幅作品的灵魂,构图的孬好直接决定作品的成败,更何况构图是区别其它同类作品的第一直观。有人常说,这幅画与某某画差不多。所谓差不多,指的是构图比较接近,内容差别不大。如果表现的同一题材,甚至是同一内容,但构图不一样,自然不会认为是同一幅画。简单的说,一个连环画家,在创作同一个故事上百幅的画面,他首先考虑到构图的变化:是画全景,还是局部;是从左看还是从右看;是腑视还是仰视……。但也有这种情况,在构图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表现的内容不同,人和物也不一样,也能构成  相似文献   

3.
一位八旬老翁,利用甘蔗壳和一些干草干花等材料,竟拼贴出了立体的中国画,其构图、意境、色彩均令人称奇……目前正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4.
肇始于明早期“海浪仙山”题材的青花山水瓷画似乎从一开始并未使自己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因为这种青花瓷画无论从构图和内涵来讲都与具有独立意义的文人山水瓷画的面貌相距甚远,在文人士大夫的眼中,这种山水瓷画与其他祥瑞题材的青花瓷画没有本质区别,似乎更应与海浪飞龙、  相似文献   

5.
“在我生命的早期,艺术的种子早已播下。我到过许多国家旅行,寻找在这个世界上大自然之美。山脉,海洋,河流,瀑布不断启发了我作品的构图。现在我的作品,正探索人体与大自然美之相结合。对我来说,人体与大自然是我生活观察中的最好创作灵感。通过一系列线条和构图,把这两种题材统一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自然平衡的美。我运用色域,光,声和诗歌中的矩阵,来营造画中的构图,探索人的多层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对陶瓷创作时不仅讲究工艺性,独创性,同时一点,讲究整体画面的气势,陶瓷器型大小不一,做到“方寸之间,天地宽”不要让陶瓷的局限性所束缚。在构图中敢于留白,用块面组成画面的厚重体积感,形成画中远看响亮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笔墨构图是中国画表达形式的主要手段。大多个人的品性、学养、才情均能从笔墨上得到体现。中国画的构图是没有定式的,它是用虚实、纵横、交叉、疏密、中边、占角等手法去处理。但构图应使人感到画外有画,无画处亦有画意。画外有画则意境开阔,无画处有画则会含意不尽。在青花装饰上亦有借鉴,如青花大王王步的鲶鱼瓷板画,画了两条鲶鱼,除此之外没有画其它任何东西,剩下的是大面积的空白,这空白为鲶鱼的自由活动提供了一个大的空间,两条鲶鱼宛如一对情侣,悠悠然在无拘无束地漫游着,上面的鲶鱼用一根须招呼下面的鲶鱼,起着点情逗趣的作用。然而大面积的空白,却又不使人觉得它虚空,它通过两条鲶鱼互递衷情的动态,使人感到空白处似一片宁静、清澈透底的湖水。  相似文献   

8.
谢宇凯 《景德镇陶瓷》2014,(1):I0024-I0025
<正>釉上彩瓷画中的禽鸟题材,被称为翎毛,是由于鸟遍体生羽毛,翅翼硬毛则称"翎"的缘故,因此,画禽鸟也叫画翎毛。翎毛题材瓷画,多与花卉枝叶相结合,也有把翎毛与山水风景结合装饰的构图。禽鸟与花草相衬托构图既是由于禽鸟的生长环境所形成,又能显示出动、静呼应,动物与植物相映成趣的特点。我国的花鸟画有着悠久历史,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就出现了以禽鸟、花卉为内容的绘画、雕刻。著名仰韶文化中的彩陶装饰中,有飞鸟、花卉图案,说明在远古时期,翎毛题材就受到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9.
周中华 《江苏陶瓷》2014,47(5):18-18
紫砂花货是用提炼取舍的手法,状自然万物中富有美学价值的形态而得。花货艺术与中国书画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画的立意、构图、设色等技法都可以应用到紫砂雕塑上来,紫砂雕塑又是做好花货的基本功之一。 清末民初的上海著名画家、金石家吴昌硕曾画“双桃图”,画上题诗:“琼玉山桃大如斗。仙人摘之以酿酒,一食可得千万寿,朱颜长如十八九。”光绪二十九年,岁在癸卯之秋,缶先生六十岁写此自祝。他以桃寓意吉祥长寿,并用以自祝。画是平面的形,而作为紫砂壶上塑的桃则是立体的形,但只要安排得好,它就是一幅立体的画,同样能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同样可以达到以物寓意、以物寄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竹林七贤图》是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装饰中具有时代特点的模印砖画。从出土的几幅砖画来看,构图笔法大致相同,每个人物都以其最具特点的行为举止表现,人物以树木相隔。砖画人物形象与树木画法与顾恺之的几件传世作品十分相似,笔法线条虽无法与顾画的灵动相比,但也能体现出“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般的顾画风韵。值得重视地是,人物自然平和的神情运用细致的笔触刻画出来。树在人物画中的设置并不是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1.
引言 粉彩瓷作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已经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主要载体和优势品牌。“婴戏图”是陶瓷装饰中常见的传统纹样,具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传统陶艺创作中的重要题材。现代粉彩婴戏图注重以新材质、新手法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陶瓷上,笔者针对陶瓷装饰纹样中一种独特的幼童戏耍装饰,对瓷上婴戏纹样的发展过程、粉彩婴戏图悠久的文化价值、粉彩瓷与婴戏图相互融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由反映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性能和用于对它们的生产、储运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数学模型出发,探讨了如何建立一个全面、实用的火炸药安全评估数据库。通过对此数据库内容、数据表示方法、数据搜索方法以及建立步骤的讨论,明确了该数据库的使用对象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铸造用酚醛树脂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玉华  郭学阳  刘新鹏 《辽宁化工》2002,31(5):185-187,190
针对铸造用酚醛树脂类粘结剂生产中出现的产品中苯酚、甲醛、水分含量高,树脂储存稳定性差、产品出现凝胶物等现象,从工艺、设备、操作等方面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已被生产实践证明的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磷石膏中杂质及除杂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过程中的一种固体废弃物,是我国排放量很大的化学石膏。作者首先介绍了磷石膏的特性及应用现状,就磷石膏中杂质进行了分类和讨论,对磷石膏除杂工艺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对各种除杂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8.
我近两年花了很多时间喝茶,我想梳理出两个对象,一个是中国茶,一个是中国漆。茶和漆在某种层面上是完全一样的,这是我的心得。从这两个对象延伸到美术教育范畴,那就是关于“中国物质”的唤醒,这将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漆艺术专业要作的重要工作甚至是历史使命。“中国物质”这个话题比较严重,也比较复杂,我为什么会讲到那么复杂的一个话题,或者看上去那么崇高的话题,是因为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很重要的国际化背景,就是中国制造,或者中国设计,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没有对称关系,制造和设计是对立的关系,或者二元的关系,所以我想这问题比较麻烦。我们现在中国制造的潜台词就是垃圾货,或者便宜货不安全的,所以我会在这个话题上跟漆引发话题。假设中国制造确实存在负面价值的话,那什么东西可能是正面的呢?假设有一种形态可以跟中国制造来匹配的话,我想有两个东西可以和它对接,那就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物质”,可能有很多的东西中国人已经遗忘了,而这些东西在当代生活中可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我指的是产品及其使用方法,它可能不具备中国制造的负面,比如说低级、廉价、不安全,中国有这样一大批的东西具有价值,其中包括中国漆、中国茶,这是物质。假设我们从物质出发,我们会进一步引...  相似文献   

19.
在Moldflow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对显示器后壳进行仿真研究,以翘曲变形量为质量指标,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单因素变动实验,保持注射工艺参数不变,研究显示器后壳底座连接口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表明显示器后壳尺寸定位68.58 cm(27英寸)时,底座连接口选用圆形,连接口位置距离底边26 mm,尺寸为直径21 mm的时候模具翘曲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20.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ionic liquids (ILs) are crucial properties in view of their applications in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dvantages of ILs is that their chemical–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onse-quently their bulk performances can be well tuned by optimizing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ir ions. This will require elucidating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ions that fundamentally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ostructures and the viscosities of ILs. Here we show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rigidity”, the order, and the compactnes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ionic networks generated by the anions and the cation head groups determine the formation and the sizes of the nanostructures in the apolar domains of ILs. We also found that the properties of ionic networks are governed by the conformational flexibility and the symmetry of the anion and/or the cation head group.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nanostructures of ILs was shown to be con-trolled by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onformational equilibrium of the anion to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We showed that the viscosity of ILs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symmetry and the flexibility of the constitute ions rather than to the size of the nanostructures of ILs.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ostructures and the viscosities of ILs, especially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nanostructures, can be fine-tuned by tailoring the symmetry and the conformational flexibility of the an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