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成昭  郑蕾  徐玥  何昊 《化学试剂》2022,44(5):715-723
以苯乙烯类发色团苯并咪唑作为荧光基团、多羧酸受体作为识别基团,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机制定向构筑探针结构,合成得到一种对Zn2+、Cu2+、Hg2+具有响应的荧光探针.定性及定量识别实验显示,探针对目标物Zn2+、Cu2+、Hg2+表现特征响应,探针与目标物1:1定量结合,荧光性能随pH、时间变化而相对稳定、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苯并噻唑类荧光探针NSS,并通过IR、HRMS、1HNMR、13CNMR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荧光发射光谱表明,在DMSO溶液中,探针NSS实现了Zn2+的“Turn-ON”型检测,具有响应时间短、特异性强、抗干扰性强等优点。探针NSS荧光强度与Zn2+浓度(0~11 μmol/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9.1 nmol/L,并与Zn2+形成1:1络合物。同时,络合物NSS-Zn2+对草甘膦呈现特异性的荧光猝灭响应,猝灭率达99.4%,检出限16.0 nmol/L(2.68 ng/mL),且不受其它有机磷农药的干扰。此外,探针NSS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Zn2+和草甘膦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刘志伟  袁振伟 《山东化工》2023,(20):108-116
细菌感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导致了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与此同时,随着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新的设备来早期诊断和监测住院患者的深层次和复杂的细菌感染。荧光探针是一种具有高特异性和无创性的细菌可视化智能成像设备可以实现对于细菌感染的高特异性和无损性识别成像,本文对目前已有的用于细菌检测的荧光探针进行总结。在本文中,我们根据探针对细菌的识别机制将这些荧光探针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包括与细菌独特成分共价结合的探针和细菌代谢标记的探针。这些探针不仅可以为细菌病原体相关疾病提供快速有效的诊断,而且可以加快新型抗生素的研发。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萘酰亚胺为发光团的Zn2+荧光探针.相对于其他常见金属离子,该探针对Zn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探针对Zn2的识别机理为Zn2+的加入导致C=N异构化受阻,荧光增强.探针对Zn2+的线性检出范围为0.3 ~2.0μmol/L,检出限为0.15 μmol/L.  相似文献   

5.
酶在维持生物体内稳态与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某些特定酶含量及活性的异常与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生物体内特定酶的实时原位检测及可视化成像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荧光探针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及高时空分辨率可视化成像等优点,近年来研究者设计合成了大量的可用于生物体系内酶识别与可视化成像的荧光探针。目前识别酶的荧光探针主要有两类:(1)基于酶对荧光探针分子中酶抑制剂基团的识别引起探针荧光信号的变化;(2)基于酶对荧光探针特异性催化反应来实现识别前后荧光信号的激活,称为反应激活型酶荧光探针。对反应激活型酶荧光探针的设计策略及4种重大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酶(单胺氧化酶、β-半乳糖苷酶、硝基还原酶、γ-谷氨酰转肽酶)的识别可视化荧光探针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未来酶识别荧光探针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反应激活型酶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酶在维持生物体内稳态与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某些特定酶含量及活性的异常与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生物体内特定酶的实时原位检测及可视化成像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荧光探针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及高时空分辨率可视化成像等优点,近年来研究者设计合成了大量的可用于生物体系内酶识别与可视化成像的荧光探针。目前识别酶的荧光探针主要有两类:(1)基于酶对荧光探针分子中酶抑制剂基团的识别引起探针荧光信号的变化;(2)基于酶对荧光探针特异性催化反应来实现识别前后荧光信号的激活,称为反应激活型酶荧光探针。对反应激活型酶荧光探针的设计策略及4种重大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酶(单胺氧化酶、β-半乳糖苷酶、硝基还原酶、γ-谷氨酰转肽酶)的识别可视化荧光探针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未来酶识别荧光探针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谷胱甘肽在生物体的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检测对细胞功能研究和病理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荧光探针为基础的荧光分析法因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和专一性强等优点而备受大家关注,并且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还可以应用于活体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像技术。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谷胱甘肽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并按照谷胱甘肽与探针识别基团的识别机理分类阐述,同时对谷胱甘肽荧光探针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姜海燕 《当代化工》2021,50(3):735-739
从还原反应、亲核加成反应、金属硫化物沉淀、硝基苯醚硫解等荧光素类探针与H2S的反应机理方面,系统地阐述近几年检测H2S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进展,介绍荧光素类探针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荧光素类探针具有快速、高选择性细胞成像的特点.同时指出荧光素类探针亟须解决的问题,展望荧光素类探针检测H2S的发展前景.在介绍了不同荧光探针的基础上,着重对检测生物成像的H2S荧光类探针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与描述,对于荧光探针的进一步改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末端缩硫醛作为识别位点、苯并噻唑衍生物作为荧光团,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具有特定反应的新型Hg2+荧光探针(BDP)。它与Hg2+结合时会促进硫解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的3-苯并噻唑-6-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醛,从而达到荧光增强的效果。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探针BDP对Hg2+的识别效果,表明探针BDP可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地检测Hg2+,具有检出限低(14.9 nmol/L)、响应迅速等优良性能,已被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Hg2+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6-甲氧基苯并噻唑-2-羟基喹啉作为双光子荧光团、硼酸酯作为过氧化氢(H2O2)识别基团,合成比率型检测H2O2的双光子荧光探针{6-甲氧基-2-[6-(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杂环戊烷-2-基)喹啉-2-基]苯并[d]噻唑}(MQH2O2)。利用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对探针进行H2O2响应能力的评估,结果显示探针具有良好的H2O2比率响应(30 min内比率信号增强约25.4倍、检出限低至38.6 nmol/L)和双光子性质(最大双光子荧光活性截面为150 GM)。通过双光子共聚焦成像完成了细胞和大脑组织成像,结果表明该探针能够实现脑卒中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的原位成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