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依据国家相关节能量计算标准,以某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改造实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节能量前评估、项目实施后评估等多个过程进行项目节能量与经济效益的评价,为节能改造项目实施前、后节能量和经济效益预测、认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开放式循环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热力学效率和得水率是反映该系统能量利用程度及淡水产量和能耗关系的综合性指标,受加热、蒸发和冷凝三个环节制约,对诸多参数进行了分析,表明蒸发器入口海水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是影响系统性能的最重要两个参数,为改进系统性能和进行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余热发电的经济性,提出余热热水发电的两级能量转换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两级闪蒸和两级双工质循环的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以此对单级及两级能量转换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所给的热水温度(100~200℃)和冷凝温度下,两级闪蒸比单级闪蒸的发电量多24.8%~31.2%;两级双工质循环比单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14.5%~24.0%;两级闪蒸比两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7.2%~67.5%。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海水淡化系统,综合了多级闪蒸,多效蒸馏等多种世界先进的海水淡化手段,加强了对水蒸气,高温海水和冷却水的高效循环设计,并采用太阳池储能技术,以实现系统连续,长期稳定的能量补给,本系统具有成本低,交通高,节能,环保,绿色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上海某锻造公司的工艺循环冷却水系统改造案例为对象,对项目的背景、方案的设计、采用的技术和设备、项目的节能效益评价以及项目的推广和复制力进行了论述。为工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改造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单级二类吸收式热泵进行热力分析,建立了热泵系统各部分质量守恒、能量平衡和火用分析数学模型。根据火用平衡方程计算了各个部分的火用损失和热泵系统的火用效率。分析了溶液换热器稀溶液温差、热源温差、余热源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对火用损失、循环倍率和COP等的影响。对热泵系统进行了火用能质量评定,确定了火用能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7.
王安光  孙文哲  马艳  宋倩 《节能技术》2012,30(3):207-211
在常规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无分凝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应用能量和质量守恒方程对循环中不同部件分别建立热力学模型,通过运用C++软件编程,对两种循环的循环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发生温度为150℃,冷却水进口温度32℃工况下,随蒸发温度的升高无分凝器循环的性能系数越来越接近常规循环,在空调工况下最为接近;反之,越来越偏离常规循环。  相似文献   

8.
刘广建  李政  倪维斗 《动力工程》2008,28(2):321-325
对于具有多物流输出的复杂能量系统,需要采用统一的基准来确定离开系统的各股能量流占输入能量的份额.基于系统的能量平衡,提出采用能量转换因子描述燃料化学能在输出物流及功流、热流中的分配方法.以德士古气化炉激冷流程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为例,给出了统一基准的能流图;对IGCC各子单元的能量利用效率进行了定义,并推导出IGCC系统的发电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为理解多物流输出的复杂系统的能量转换和利用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王树茂 《中国能源》1991,(3):21-29,46
<正> 一、前言本文简述经济系统节能量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宏观节能量的分析方法。目前人们常把经济系统宏观节能量分解为直接节能量和间接节能量,为分析宏观节能量与系统产值结构的关系提供了基础。本文对此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且提供一个按产量单耗计算的分析方法。有的论文作者把简单系统的节能量分解为技术节能量和经济节能量,分析节能量与技术措施和经济效果的关系。本文提出了综合分析复杂系统中多种因素对宏观节能量的贡献的新方法。写本文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注意到许多作者在其论文中涉及到“节能量”这一概念时,有的注明了特定的含义,而有的却没有说明;有的具有蕴含的定义,而有的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燃烧系统总的能量效益的概念及方法。对目前广泛采用的各种燃烧系统,假定都以甲烷与氧按化学计量化,在一个大气压和298K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并使燃烧产物的终温超过甲烷-空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反应的绝热火焰温度(V即超过2225K)。分析揭示了各种燃烧系统的能量效益与燃气终温以及系统中各设备的分效率之间的内在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回热预热燃烧系统具有高的能量效益,氩等离子气体燃烧系统的能量  相似文献   

11.
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供暖节能分析与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俊 《节能》2011,30(1):33-36
在电厂余热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回收冷却塔散失的热量,对循环水余热回收供暖进行了节能分析,结合电厂对循环水余热回收供暖的应用,阐述循环水余热回收供暖的节能措施以及实施后的节能效果。实践证明,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供暖具有显著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机械通风冷却塔高效节水消雾,通过对冷却塔水蒸气羽雾机理研究,设计了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收水消雾系统,提出了冷却塔节水消雾新方法;对有限空间型冷却塔(CSCT)和自由空间型冷却塔(FSCT)冷凝收水消雾装置进行了设计,采用间壁式换热器为冷凝装置设计形式,冷凝装置冷热通道采用换热板构建组装;通过实例设计计算,冷凝收水消雾装置节水消雾效益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节水消雾型冷却塔开发和在役冷却塔收水消雾技术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供冷系统日益普及。受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影响,供冷系统能耗控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科学表征供冷系统能源消耗状况,将供冷系统划分为六个子系统,从总能系统层次上给出了适合于各类供冷系统的广义化的能耗评价一般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单耗分析方法,提出了供冷系统能耗的定量计算方法。采用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对供冷过程的热力学本质、冷量?、供冷能力等方面展开研究,系统阐述了供冷系统的理论节能极限及理论最低能耗,并立足总能系统对供冷过程的理论极限-可逆供冷作出了说明。在北京市目前设计标准下,供冷系统理论最低燃料单耗为0.82kg/GJ,当前供冷系统能耗水平(25.27 kg/GJ)与之相比,节能潜力甚大。为验证所构建的供冷系统能耗评价一般化模型,结合北京市通州区供冷系统的实施方案,对分散电制冷、集中电制冷、分散热制冷、集中热制冷四个基本类型的供冷模式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并与四种模式的?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提能耗模型与?分析结果一致,电制冷燃料单耗低于热制冷,分散制冷燃料单耗低于集中制冷,集中热制冷能耗较高,应慎重发展。所提出的能耗分析评估模型为各种类型供冷系统的一般化对比评估提供了理论分析方法,同时可为城市供冷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江红  郜生法  郎会学  郭无限 《节能》2010,29(2):46-48,52
针对汽机循环冷却水系统和化学水处理系统两种水系统的工艺特点,对之进行联合应用,并将其产水补入锅炉给水系统,达到了提高工艺指标、节能、节水、多发电的生产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5.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管理,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对凝汽器铜管实施镀膜保护,对水质添加防腐阻垢剂和杀菌剂,避免凝汽器铜管的结垢、腐蚀和粘泥故障,降低了发电水耗,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莹  李军 《中外能源》2014,(10):98-101
水轮机利用循环水泵的富余扬程带动风机运转,以取代风机电机,实现节能的目的。以高效反击混流式水轮机在青岛石化循环水冷却塔中的应用为例,通过监测单开水轮机风机或电动风机时循环水的温降程度,来对比两种风机的运行效果,并在维持系统管网压力、流量不变的条件下,监测水轮机风机正常运行、转速减半、停运至系统稳定,以及重开风机系统、恢复稳定状态下的运行数据,测试水轮机风机运行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从而验证水轮机节能技术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证明,循环水系统存在富余能量,水轮机利用该富裕能量带动风机运转,不增加循环水系统新的能耗;且水轮机风机降温效果与电动风机相当,可替代电机风机运行,满足精细化操作需要。采用水轮机运转风机,可优化循环水系统配置,减少维护保养费用,经济效益较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热电厂的循环水所具有的热量一般是通过冷却塔释放给大气环境,为对这部分余热回收利用,进行了水源热泵能量系统的分析研究。将热泵系统供给的热量扣除消耗的驱动蒸汽热量,再考虑导致新增的驱动电耗,及以凝汽器真空下降引起发电的热耗增加作为修正,可确定最终节能量。通过对实际热电厂4台200 MW供热机组的循环水源吸收式热泵系统进行计算,可获知年节约标准煤9 985.7 t,该方案实现了比较理想的工程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咸阳市某节能住宅小区供冷供热的需求,依据建筑节能规范指标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设计与计算。结合当地丰富的浅层地下水资源条件,确定了利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对该住宅小区进行供冷供热方案。对系统经济性和节能性进行计算与分析,对比分析了建筑围护结构和空调系统对建筑节能的贡献率,指出了建筑节能集成效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程冠华 《能源工程》2011,(4):6-9,19
针对太阳辐照量、用户热水用量随时间段变化的情况,提出了分时间段计算的用户全年热水需能量、太阳热水系统年产能量计算公式及太阳热水系统年节能量与节能率的计算公式,还提出了用太阳热水系统利用率来优化太阳热水系统的设计方法,有助于设计一个合理、高效的太阳热水系统,提高太阳热水系统的利用率及减少投资回收期.该计算方法也可供其他可...  相似文献   

20.
变频节能技术在螺杆式制冷主机循环水泵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一项变频节能项目,针对不同的制冷主要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对中央空调循环水泵进行变频节能控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