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础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从基础课程过渡到产品设计课程之间的桥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理论环节以实例讲授为主,实践环节主要是专题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和把握的能力,着重于从纯粹的无目的的形态构成到实际产品设计的过渡,系统地训练产品设计的创意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基础课程的原理与方法,通过手工制作出有实用功能、形式美感兼备的产品雏形。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消费理念中,融入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个性化等文化元素的产品无疑是相较普通产品更受欢迎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深厚,蕴含传统元素的产品设计中丰富的语言变迁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尤其在现代优秀的产品设计中。文章以陈幼坚的产品设计——"茶缘"茶具为例,以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语言和言语、能指与所指、语言符号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等概念和产品语义学中的意指概念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文化精髓"茶文化"的历史演变,浅析"茶缘"茶具中语言系统的变迁,以期更加深入了解现代以至历朝历代的设计观念、价值取向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的产品造型形态设计中,产品设计不仅仅是对产品进行外观上的造型优化与彤态上的结构合理性,而应该把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转移到重视产品文化语意上的研究。从而创造出更多对人性及传统文脉延续的具有文化性的产品。通过设计案例分析在茶具与餐具产品形态设计中的文化语意表现,这种文化性的语意设计表达手法目的在于赋予产品象征形态,以唤醒人们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以达到内涵性语意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情感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产品设计中,设计与材料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设计是材料的体现方式。一个成功产品的诞生都离不开正确地掌握材料,巧妙地应用材料。根据材料所具有的不同材质特性,结合灵动的造型,赋材料以多彩生命。一切产品的形式、功能、价值都是通过可感知的材料体现出来的。本文旨在通过产品设计实例,结合中西方设计美学中的观点来阐述设计应忠实与材料,并结合现代设计美学论述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始于对浪费性消费现象和当前国内出现的种种自然灾害的反思,通过对"变废为宝"产品设计的材料特征、设计意义的分析,倡导一种节俭、适度、再设计、再利用的消费观念和新产品设计理念。重点在于探索"变废弃物为有用物"产品设计的方法,并将"变废为宝"产品设计提升到操作层面,而不再只停留于概念或小规模试验阶段。以此增强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性,减轻消费与环境不和谐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产品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的内容和实践方法。本文从产品设计所体现美学的角度,论述了产品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美育开展的价值与意义,剖析产品所蕴含的美学内涵。本文试图从产品所承载的美学的角度探索产品设计中植入美学的途径,分析产品所展现的功能美、形态美、材料美、技术美、意境美等几个方面,通过对相关设计案例分析,论述了产品设计中融入社会美学理念的手段,探讨美育理念下的产品设计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将意象符号融入茶具设计中是增强茶具独特性的重要手段。文章以中国传统意象符号为依托,对视觉艺术中的形态知觉和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意象符号的应用原则,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案例"云壶山色"茶具设计中。提取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意象,凝练出其符号语言,在造型、元素、意境等方面进行运用。通过意象符号可以创造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茶具,为茶具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企业新形象策划》的教学现状,着力探讨《企业新形象策划》的教学内容改革思路,提出课程中引入设计管理概念,分别从产品设计与品牌管理、产品设计与品牌文化、以及在产品设计与品牌运营影响下的CI系统设计等三方面入手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工业设计的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视知觉修养对产品设计的推动作用,进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视觉笔记在设计心理学层面如何改变学生对产品设计的认知,最后论述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唯物主义认识理论分析手机设计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论证产品设计的运动本质。通过对几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产品对传统技术与理念的革新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产品设计的运动本质及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技术与理念的革新对于设计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挖掘和保护盐土文化,使盐土文化及其精神得到传承,提出了一种盐土文化 创意产品设计思路。通过对盐土文化发展过程中三大盐宗带来变革的研究,对其中涉及器物进 行分析,然后融合动态动词法等现代设计方法提取其特色因子,并利用眼动实验进行视觉关联 分析,同时结合感性工学的方法对提取方案进行评价,进而将筛选的设计因子运用于文创产品 设计开发过程等。最后结合某系列茶具设计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创意设计使枯燥的盐土 文化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购物形式由传统的"商店购物"转为"网络购物",这一变革亦为"网购+茶具"的实现提供了新的空间。在网购形式的情境下,茶具设计理念不再限于融合传统文化等方面,而是具备了全球化及当代文化特征等多种变化。文章以概述茶具设计理念的主要发展阶段为切入点,逐步提出网购形式对茶具设计理念有哪些新的要求,并设想未来茶具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为网购形式下的茶具产品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基于"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课群体系建设"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的课程制背景下的课题制产品设计教学实践。针对学校课程制教学体系给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一个学期中的一些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进行组合作为一门课,在保证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围绕一个设计课题展开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4.
认为C语言教学不仅仅应该讲授相关C语言基础知识,更重要地是讲授C语言知识的应用,是对算法的深入理解与实现。在C语言教学中应注重体现"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这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分析在教学中将典型的数据结构当成产品进行设计和使用,阐述在数据结构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产品设计模式,介绍产品的设计和使用方式,说明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阐明可持续设计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目前婴儿车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结合可持续设计视角下的全生命周期设计和模块化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可持续婴儿车产品设计探究思路,该思路将模块化设计和可持续材料工艺选择相结合。在模块化设计策略、生产制造策略和包装运输策略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设计实践。通过文章的研究,为未来的可持续产品设计研究以及婴儿车与可持续设计的结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设计师一直面对一道难题: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的探究与尝试,文章通过作者自己的研究探索与设计实践给出了见解。先简要分析中国文化特点,针对中国精神在现代产品设计的应用进行探讨。然后落实到自己,从设计形式、设计材料和设计本质三个层次去理解产品设计并尝试着将自己的方法和观念融合到自己的设计中去,尝试着去做体现中国精神特点的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陶瓷茶具造型老旧、形式单一的问题,构建了基于用户感性意象的陶瓷茶具 形态设计方法。以感性意象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用户感性意 象与陶瓷茶具形态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通过对陶瓷茶具形态构成要素的分析,确定了茶壶为 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语义差分法、因素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探测消费者对陶瓷茶壶 形态的感性评价,利用数据统计分析量化用户感性意象与陶瓷茶壶形态设计的对应关系,并通 过设计实例验证此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拓展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形态设计的新方法,对 探求用户意象偏好的陶瓷茶具形态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造型设计是产品设计中关键的一环,是以产品的功能、结构、生产工艺、材料、宜人性、市场销售等因素为出发点,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知识,对产品的形态进行塑造的过程[1]。本文以手持打印机为例,对其造型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相关的产品设计原理和方法的运用,以及涉及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及操作技巧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与从事产品设计的设计师同行进行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原生态设计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产品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意义及影响,并由此阐述原生态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及原则,以推动产品设计在以遵循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前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