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启动风门和立闸门对风机性能测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对启动门或立闸门靠近风机入口的特殊机房布置,分析了急变流场对风机性能测试的影响,为探讨合理的测试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煤矿广泛采用对旋轴流风机作为主通风设备的现状,提出了制定风机性能现场测试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指出了该风机性能现场测试的关键技术和措施。研究表明:明确测试对象、风机入口流场较均匀是获得真实风机性能的前提条件,在缓变流截面测量流速、计算流量是精确测得风机性能的基本条件,矿用对旋轴流风机叶轮入口前环形通道内存在缓变流截面。实践证明所提基本原则和研究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崔金库  葛双俊 《煤》1998,7(4):51-53
采用传统的利用备用风机地面短路进风测定风机性能,造成风流入口前出现急变流场,使测定误差较大,应用主要通风机挂网性能测定方法,提高了风机性能测定的准确性,其结果更加反映风机在通风网络中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喷雾轴流风机气动噪声的模拟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喷雾轴流风机的流场,然后应用Lighthill-Curle声学理论,采用FW-H声学模型预测了其噪声特性,并对风机气相流场和气液两相流场的流动及噪声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CFD方法预测风机的气动噪声有一定的精度,分析结果可用于改进喷雾轴流风机的气动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通风实验管路的风机研制与测试分析 ,解决了科研试验重点内容 -扇风机的性能测试问题、通风管路的动力模拟及相关通风研究课题的流场测试等问题。该风机既可用作科研试验装置 ,又能满足形象直观的煤矿培训需要  相似文献   

6.
可逆式轴流通风机的优化设计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流场结构分析和叶片造型调整结合的全三维优化设计方法,对可逆式轴流通风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样机进行了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风机外径、转速和间隙的情况下,风机的性能得到大幅改善.风机的内部流场合理,没有明显的分离和回流;风机的性能曲线比较平滑,变工况性能好;经性能实验验证,优化设计后的风机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GAF型矿用轴流式主要通风机现场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AF型主要通风机的结构特点和风流流动特征,提出了静压差法测试风机风量的方法;针对该类型风机的地面布置,提出了主要通风机现场性能的测试方法;根据测试结果,结合生产矿井的实际条件,指出该类型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7,(2):259-260
通过用变频器改变风机转速测定主通风机性能曲线和调节风门改变风机工况点测试主通风机性能曲线2种方法对比,以仁寿县天峨乡红光煤矿风机的测定为例。应用合理的测定及计算方法,进行相关参数的计算并绘制风机性能曲线图;通过对2种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能否利用改变风机频率来测定风机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郭霞  曹怀建 《煤矿机械》2011,32(12):56-57
针对矿用局扇对旋风机,建立了三维整机全流场几何模型,采用四面体非结构化的网格进行空间离散,完成了整机的数值计算。主要分析了风机内部特定面处的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分布规律,揭示了轴流风机内部流场的基本特性。研究结果可为风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对提高轴流风机的整机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GAF型主通风机的结构特点和风流流动特征,提出了静压差法测试风机风量的方法;针对该类型风机的地面布置,提出了风机现场性能的测试方法;根据测试结果,结合矿井实际,指出该类型主通风机性能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CFX软件,对离心风机进气箱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及内部流场分析。研讨了在进气箱内部加导流板对离心风机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导流板数量与形式对风机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比不同方案,得出一种性能较好的优化方案。采用C形风管试验对改进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基本一致,验证了改进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矿用离心风机流场稳态耦合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靖琪 《煤炭技术》2014,(10):193-195
为了研究矿用离心风机在高粉尘浓度环境下的工作情况,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4-72-4A型离心风机进行了气固耦合仿真研究,应用SIMPLE算法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离心风机叶轮内部的气相流场和颗粒相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离心风机叶轮流场区域和蜗壳流场区域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场,以及颗粒相的运动轨迹,对离心风机的结构优化及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离心风机的三维数值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成熟的商业软件对离心风机内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 ,通过对流场速度及压力的分析 ,捕捉到了离心风机内部的许多重要现象 ,如流动冲击、间隙流及进口预旋的分布规律等 ,对该类风机的性能与改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3种进气型式对风机内部瞬态流场的影响,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自动近壁面处理方法,对包括进气风道在内的压入式矿用对旋主通风机装置全流道内的三维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应用FFT技术对风机叶轮内部的瞬态压力变化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叶轮流场内部的压力脉动频谱。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无畸变进气型式,弯管畸变与复杂畸变进气型式严重恶化了对旋风机叶轮上游进气风道内的流场,从而显著降低了风机的性能;而且,第二级叶轮内部流场的压力脉动幅值最大,气流沿周向的流动不均匀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离心风机内部流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商用CFD软件FLUENT,利用单流体模型,对离心风机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同时对改造风机叶轮减磨的方法进行了CFD研究,分析了改造前后风机叶轮的内部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减磨措施能有效地减轻风机的磨损,为风机的防磨提供了有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Testing centrifugal fan flow field by physical laboratory is difficult because the testing system is complex and the workload is heavy, and the results observed by naked-eye deviates far from the actual value.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ftware FLUENT was applied to establish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centrifugal fan. The numeral model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simulation data to experimental data. The pressure centrifugal fan and the speed changes in distribution in centrifugal fan was simulat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ftware FLU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 flow velocity in the impeller increases with impeller radius increase. Static pressure gradually increases when gas from the fan access is imported through fan impeller leaving fans.  相似文献   

17.
应用拟熵的方法,分析了离心式通风机非设计工况能量耗散问题,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和探索了通风机在非设计工况运行时的效率及其与之有关的影响因素,提出旋回流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旋涡是引起通风机在非设计工况工作时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通风机非设计工况时的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试验离心风机的噪声频谱特性得知 ,该离心风机具有突出的宽带紊流噪声 ,采用金属网罩降低其宽带紊流噪声 ,并测试了不同结构参数的金属网罩对紊流噪声的影响 ,经优化金属网罩结构参数 ,并将金属网罩置于叶轮入口 ,可使试验离心风机的入口噪声降低 3 .5dB(A)。  相似文献   

19.
周笃高  周江 《煤炭学报》1996,21(1):101-106
导出了低压轴流风机性能优化及特性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相应的优化过程及工程计算方法,为开展矿用风机的CAD及CAT进行了部分基础性工作,实测结果和现场实践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研制的产品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并已在风机产品的开发和改进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数值模拟在离心风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准确地预测离心风机内部复杂的湍流流动规律 ,对离心风机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回顾了数值模拟方法在离心风机内流分析中的研究现状 ,从控制方程、离散方式、网格生成技术、湍流模型、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评价 ,并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