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以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Triton-100混合微乳液为介质助溶,锰(Ⅱ)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该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λ=550 nm,反应条件为pH=89的NH4ClNH3缓冲液,回归方程为A=0.0006c(μg/mL)+0.0297,相关系数r=0.9992,摩尔吸光系数ε=2.338×104L/mol·cm,锰含量在09的NH4ClNH3缓冲液,回归方程为A=0.0006c(μg/mL)+0.0297,相关系数r=0.9992,摩尔吸光系数ε=2.338×104L/mol·cm,锰含量在00.72μg/m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方法可靠快速,可用于含锰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李伟  杨润清 《化工时刊》2006,20(6):37-39
研究了以微乳液为介质时,锰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选择了560 nm为测量波长,470 nm为参比波长,锰量在0.1~0.8μg/mL。在该范围内测定凤凰茶叶中的含锰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李伟  杨润清 《广东化工》2006,33(9):80-82
该文研究了以微乳液为介质时,锰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选择了560nm为测量波长,470nm为参比波长,锰量在0.1~0.8μg/mL。在该范围内测定芹菜中的含锰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衷明华 《广东化工》2006,33(10):110-111
研究了微乳液介质中,在pH=9.0的NH4Cl-NH3缓冲溶液时,镍(II)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显色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在580 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ε=6.09×104 L.mol-1.cm-1,镍(II)含量在0.1~0.7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捡出限为0.0012μg/mL,可用于芹菜中镍(II)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锌(Ⅱ)-[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微乳液体系析相光度分析法。在75℃的恒温水浴中加热10 min后,微乳液(OP乳化剂/正丁醇/正庚烷/水)相即可与水相完全分层,并且位于水相之上,可以直接移取并测定其吸光度值。锌(Ⅱ)的浓度在0~6μg/25 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72×105L/(mol.cm)。方法应用于食品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显色试剂QDMOP(2-(2’-喹啉偶氮)-4,5-二甲氧基苯酚)的合成及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5.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在CTMAB存在下,QDMOP与铜反应生成2:1稳定的红色配合物,λmax=552 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7.328×104L.mol-1.cm-1,铜含量在0~10μg/25 mL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显色剂2-(5-Br-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5-Br-DMPAP)吸光光度法测定Zn(Ⅱ)的新方法。在pH值为9.0时,Zn(Ⅱ)与5-Br-DMPAP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辛基苯醚(OP)发生高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556nm处有一最大吸收波长,Zn(Ⅱ)含量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7.74×104L.mol-1.cm-1,检出限为0.2μg/25mL。方法用于奶粉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刘云海  曹小红  林海禄  姜国芳 《化学试剂》2005,27(7):411-412,442
合成了偶氮显色剂2-[5-甲基-(1,3,4-噻二唑偶氮)]-2-萘酚(MTDAN),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pH7.0~8.0的水溶液中铜与MTDAN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6×104L.mol-1cm-1,配合物组成nCu2+∶nMTDAN=1∶1。Cu2+浓度在0~1.1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可用于测量矿石及土壤样品中的微量铜,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为显色剂,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新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在p H=3.75~5.75的HAc-Na Ac缓冲溶液中,室温下铜与试剂形成配位比为1∶2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3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89×104L·mol-1·cm-1。铜浓度在0~18μg/10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所拟方法用于矿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 5- (H -酸偶氮 ) - 8-氨基喹啉 (HAQ)与铜的显色反应 ,在 pH =4.2HAc -NaAc缓冲介质中 ,乳化剂 -OP存在下 ,HAQ与铜反应生成 2∶1稳定络合物 ,λmax=550nm ,ε =4.87× 1 0 4 L/mol·cm。铜含量在 0~ 1 6μg/2 5mL内符合比尔定律 ,方法用于精铅样品中铜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显色剂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分光光度法测定低含量有机锌的方法。探讨了波长、显色条件和共存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9.28的四硼酸钠缓冲溶液介质中、乙醇存在条件下,Zn^2+与PAN生成1:2红色络合物,在最佳测定波长545nm下,溶液的吸光度与Zn^2+浓度呈线性关系,且Zn^2+浓度在0~30μg·(25mL)^-1范围内均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适于低含量有机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铜-镍合金镀液中铜(Ⅱ)和镍(Ⅱ)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pH=8.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组成为OP乳化剂、正丁醇、正庚烷和水的微乳液中,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为显色剂,通过测定铜(Ⅱ)、镍(Ⅱ)配合物共存体系的吸光度A,及加入乙二胺掩蔽铜(Ⅱ)后镍(Ⅱ)配合物的吸光度A1,得到铜(Ⅱ)配合物的吸光度A2=A-A1,从而求出铜(Ⅱ)、镍(Ⅱ)含量,用于Cu-Ni合金镀液中铜(Ⅱ)、镍(Ⅱ)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倪人捷  黄煜 《广东化工》2013,(7):166-167,169
在醋酸钠(NaAc)缓冲溶液存在下,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做显色剂,Gi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PAN与Fe(Ⅱ)显色反应具有增敏作用。结果表明,最大吸收波长为536nm处,pH为5.6时,表面活性剂用量1.0mL,显色剂用量0.8~1.0mL,显色时间为15min时,Fe(Ⅱ)-PAN-Gemini14三元络合体系能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求得该体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5L/(mol·cm),并用该三元络合体系测得玄武湖水样中铁的含量为1.0μg/mL。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显色剂2-(2-喹啉偶氮)-1,3-二羟基苯(QADHB)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与钒(V)的显色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3.5的柠檬酸-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该显色剂可与钒(V)形成2:1 稳定配合物。在550nm波长处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79×104 L·moL·moL-1·cm-1,钒含量在0-15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几种合金样品中钒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2-(2-喹啉偶氮)-4,5-二甲基苯酚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勇  董学畅  王美香  张甜  吴方评 《云南化工》2004,31(5):39-40,42
研究了2 (2 喹啉偶氮) 4,5 二甲基苯酚(QADMP)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4.0的HAc NaAc缓冲介质中,在CTMAB存在下,QADMP与铁(Ⅲ)生成2∶1稳定的配合物,该配合物λmax=580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5.02×104L·mol-1·cm-1,铁含量在0~1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铁(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微乳液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微乳液为介质时,锰[Mn(Ⅱ)]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的显色反应,选择λ=505nm作为测量波长。锰量在0.1~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把这种方法应用于测量铁观音茶叶中的含锰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显色剂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研究了它与钴(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3.5~10.0范围内,试剂可与钴(Ⅱ)形成稳定配合物,配合物的吸收峰分别位于521和571.5nm处;在0.6~3.0mol/LHClO4介质中,配合物转化成另一种质子化型体,其吸收峰分别红移至532和580nm处,灵敏度提高3.6倍,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80=1.24×105L.mol-1.cm-1。钴的浓度在0~40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是目前测定钴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体系之一,应用于VB针剂和矿样中微量钴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将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固定于玻碳电极上的方法。将玻碳电极进行抛光处理并经超声波清洗后,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扫描,可将PAN固定于玻碳电极上,制得具有良好电化学活性且较为稳定的修饰电极。制备好的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流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峰电位随pH的升高而减小,在pH 1.0~8.0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6种苯并噻唑偶氮吡唑化合物的分析特性进行了探讨,着重研究了4—(6′—甲基苯并噻唑-2′-偶氮)-3,5-二氨基吡唑(MBTAP)与钯离子显色反应的光度性质。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Brij35存在下与钯离子形成橙红色的配合物。适宜的 pH 值范围为9.0~10.5.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1×10~4L·mol~(-1)·cm~(-1)。钯在0~14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显色体系可稳定11h。在柠檬酸存在下可消除 Fe~(3+)、Co~(2+)、Cu~(2+)、Ni~(2+)等离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吐温-80为显色体系,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镍(Ⅱ)。在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体系中,镍(Ⅱ)与PAN形成红色稳定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8 nm,表面摩尔吸光系数为ε568=4.62×104 L·mol-1·cm-1。镍(Ⅱ)含量在0~15μg/(25 m 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采用联合掩蔽剂消除样品中的铁(Ⅲ)、铜(Ⅱ)、钒(Ⅴ)、铅(Ⅱ)、等对镍(Ⅱ)离子的干扰。使用该方法测定了38#、45#钢样中的镍(Ⅱ)含量,其RSD分别为2.60%、0.10%,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8%、104.96%。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选择性,且操作简便、快捷,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