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被动式太阳房供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建被动式太阳房及相同结构的对比房室内温度及室外温度、太阳辐照度等参数的监测,研究了寒冷季节室内温度随室外气象条件以及太阳辐照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发现,在室内无热源及辅助热源条件下,太阳房室内平均空气温度比对比房室内平均空气温度高7.2℃,最高温差达18.3℃,最低温差0.3℃。通过对太阳房供暖节能率ESF分析计算得出太阳房供暖保证率较高,证明了在此建立被动式太阳房建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麻玉芝  孟长再 《节能》2012,31(5):38-41
用DeST-h软件建立附加阳光间被动式太阳房模型、模拟并得出该太阳房住宅一个采暖期室内逐时温度;整理、计算、对比太阳房与对比房室内平均温度,认为附加阳光间被动式太阳房在阿拉善牧区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一幢由附加阳光间,直接、间接受益型相结合的农用被动式太阳房于1988年初在青海省平安县落成。该地区海拔2244m,北纬36°35′,东经101°55′,属于高原较寒冷地区。当地气候干燥,年风沙量很大,太阳能辐射强度为586kJ/cm~2·a。冬季采暖期在室内完全无辅助热源的情况下,对该太阳房测试平均室温为11.7℃,太阳房平均室温高出对比房8.2℃,高出室外环境温度14.7℃,昼夜温度波动小,太阳能采暖效果明显,且宽敞明亮,受到了当地农户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4.
王纯  姜曙光  程博 《太阳能学报》2016,37(3):678-683
提出一种适用于被动式太阳能空气供暖的地下室蓄热系统,并对西北严寒地区采用该系统的农村住宅进行供暖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的房间内平均空气温度比对比房的室内空气平均温度高7.5℃,最高温差达13.6℃,最低温差为2.5℃。通过对太阳房供暖节能率的分析计算得出其节能率为62.3%,验证在该地区建立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建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高寒地区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潮  唐汝宁 《节能》2005,(7):28-30
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通过理论计算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和二步节能50%后的建筑物在采暖期的采暖能耗,对比分析出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的显著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严寒气候某地区的一处代表性农村住宅为例,探讨了农村住宅附加太阳房的采暖能耗及其节能潜力。基于EnergyPlus研究了附加太阳房前后农村住宅采暖设计温度为14℃、16℃、18℃和20℃时,在最冷日、最冷月以及采暖期的采暖能耗和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严寒地区农村住宅附加太阳房后室内温度升高、昼夜温度波动较小,室内热舒适性增加,而且有效降低建筑采暖能耗,其节能率达22.73%;农村住宅采暖设计温度越高,其建筑采暖能耗越大且呈1.4~2.7倍增长;采暖设计温度18℃时,农村住宅附加太阳房节能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拉萨地区被动太阳能传统民居测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拉萨地区某一经过被动太阳能改造典型藏族单层民居,分别在冬、夏季测试了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和不同房间的室内温度.分析测试结果后发现:在拉萨的典型天气条件下(冬季室外平均气温约为0℃,日照时间内太阳总辐射平均强度约为0.45kW/m2),采用大面积南向单玻外窗的被动太阳房室内最低温度与其他房间接近.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比其他房间提高约3℃和7℃;而被动太阳房在夏季并未出现明显的过热现象.针对该地区被传统民居室内温度整体偏低、被动太阳房室内温度波动大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建筑保温和蓄热性能的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8.
附加阳光间型被动房传热量受室外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双波动扰动影响,导致其热负荷具有显著波动特征,传统稳态计算方法难以适用,而动态方法过于复杂,不适用于工程设计使用。基于此,该文采用周期反应系数法研究结构参数和被动房传热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结合结构参数,提出附加阳光间型被动房热负荷简化计算新方法。结果表明阳光间总传热量受公用墙体构造变化影响较大,内门传热量与公用墙体热阻呈正相关,墙体传热量与墙体热阻呈负相关;同类围护结构下,不同参数组合下公用墙导热量与阳光间空气温度变化规律趋势一致,进而提出附加阳光间导热变化系数和温度变化系数,以该参数为基础建立了关键结构参数与传热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该简化计算方法与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吻合度较大,简化计算方法精度较高,可供实际工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9.
附加阳光间式被动太阳房数学模型及模拟程序PASOL-S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本分析了我国北方农村传统住宅的特点,建立了适合我国情况的通用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编写了计算机模拟程序PASOL-SS,并通过对小室和实际住宅的测试,验证了模型和程序的正确性。本模型和程序能较准确地模拟阳光间及内室温度的动态变化过程,有助于对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敖永安  敖永华 《新能源》2000,22(12):41-44
介绍了一种用蓄热材料建成的南向集热蓄热被动式太阳房结构和和特性,利用平板式空气太阳能集热器的特性方程分析,得出了室内温度分布的瞬态方程,并分析了该太阳房在沈阳地区24h室温及室内壁温的平均波动,根据计算,该太阳房比传统房节能96%。  相似文献   

11.
刘晓燕  李玉雯  马长明  徐长军  王帅 《节能技术》2007,25(4):334-336,377
本文为大庆地区设计了三种常见类型的被动式太阳房.通过太阳房采暖设计的SLR法进行热工设计计算得到直接受益式、集热蓄热墙式和附加阳光间式的节能率分别为0.66、0.59和0.71,节能效果均比较好.采用太阳房在寿命期内的资金节省SAV为经济评价指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直接受益式被动太阳房在寿命期内的资金节省SAV为35077.06元,回收年限仅为3.19年,阐明了直接受益式被动太阳房的优选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外附加阳光间可以提高室内温度,减缓温度波动并减少采暖能耗。以安达市某农村住宅为例,基于EnergyPlus进行采暖期能耗模拟,并进行经济和环保效益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当采暖设计温度为18℃时农村住宅附加阳光间的节能效率最高,可达22.73%。室内采暖设计温度每升高2℃,总能耗呈1.4~2.7倍增长,采暖设计温度为20℃的采暖能耗为14℃的6.7倍。在经济效益方面,在寿命期15 a内均能收回成本,在环保方面,阳光间在寿命期内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52 t、二氧化硫238.80 kg、氮氧化物205.20 kg及粉尘99.63 kg,同时节约碳排放税35 272.0$,经济和环保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内蒙古被动式太阳房中三种常用集热部件进行稳态传热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集热部件效率曲线。通过分析这些效率曲线可知:在总辐射强度和室外气温都很低时,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的效率最高;当总辐射强度较高时,有通风孔的实体墙式太阳房效率最高;效率最低的是无通风孔的实体墙式太阳房。本文最后通过一算例进一步阐述了效率曲线在被动式太阳房热工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西北新农村建筑采暖的能耗,改善室内生活环境,通过试验研究了太阳能主动供暖和传统小型燃煤锅炉供暖的西北新农村建筑的室内热环境、空气质量和采暖能耗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外环境最低温度为-16.2℃条件下,太阳能主动供暖建筑室内平均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分别高出对比建筑5.4℃和3.3℃;在天气晴朗情况下,当室外环境的平均温度高于4.2℃且室外环境的最低温度高于-1.6℃时,仅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即可满足西北新农村建筑的供暖需求;太阳能主动供暖建筑室内CO,NO2,SO2,CO2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分别是对比建筑的0.45倍、0.48倍、0.56倍、0.59倍和0.5倍;经过分析得到太阳能主动供暖时室内环境温度与散热片内热水温度以及室外环境温度的二元线性关系;太阳能主动供暖的节能率为86.6%。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严寒地区所构建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供暖实验装置,进行热泵独立运行及蓄热水箱-热泵双热源联合运行的供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空气源热泵单独供暖时,当室外温度低于-12℃时系统COPs达到最低,无法满足室内采暖需求;当室外温度在-12~-7℃之间时,室内采暖需求虽可得到满足,但系统COPs仅为1.10~1.44,节能效果不明显;当室外温度大于-7℃时,室内平均温度可达到20℃以上,系统节能性较好;蓄热水箱的加入会影响运行初期机组的稳定性,但可使室温得到快速提升并提高系统的制热性能,在相同运行条件下,蓄热水箱-热泵混合供暖期间室内平均温度为24.61℃,系统COPs为2.01,较蓄热水箱与空气源热泵交替供暖及单一空气源热泵供暖模式分别提高6.90%、21.08%,供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袁士孔  胡季平 《新能源》1994,16(11):28-33
本文根据兰州市区实测太阳辐射数据及兰州市31中太阳能教学楼测试数据进行了热平衡及节能率计算,并据此对兰州市锅炉供暖房与太阳能采暖房在无辅助热源和有辅助热源情况下进行了经济分析对比,认为在兰州市区建太阳房在经济上在合理的,并且有很好的社会和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7.
太阳房是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供暖。供热水或供冷的住宅。我们的祖先,将房屋砌向朝阳,开设大窗户,将阳光自然地引入室内取暖,这是最简单的太阳房;现代建筑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空调、供热水、照明等,即成为现代的太阳房。1太阳房的种类 太阳房通常分为两大类。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太阳房,就是不用任何机械动力,将吸收的太阳能,通过空气自然循环向室内供暖。被动式太阳房具有清洁、自然舒适、构造简单、不消耗动力、造价低、故障少、维护容易等优点,但昼夜温差大,通常有直接阳光受益式、或南墙集热。蓄热墙式。主动式太阳…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一种多孔体型太阳空气集热器建筑供暖系统。实验研究不同孔径集热板形式和空气循环流动方式对建筑供暖系统热性能及其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集热器进、出风口空气平均温差达24.0℃以上;强制循环方式下孔径1.6mm、孔间距12mm的集热板较孔径5.0mm、孔间距25mm的集热板中心点和出风口温度高6.0℃和4.7℃,集热效率仅相差0.045~0.060;增大孔径对提高集热效率作用不明显;单台1.85m2集热面积晴好天气可使实验房白天室内温度较对比房高约7.0℃,可满足冬季室内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零辅助能耗窑居太阳房热工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加平  杨柳 《太阳能学报》1999,20(3):302-310
针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窑洞居民的特征和丰富的太阳辐射资源条件,提出零辅助采暖能耗窑居太阳房,其中集热部件以附加阳光间为主要形式。在对阳光间式窑居太阳房准稳态过程定量分析以及现场调查和测试结果的基础上,依据Fanger的热舒适理论和icintyre的方法,确定了陕北地区窑居建筑室内设计计算温度,给出了零辅助能耗窑居太阳房的热工计算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俊  顾洁  王晓博 《节能》2012,31(2):55-58
通过对某多孔太阳墙式太阳能房间和普通房间的数值模拟,分析太阳墙板内空气的受热过程及流动情况,同时系统地比较两种建筑在工作区范围内的热舒适性。与普通采暖房间相比,在有多孔太阳墙送风的情况下,可将室外空气由-3℃加热到21℃,空气流动速度由0.1m/s提高到0.31m/s,提供44.6m3/h的新风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冬季开窗换气所引起的室内热负荷及采暖负荷,论证了多孔太阳墙可使室内热舒适性明显增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