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树辰 《矿冶》2020,29(4):68-72,87
针对新疆某高硅低铁锌焙砂进行中性浸出—液固分离试验研究,详细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浸出温度和始酸浓度对焙砂浸出和矿浆絮凝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浸出液固比对锌的浸出影响较大,对硅的浸出影响不具明显规律;矿浆絮凝沉降受浸出条件影响较大,改变浸出液固比、初始酸度和矿浆浓度能够显著改善矿浆沉降性能。综合考虑锌、硅的浸出行为和矿浆沉降性能,最佳浸出工艺选择为: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2.5h、液固比(mL/g)为8~10;中性浸出液初始酸度为40g/L时所得中性浸出渣含锌46.56%,渣率77.47%,锌的中性浸出率为45.06%,絮凝沉降矿浆浓度为4.5%。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某低锌瓦斯泥进行硫酸浸出试验研究,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对试验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根据Box-Behnken原理,建立了响应值锌浸出率与三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且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优化低锌瓦斯泥浸出锌的工艺条件,以探索较佳的浸出试验条件,并选取优化后的浸出条件进行验证试验。在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下,即常温下,硫酸浓度为0.58 mol/L,液固比为7:1,反应时间为40min,此时锌浸出率预测值为96.93%,通过试验验证,锌浸出率平均值为96.95%,取得了良好的工艺指标,与模型预测值吻合度极高。  相似文献   

3.
对铅冶炼难处理复杂氧化锌烟尘碱洗渣进行了"中性浸出—酸浸"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碱洗渣中性浸出时,锌、镉的浸出率先随浸出温度、液固比、搅拌速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后增速变缓;中浸渣酸浸时,液固比对锌、铟的浸出率无明显影响。锌、铟的浸出率随初始酸度、浸出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变缓。中性浸出最佳条件为:温度338K、液固比5∶1、搅拌速度400r/min、浸出时间1h,此条件下,锌、镉的浸出率分别为80.3%和76.3%。中浸渣酸浸最佳条件为:初始酸度100g/L、浸出时间2h、浸出温度363K、液固比5∶1,在该条件下,锌、铟的浸出率分别为97.1%和85.5%。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河北某地冶金尘泥硫酸浸出锌、铁设计了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试验条件为A3B3C3,即硫酸浓度为0.6 mol/L,液固比为7:1,反应时间为25 min,此时锌的浸出率为97.03%,铁的浸出率为9.98%。并对浸出渣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及XRD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含锌矿物大部分被很好的浸出进入浸出液中,且含铁矿物赤铁矿、磁铁矿浸出率很低。  相似文献   

5.
以含铟锌渣氧粉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压浸出工艺提取铟。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和液固比等因素对铟浸出率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硫酸初始浓度450 g/L,反应温度120℃,压力为0.2 MPa,反应时间120 min,氧化剂高锰酸钾用量为样品质量的3%,液固比为5∶1。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铟浸出率为93.69%。采用该工艺处理含铟锌渣氧粉,使其中的铟得到有效回收,为该类型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某难处理高硅氧化锌矿加压酸浸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秀丽  魏昶 《矿冶工程》2009,29(5):65-69
以某高硅氧化锌矿为研究对象, 在加压酸性体系下, 分析了起始酸度、浸出温度、釜内压力、浸出时间及液固比等因素对锌浸出率、二氧化硅浸出率和产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矿样粒度-0.105 mm粒级占85%以上、起始酸度90.16 g/L、浸出温度120 ℃、釜内压力1.2 MPa、浸出时间90 min、液固比5∶1、搅拌速度550 r/min的条件下, 可使锌的浸出率达到98.54%以上, 二氧化硅的浸出率低于1.02%, 产液速率不低于941 L/(m2·h)。对浸出产物进行XRD和SEM分析表明, 经历浸出过程, 浸出残渣表面相对浸出前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和锌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中铟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初浓度400g/L,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120℃,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在此条件下,铟浸出率可达到90.6%。同时,加压氧化浸出工艺对锌渣物料中锌的浸出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含铟锌渣氧粉加压氧化浸铟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硫酸初浓度为400 g/L,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温度为120 ℃,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液固比为8,反应压强为0.5 MPa,搅拌器转速为400 r/min。在此条件下,锌渣氧粉的铟浸出率可达到90.6%。  相似文献   

9.
研究用氨水+氯化铵浸出高炉瓦斯灰脱锌工艺过程。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室温、浸出时间3h、搅拌速度600r/min、液固比为4∶1、氨水与氯化铵浓度均为2.5mol/L。在此条件下,浸出液锌浓度为23.36g/L,锌浸出率高达89%。浸出渣含锌量1.168%,经水洗后可直接作为高炉烧结原料。  相似文献   

10.
废镀锌板炼钢粉尘加压硫酸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废镀锌板炼钢粉尘加压硫酸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 并与常压酸浸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浸出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加压浸出技术可使常温弱酸下不溶的铁酸锌和难处理的硅酸锌高效浸出。在釜内压力0.6 MPa、浸出温度140 ℃、液固比6∶1、搅拌速度500 r/min、硫酸浓度120 g/L、浸出时间1.5 h条件下, 浸出矿浆无胶体形成、过滤性能良好, 锌、铁浸出率分别为98.35%和3.51%, 铅几乎全部进入渣相, 浸出液中硅含量仅为0.06 g/L, 实现了粉尘中锌与杂质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1.
铜烟尘加压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加压酸浸工艺处理铜烟尘, 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氧压等对铜、锌浸出率的影响。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初始酸度0.5 mol/L、液固比10∶1、反应温度115 ℃、反应时间2 h、搅拌转速500 r/min、氧压0.4 MPa, 此时Cu、Zn浸出率分别为95.4%和97.6%, Fe、As浸出率分别为6.6%和14.0%, 同时Pb、Ag等有价金属在浸出渣中得到富集, 实现了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2.
钢铁企业含锌尘泥回转窑还原挥发产出的次氧化锌是一种典型的二次含锌资源,但是该物料在湿法炼锌过程中存在浸出渣中残留锌含量高、锌回收率低、铅银富集率低等难题.以国内某厂次氧化锌湿法冶炼过程产出的酸浸渣为原料,采用氧压浸出方式实现浸出渣中难溶解硫化锌的破坏与溶出,同时降低渣率,提升浸出渣中的铅银品位.考察了温度、氧压、液固比...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加压碱浸对某锰银原矿进行了湿法预处理。最佳除铝工艺条件为: NaOH浓度150 g/L, 石灰添加量8%, 浸出时间3 h, 浸出温度120 ℃, 液固比2.5∶1, 氧压1.2 MPa, 在最优参数条件下铝浸出率可达93%以上, 而银损失率可控制在8.5%以内, 说明对该类锰银矿采用加压碱浸除铝的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两段酸浸法浸出铜烟尘中的铜锌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鹏  王娟  常军  王子阳 《矿冶工程》2020,40(1):109-113
以某铜烟尘为处理对象,采用常压酸浸回收铜锌、氧压酸浸回收铟的两段酸浸法浸出其中的铜、锌、铟。常压酸浸法浸出铜烟尘中锌和铜的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95 ℃,硫酸浓度180 g/L,搅拌速率350 r/min,液固比4∶1,浸出时间120 min,此时铜、锌、铟浸出率分别为84.25%、95.35%和9.98%。采用氧压酸浸法浸出铜烟尘中的铟,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220 ℃,搅拌速率650 r/min,釜内氧分压0.60 MPa,液固比4∶1,硫酸浓度180 g/L,浸出时间150 min,此时铜、锌、铟浸出率分别为93.12%、97.89%和99.50%。  相似文献   

15.
硫化镍矿氧压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陕西某地平均品位5.708%的硫化镍精矿为原料, 采用高温氧压直接浸出工艺, 制备粗氢氧化镍。研究了浸出时间、氧分压、添加剂用量、温度、液固比、酸度等因素对镍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氧压浸出最佳工艺为: 浸出时间8 h、氧分压1.6 MPa、木质素磺酸钠加入量为矿量的3%、浸出温度150 ℃、液固比2∶1、酸度100 g/L, 此时镍浸出率平均达到96.32%。  相似文献   

16.
新疆某砂岩铀矿碱法地浸加压溶解氧浸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国  葛加明  陈绍强  齐静 《铀矿冶》2004,23(3):138-142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砂岩铀矿碱法地浸加压溶解氧浸出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砂岩铀矿实施低碱耗溶解氧地浸技术是有町能的。在O2分压980kPa(溶解O2质量浓度约300mg/L)条件下,溶浸剂中NaHCO3质量浓度5g/L,平均流速0.34m/d.浸出16d.总液同体积质量比达4.08L/kg,铀浸出率为86%;溶浸剂中NaHCO3质量浓度1g/L,平均流速0.13m/d,浸出96d,总液周体积质量比达9.42L/kg,铀浸出率为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