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活性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活性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127#),培养得到微生物絮凝剂,与聚丙烯酰胺(PAM)进行了絮凝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面食废水、乳品废水、啤酒废水、石料废水及磨料废水,絮凝效果显著,对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复合絮凝剂APSA的研制与效果试验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王萍  刘斐文 《水处理技术》1998,24(3):179-182
APSA是含铝离子的聚硅酸,是一种新型的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本文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浊液进行降浊试验,结果表明:PH在5-11之间,Al^3+/SiO2摩尔比为0.25:1-0.5:1范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用该絮凝剂对多种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生活污水、洗煤废水和含油废水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建材废水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研究了絮凝剂产生菌HHE-P7,HHE-P8,HHE-P21,HHE-P24,HHE-A26所产絮凝剂对高浊度建材废水的絮凝效果,并对影响絮凝作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絮凝效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每1L建材废水(2227NTU)中,投加8~10mL含菌培养液浊度去除率均在92%以上,与常规絮凝相比,具有用量少,絮凝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接枝共聚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琼  肖锦 《工业水处理》1997,17(4):27-29
以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为处理对象,详细研究了技枝共聚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CGB-A在不同条件下的絮凝净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药剂CGB-A与聚合氯化铝配伍使用处理效果明显优于PAC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配伍使用效果,产生的絮体沉降速度快,适用的PH值范围宽,CODcr去除率高,因此,药剂CGB-A是一种絮凝性能好的新型絮凝剂。  相似文献   

5.
新型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畅斌 《水处理技术》2000,26(6):343-347
研究了由丙烯酰胺(AM)和聚2-羟基丙基二乙基氯化铵(PQC)的水溶液聚合制备阳离子型聚季铵盐丙烯酰胺阳离子接枝共聚物(PQAAC)及其对制糖废水的絮凝作用,探讨了聚合工艺参数对PQAA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讨论了絮凝剂用量、相对分子质量和体系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QAAC对制糖废水的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筛选到的絮凝剂产生菌中构建出比单一菌群产生更高絮凝活性絮凝剂的复合菌群--HXMJ2 LA19 CYHXJ1,将其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了系统pH、微生物絮凝剂用量和CaCl2溶液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微生物絮凝剂去除CODCr和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MBF的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硅酸铝钙絮凝剂处理硅藻土模拟废水,探讨了絮凝剂投加量、废水pH、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将聚硅酸、聚硅酸铝、聚硅酸铝钙的絮凝效果进行对比,发现聚硅酸铝钙絮凝效果明显优于聚硅酸及聚合单种金属的聚硅酸铝。  相似文献   

8.
聚硅酸硫酸铝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向荣  陈洁 《湖南化工》1998,28(4):17-19
以水玻璃、硫酸铝等为原料制备了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硫酸铝(简称PSAA),探讨了其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了其对生活污水及印染废水的絮凝和脱色效果,并与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PSAA具有良好的絮凝及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在淀粉废水中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对于具有较好产生絮凝剂能力的NⅢ2菌进行最佳培养基的择和影响絮凝剂絮凝能力的研究。实验表明,淀粉废水由于碳源丰富,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絮凝—电解法处理麻黄素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探讨了用絮凝-电解法联用处理麻黄素废水,研究了絮凝剂种类,用量,体系PH值及电极材料,槽电压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用絮凝-电解法联用处理麻黄素废水可使其透光度达995以上,COD下降95%。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外加剂对陶瓷釉面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 ,外加剂的加入可改变陶瓷釉面的表面张力 ,即影响液体对陶瓷釉面的润湿性能。在所选择的外加剂中 ,降低陶瓷釉面表面张力最强的为PbO ,其合适的加入量为 1.5 %。  相似文献   

12.
介绍结晶性塑料在注塑过程中的塑化特点、取向与结晶的关系及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注塑参数对结晶性塑料塑化、取向、结晶的影响。讨论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这些特性进行注塑机塑化系统、模具的设计并确定注塑工艺,从而得到品质优良的制品。  相似文献   

13.
白斌  项爱娟 《大氮肥》2000,23(5):346-347
通过对造粒塔锥底结疤现象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两组分混合电解质对陶瓷注浆泥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用黑泥取代苏州土后的陶瓷注浆泥进行电解质稀释实验,确定加入两组分混合电解质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且加入量分别为0-21%-26%和0.2%-0.25%时,陶瓷注浆泥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塑料工程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塑料工程化研究的新进展及塑料工程化改性的理论和方法,详细探讨纤维增强、化学接枝、共混、添加成核剂、无机纳米颗粒填充等塑料工程化改性方法的意义和效果,展示了塑料工程化改性的丰硕研究成果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为工业界的应用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洛阳,高楼与大厦展示着都市千篇一律的现代繁华。走过大街小巷,满目燦燦廣告,滚滚車流。终于,在暮色 蒼茫時分,聽到一聲悠遠的鍾聲……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硬盘基板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叙述了硬盘盘片的发展方向及对其基板材料的要求。分析了各种基板候选材料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玻璃基板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铜器与陶瓷艺术之间的联系源远流长,清代时陶瓷艺术受到铜器艺术的影响更为显著。铜器在清代陶瓷艺术造型、纹饰、彩绘、釉色等各方面形成全面影响,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清代陶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陶瓷窑炉动态温度场测试及操作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令可  张明 《陶瓷学报》1999,20(3):158-163
利用先进的红外热成像测试技术及自动设计的断面温差测试系统,进行了陶瓷窑炉火焰温度场分布的测试,窑墙表面温度场的测试、干燥器干燥效果的测试及窑内同一横断温差分布的测试。研究了影响火焰温度场的各因素,为窑炉的控制及操作的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大成 《陶瓷学报》2001,22(4):251-253
研究了外加剂碳酸钠、腐植酸钠和陶瓷减水剂(AST)对石英-水系统相对粘度的影响,确定了石英-水系统合适的外加剂及其加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