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凹凸棒为载体,没食子酸为模板剂,合成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没食子酸的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没食子酸具有高度选择性,吸附行为更符合多层吸附的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为准一级动力学。重复使用5次,吸附效果没有明显下降。用此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从茶叶中提取出没食子酸,与纯品相似度为99.9%。  相似文献   

2.
韩爽 《化学试剂》2014,(8):686-688,718
以四氧化三铁为内核,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硅,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磁性甲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采用磁强计(VSM)对产物的磁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液pH对印迹聚合物吸附容量的影响。通过动态平衡结合法研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拟合了吸附动力学,相关系数r达到0.999 6,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8.481 kJ/mol。与非分子印迹聚合物相比,制备的MIPs表现出高吸附容量和快速的吸附动力学。特异性吸附实验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甲磺隆具有高选择性吸附。  相似文献   

3.
玄光善  孙钦勇  郑晓 《应用化工》2014,(10):1852-1855
以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分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表面修饰分子印迹法,制备对罗丹明B具有特定亲和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红外光谱对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进行分析,采用平衡结合实验评价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表面修饰分子印迹法所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对罗丹明B表现出较好的特异吸附,对模板分子最大吸附量值为96μmol/g。  相似文献   

4.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板分子,改性壳聚糖为载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合成了3种2,4-D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FT-IR和SEM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3种表面印迹聚合物对2,4-D的吸附性能、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3种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2,4-D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符合Langmuir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熵增和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芦丁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氰作引发剂,在经聚乙二醇改性过的Fe3O4表面合成了芦丁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芦丁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为3.342 4 mg/g;吸附动力学研究证明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芦丁的吸附过程为液膜扩散控制;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6.
方卢秋  祝媛 《现代化工》2012,(1):57-60,62
以焦性没食子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甲醇为溶剂,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结合比例,表明焦性没食子酸和丙烯酸之间通过氢键形成1∶1型配合物。在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交联剂物质的量的比为1∶4∶20的条件下,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焦性没食子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可制备出吸附量大且特异性识别能力较高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焦性没食子酸有较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采用恒温振荡平衡吸附法以及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焦性没食子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水环境下存在2种吸附位点,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为7.5516μg/mg和11.9225μg/mg,平衡离解常数分别为9.2720×10-3mmol/L和0.1892 mmol/L。  相似文献   

7.
芦丁的提取方面存在着诸如产率较低、成本高、操作繁琐等问题。文中以凹凸棒为载体,芦丁为模板剂合成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考察其对芦丁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反应温度为65℃,单体用量为0.2 mL/g载体,交联剂用量为0.8 mL/g载体时,制备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芦丁的吸附性能最好。吸附行为更符合多层吸附的Freundlich吸附,吸附动力学为准二级动力学。平衡吸附量62.4 mg/g,重复使用4次,吸附效率没有明显下降。用此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从冬青叶中分离提取芦丁,与纯品的相似度为99%以上。  相似文献   

8.
张欣佳  苏立强 《化工时刊》2013,27(4):9-11,40
以白杨素为模板分子,硅胶为载体,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白杨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测定,吸附实验等对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及性能评价。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量远远高于非印迹聚合物;印迹聚合物及非印迹聚合物对白杨素、氯霉素、甲砜霉素的选择吸附表明,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白杨素有特异性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硅胶为基质,结晶紫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位,N,N-亚甲基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硅胶为载体,采用表面修饰分子印迹法,制备对结晶紫具有特定亲和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红外光谱对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优化实验条件,对聚合物的吸附行为进行分析,采用平衡结合实验评价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表面修饰分子印迹法所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对结晶紫表现出较好的特异吸附,对模板分子最大吸附量值为22. 04 mg/g。  相似文献   

10.
黄信慧  宋俊杰  张月  李辉 《化工进展》2018,37(Z1):154-161
研究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吸附行为。以MIL-101为载体,先通过化学修饰氨基制备了ED-MIL-101材料,再以京尼平苷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表面接枝京尼平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了MIPs@MIL-101印迹聚合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镜(SEM)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测试了聚合物的等温吸附及吸附动力学性能,探讨了聚合物的固相萃取性能。红外光谱及XRD衍射分析表明了MIL-101氨基化修饰及表面接枝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当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吸附京尼平苷时,可在27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当温度为298K、308K、318K、328K时,印迹聚合物对模板的吸附量分别为55.94mg/g、46.16mg/g、38.98mg/g、31.47mg/g。吸附热ΔH为26.997kJ/mol。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杜仲提取物中的京尼平苷时,总回收率达9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