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鹤 《电力学报》2011,26(5):441-445,450
趾板与防渗面板作为面板堆石坝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其施工工艺的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关键.龙马水电站在施工中通过控制滑膜提升的速度、减少面板基础及内部插筋对混凝土面板的约束、控制趾板鼻坎处的轮廓线及止水片安装位置精度、控制趾板周边的三角形区域的混凝土施工工艺等措施,不断改进与提高施工工艺,最终,本工程趾板与防渗面板质量达...  相似文献   

2.
恰甫其海水利枢纽上游围堰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游围堰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包括施工组织、应用机具、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防渗效果,主要讲述施工工艺和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3.
土石坝沥青防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水工沥青混凝土用作土石坝面板和心墙防渗体的历史、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和成就。回顾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30多年的经验,就历史上和目前在水工沥青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疑虑进行探讨,旨在推动水工沥青混凝土在土石坝防渗体建设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沥青混凝土防渗土石坝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室内试验研究资料、大坝原型监测资料和大坝变形应力计算成果,对当前沥青混凝土防渗土石坝建设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文中分析了水工沥青混凝土防渗材料试件成型方法、加载速率和温度等合理的试验条件;指出现有土石坝设计规范中关于沥青混凝土心墙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规定存在的问题;结合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力学特性,分析心墙拱效应与大坝分区设计的相关关系,并对其质量控制标准的不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大坝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址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本文采用沈珠江双屈服面模型和Burgers粘弹性模型分别模拟堆石材料和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对该坝进行二维及三维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较合理地揭示该坝在施工和蓄水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性状。本文对面板计算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重点研究覆盖层不均匀沉降对面板变形的影响,并对改善面板变形情况的工程措施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疆石门水电站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是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同类型沥青混凝土心墙第一高坝。本文就通过对原材料选择、成品骨料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设备选型和沥青混合料质量检测,沥青混凝土从拌和至施工过程温度跟踪检测质量控制、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等措施实现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快速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有效控制,经过蓄水后两年多的安全运行监测,大坝的沉降变形小,防渗效果非常明显,从而证实了快速施工过程中各环节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控制涉及沥青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和心墙施工工艺等方面。本文对沥青心墙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每个环节严格控制,再利用试验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付强 《电力建设》2005,26(9):16-0
目前,挤压边墙施工技术正在面板堆石坝上应用。使用该技术后,以混凝土面板垫层材料的垂直碾压取代了传统施工工艺的消坡及坡面斜坡碾压,增加了垫层料的碾压密实度,简化了坡面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质量,改善了混凝土面板施工条件。但挤压边墙施工工艺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其实用性和改善混凝土面板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9.
实时压实监测技术已成为堆石坝碾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但是面板堆石坝坝料种类多、不同坝料组分区别明显、施工工艺差异大,故而不同施工工艺对压实监测指标的影响,以及监测指标在不同坝料分区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结合现场碾压试验,分析了碾压机行进方向、振动模式及坝料类型对压实监测指标的影响,发现碾压振动频率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发现包含更多碾轮加速度谐波分量的CCV指标对于不同面板堆石坝料有更好的适应性。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耦合考虑频率的CCV指标来表征面板堆石坝不同坝料的压实质量。本文研究可为有多种坝料的面板堆石坝压实质量实时控制提供合适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抽水蓄能电站库底防渗材料的现状,确立了抽水蓄能电站防渗材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筛选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测评,并通过对土工膜、钢筋混凝土面板和沥青混凝土面板3种材料的经济性、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用的分析,采用专家打分数据对泰安抽水蓄能电站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效果良好,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1.
在220kV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r)设备(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基础施工中,通过时预埋件限位固定安装方法和基础面层找平施工工艺改进,确保基础面层与预埋件高差控制符合设计要求,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堆石坝填筑碾压质量采用事中和事后双控。事中碾压参数往往不能在全工作仓面上100%满足控制要求,且受坝料性质不均匀的影响,即便是相同的碾压参数,也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压实质量。事后试坑检测采用有限个测点,难以客观反映整个施工仓面的压实质量;若单纯采用压实连续检测指标(如CV)控制,其与坝料压实质量之间也存在一定误差。文章利用大坝填筑碾压质量实时监控技术,在动态采集碾压参数和压实连续检测指标CV的基础上,采用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事中碾压参数、事后CV的压实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此外,为了保证碾压区域无明显连续薄弱区,通过DBSCAN空间聚类分析,提出等效连续薄弱面积的概念,对压实质量薄弱区域空间分布进行定量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单独事中或事后评估的片面性,提高压实质量评估的全面性,为高堆石坝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会对局部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考虑蓄电池SOC安全运行范围的混合储能平抑功率波动策略,分析了不同滤波器参数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提出了滤波器参数选取原则,给出了带有滤波器时间常数在线调整的功率参考值生成图。最终,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风光-混合储能系统的仿真模型,对SOC在不同阶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举高作业车工作斗调平性能的好坏,是保障作业安全、考核车辆工作性能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现有非独立调平系统存在的短板,设计了一套高性能的工作斗独立调平系统。系统采用独立于臂架运动的液压动力源,同时设计了与之配套的闭环电气控制系统。独立的油源有效的解决了油路长、压力波动大造成的响应延时问题。而电控系统采用的前馈控制的变参数PID控制方法,加快了调平油缸的响应速度,同时能够更好的控制误差。整个系统的实时调平过程中,误差有效的控制在1°以内。与原有的非独立调平系统相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斗调平的实时跟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牛博  姚林  曹小行  王森  惠华  张桂青 《陕西电力》2013,(12):56-60,70
开发了一种基于3G物联网技术的综合数字化图像监控及运行状态参数监控等多种监测方法于一体的输电线路多状态信息监测系统,系统将图像信号、传感器采集的设备状态信号进行数字化,通过3G无线通信网络实时传输至多种移动接入终端,从而实现高压输电线路多状态信息监测。系统设计分为数据采集终端层、3G传输层、专家分析控制系统层3层结构,其中3G传输层采用自适应带宽的3G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充分利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3G网络,通过软件自动切换3种网络中信号较好的1个网络,根据多条链路的带宽,自动分配音视频数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带宽,大大增加了网络通信带宽,提高了视频、音频的传输质量,保证了输电线路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适应滑模层极值搜索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证光伏阵列快速到达最大功率点并且能稳定运行,一直以来是光伏发电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参数自适应调整滑模层极值搜索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新方法。首先证明了基于滑模极值搜索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的稳定性;然后提出采用具有更低控制频率及更低控制噪声的滑模层函数代替简单的开关函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方法,使得控制系统在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的同时,避免了繁琐的人为参数调整。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惯性平台调平回路的设计要求,研究了惯性平台调平回路自抗扰控制的设计,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自抗扰控制方案具有快速,无超调的特点,而且在干扰力矩下,动态误差小。采用自抗扰控制器提高了惯性平台调平时的可靠性和精度,是一种应用在实际平台系统中理想的控制器。  相似文献   

18.
虽然相互"搭接"的推力轴承平衡块能够较好地平衡作用在各推力瓦乊间的轴承载荷,但若平衡块的设计参数不当,可能会出现平衡块支撑的不稳定运动现象,导致推力轴承功能失效。根据平衡块摆动与轴承载荷的关系,建立了平衡块支撑运动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利用多尺度方法给出了平衡块支撑的运动稳定性及其边界条件,它与轴承载荷中动态分量的激励频率和静态分量的共振频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A new optimization method of the electric power leveling system using an SMES is proposed. The SMES is parallelly connected with rolling mills in steel works. The leveling control is based on fuzzy reasoning. The SMES capacity and the scaling factors of the fuzzy controller will be optimized so that the power leveling control can be achieved and then the total cost of the added SMES cost and reduced contract electricity rate becomes lower. The optimization is carried out using a genetic algorithm and a cost reduction of 7.76 billion yen can be achieved. Power leveling simulation confirms that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method is very effective for designing the power leveling system.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50(3): 62–69, 2005;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eej.200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