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受压损伤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在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静动态电液伺服试验系统上对普通混凝土受压试件在应变率为10-5/s~10-2/s范围内进行动态单轴直接抗压试验,分析了动态荷载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临界应变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临界应变与应变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并给出了抗压强度、临界应变受应变率影响的经验公式;以切线模量的退化来量度损伤,从损伤的角度分别在应力和应变空间分析了混凝土动态损伤槛值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和混凝土的动态损伤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大,混凝土损伤应力槛值增加,但损伤应力槛值与最大应力的比值变化不大,损伤应变槛值及其与临界应变的比值随着应变率的变化影响不大;在相同的应力比或应变比条件下,混凝土损伤值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高强混凝土动态受拉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的动态力学特性与静态情况下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明确高强混凝土在动态条件下的受拉力学特性,本文应用MTS试验机,对C50混凝土在应变速率为10-5/s~10-2/s范围内进行单轴动态拉伸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抗拉力学特性,并分析了应变速率对高强混凝土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泊松比离散性比较大,增加趋势不明显,动态受拉应力应变曲线与静态相似。这些成果有利于完善混凝土的动态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占胶凝材料总量的0,15%,20%的粉煤灰配置混凝土,并用此种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制成棱柱体试件在材料试验机上测定其单轴受拉和单轴受压的部分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1)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增长率>极限拉伸值的增长率>抗拉弹性模量的增长率。(2)粉煤灰掺量从0增加到20%,7d、28d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拉弹性模量都下降,而90d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拉弹性模量都比较接近。(3)粉煤灰掺量为0、15%、20%的上升段(在50%σ_0范围内)应力-应变方程与Hognestad建议的应力-应变方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CRTSⅠ型CA砂浆动态受压损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现场取样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试件在应变率1×10-5~1×10-2S-1下进行动态单轴抗压试验,分析了动态荷载下CA砂浆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临界应变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A砂浆的抗压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CA砂浆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临界应变与应变率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并给出了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临界应变受应变率影响的经验公式.以切线模量的退化来度量CA砂浆的损伤程度,分析了CA砂浆动态损伤槛值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当加载到相同的应变时,应变率越低,CA砂浆的损伤程度越严重;随着应变率的增大,CA砂浆损伤应力槛值及损伤应变槛值均增大;当应变率较高时,应变率对损伤应力槛值与平均抗压强度的比值和损伤应变槛值与平均临界应变的比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均会受到动态荷载作用,混凝土的动态力学特性与静态情况下有很大的不同.应用MTS试验机,对C45混凝土在应变速率为10-5~10-2s-1范围内进行单轴动态拉伸试验,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混凝土动态受拉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士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抗拉力学特性,并给出了...  相似文献   

6.
基于速率相关混凝土损伤模型的高拱坝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受拉及受压的动力试验表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及相应的极限应变等重要参数与应变率和加载历史密切相关。根据已有试验结果,通过引入损伤张量随应变率的变化建立了应变率相关的混凝土非线性损伤模型,对300米级的高拱坝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拱坝应变率和拉、压损伤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地震荷载引起的应变率在坝面的分布不同,坝面各处的动态性能变化并不一致,由此引起的混凝土强度和刚度的变化,对于高混凝土拱坝的动力响应和安全性评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在动态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明显不同于其在静态情况下力学性能,为了掌握应变速率对混凝土动态抗拉特性的影响,应用MTS液压伺服加载系统,对C35混凝土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单轴动态拉伸试验,系统分析了应变速率对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包括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试验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对混凝土的抗拉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混凝土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泊松比数据的离散性较大,应变速率对其影响趋势不明显。这些成果有利于进一步掌握混凝土的动态抗拉特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再生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开展了单轴受压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应变速率、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的影响.利用统计损伤模型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细观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应变速率下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应力-应变全曲线具有相似性,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呈增大趋势,峰值应变则逐渐减小;当取代率为100%时,再生混凝土表现出更显著的应变速率敏感特性;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表征细观损伤非均质演化过程的特征参数呈现出明显规律性的变化,与微结构应变率效应机理、宏观非线性本构行为之间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关萍  吴寅  陈雄 《建筑结构学报》2008,29(Z1):172-175
采用大型静动态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应变率下进行单轴反复荷载的动态抗压试验,并与单调荷载破坏相比较。通过试验,研究了随着应变速率的变化,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应力应变曲线的性能。试验表明,在相同的应变速率下,混凝土经历多次重复荷载后,其抗压强度下降幅度较大。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荷载历史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作用在减小。  相似文献   

10.
开展了不同循环加卸载(荷载分别为单轴抗压强度20%、30%、40%、50%、60%、70%和80%)作用下的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循环荷载作用对灌注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混凝土的损伤特征。结果表明:在各级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内凹和右移推进现象;弹性模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各级循环内,泊松比呈“减小-稳定-增大”的变化规律,第90次循环后超过名义泊松比,混凝土损伤逐渐积累加深,轴向和横向不可逆应变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屈服阶段前混凝土的累计损伤小,屈服阶段后混凝土的横向累计损伤参数比轴向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