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厂利用炼厂尾气生产合成氨,原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6万吨,尿素11万吨。后经挖潜改造,实际生产能力可达合成氨8万吨,尿素12万吨。原设计脱碳工序采用环丁砜-一乙醇胺法脱碳工艺。1988年7月改造为本菲尔(Befield)法脱碳工艺,10月上旬投产。  相似文献   

2.
在碳丙脱碳装置中增加了贫液氨冷器 ,改造了碳丙泵 ,增设了变换气氨冷器 ,从而提高了碳丙脱碳装置的吸收和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15万t/a合成氨碳丙脱碳装置,在投产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技术改造。经改造后投产运行表明:该装置可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在夏季各项脱碳工艺技术指标也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蔡从胜 《化肥设计》1999,37(1):38-39
1脱碳工序存在问题我厂为磷铵配套扩建了一套年产3.5万吨合成氨生产装置,脱碳工序采用碳丙流程。1995年4月投产以后,系统一直开不正常,设备故障多,导致开工率不足60%,气量加不上去,装置负荷率不到50%,系统出口净化气长期超标;二机(一机年产氨1万...  相似文献   

5.
盛秀洁  苏蔚 《小氮肥》2012,(12):17-18
0前言 2009年,河北天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宁分公司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到50kt,CO2脱除采用碳酸丙烯酯(简称碳丙)工艺。原有1套25kt/a碳丙脱碳装置,虽经多次技术改造将其生产能力提高至50kt/a,但一直处于超负荷、超能力运行状态,致使碳丙液消耗过高(夏季最高可达吨氨1.5kg),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与105kt/a合成氨装置技术改造配套,决定新增1套处理能力105kt/a的碳丙脱碳装置。  相似文献   

6.
1 概述我厂净化系统为 2 .7MPa碳丙脱碳工艺 ,合成氨能力 4万吨 年。 1 995年投入生产 ,随着合成氨能力的增大 ,出脱碳塔净化气中CO2 含量升高。特别是夏季 ,脱碳泵开 3台 ,净化气CO2 含量还高达 1 .8% (v) ,导致精炼岗位增开铜泵 1台维持生产。近 2年 ,我厂先后进行多项改造 ,降低了系统阻力 ,提高了净化效果。使脱碳装置不再成为瓶颈 ,合成氨达到了年产 5万吨。2 改造内容( 1 )脱碳塔内件增设气体分布器、液体再分布器 ;对液体初分布器及驼峰板进行了更换改造。( 2 )常解再生塔内件中的淋降板去掉 ,改为填料塔 ,并去掉占塔容积…  相似文献   

7.
我厂建于1970年,原设计合成氨年产量6万吨,硝酸铵年产量13万吨。由于设备能力不配套,投产后几经改造,1990年达到年产合成氨7万吨。1992年建成一套年产尿素4万吨的生产装置,氨加工能力与氨生产能力不相匹配,为了充分利用已有氨加工能力,切实增加工厂的综合效益,我厂于95年提出对氨生产系统进行扩产改造,将氨生产能力扩大至10万吨/年。本次改造充分利用现有工艺、设备及公用设施,在原工艺流程不做大的变动情况下,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节能设备扩大合成氨装置的生产能力,氨生产能力改造的难点在净化车间,净化属单系统流程,工艺采用:常…  相似文献   

8.
介绍在小尿素厂“四改六”工程中,该厂将4万t尿素/a装置中的碳丙脱碳改为NHD(聚乙二醇二甲醚)脱碳的应用情况。文章对脱碳装置、工艺设计指标、主要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因地制宜设计、脱碳特点以及生产运行情况等予以了叙述。该装置改造投资约600万元,年利润可达1000万元。  相似文献   

9.
吴萍  吕运江 《中氮肥》2005,(6):24-26
兖矿鲁南化肥厂目前有两套合成氨装置,合成氨总生产能力为200 kt/a,其中合成氨分厂的产能由原始设计的60 kt/a提高到了90 kt/a。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对合成氨分厂合成氨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使其生产能力达到了120 kt/a。现将氨合成系统综合技术改造的情况总结如下。1净化系统1·1存在的问题合成氨分厂净化系统原设计为中变→低变→甲烷化流程,1998年进行全低变改造后,变换系统的吨氨高压蒸汽消耗降低到1·4 t,净化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脱碳部分。脱碳系统工艺落后,吸收和再生系统设备能力偏小,不能满足年产120 …  相似文献   

10.
碳酸丙烯酯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CO2工艺是原化工部第四设计院在20世纪90年代初为4万t/a小型尿素装置配套设计的合成氨脱碳工艺.该工艺具有投资省、流程简单、运行稳定、碳丙再生不需加热、吸收剂无毒腐蚀性、产品CO2能满足尿素生产等优点,在脱除合成氨原料气CO2工艺中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1.
小合成氨装置脱碳系统的主要设备内极易沉积硫垢,影响设备的运行。本文通过5套碳丙脱碳设备的清洗证明:HF-002络合清洗法是这类硫垢的有效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姜璋  池生荣 《化学清洗》1999,15(6):38-40
我国采用碳酸丙烯脂脱除变换气中二氧化碳的小合成氨装置中,脱碳系统的主要设备内极易沉积硫垢,这种结垢是由碳丙工艺所决定,因而不可避免,硫垢影响设备的运行,但由于硫垢与水垢性能相差极大,通常的机械清洗与化学清洗很难奏效。通过5套小合成氨碳丙脱碳设备的清洗证明:HE-002络合清洗法是这类硫垢的有效清除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孟县第二化肥厂是年产两万吨合成氨、纯碱、氯化铵双四万吨的联碱厂。脱碳采用丙碳脱碳,脱碳后串低压氨洗以满足精练对原料气之需求。可是氨洗塔上段水垢成了困挠生产的关键。1992年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氨洗工段清洗塔下段用氨水清洗净化气中CO_2上段用水清洗净化气中NH_3,压力1.6MPa。水量10—20t/h,原设计用软水氨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采用碳酸丙烯脂脱除变换气中二氧化碳的小合成氨装置中,脱碳系统的主要设备内极易沉积硫垢,这种结垢是由碳丙工艺所决定,因而不可避免.硫垢影响设备的运行,但由于硫垢与水垢性能相差极大,通常的机械清洗与化学清洗很难奏效.通过5 套小合成氨碳丙脱碳设备的清洗证明:HF- 002 络合清洗法是这类硫垢的有效清除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合成氨厂碳丙脱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云华 《化肥设计》2001,39(2):5-11
针对目前小合成氨厂碳丙脱碳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影响碳丙脱碳装置正常生产的因素,总结了90年代以来人们在解决生产实践中诸多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并碳丙脱碳工艺作了总结与评述。  相似文献   

16.
低温甲醇洗脱碳塔系统模拟与改造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低温甲醇洗脱碳塔系统在焦炉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中气体净化工段的应用以及改造方案的研究。改造后的流程在原脱碳工艺基础上增加了脱碳塔的塔底循环,即脱碳塔塔底液相部分经氨冷器冷却后重新进入脱碳塔下塔再吸收CO2,提高了系统CO2在甲醇溶液中的饱和度。本文用通用流程模拟软件对脱碳塔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冷量不足的问题,并使生产达到了满负荷。  相似文献   

17.
我厂的“二尿”工程,因氢氮气压缩机的选型问题,脱碳压力限在1.7MPa,故选择了MDEA脱碳。该装置由化工部氮肥中心设计,与5万吨合成氨/年装置配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MDEA脱碳装置。该装置已于1995年2月建成投产,现已运行了三个多月。主要工艺指标及消耗达到设计要求。1 吸收及再生原理 MDEA脱碳是以N-甲基二乙醇胺水溶  相似文献   

18.
江西氨厂原设计是碳铵流程,1985年后,改产尿素和联碱,合成氨原料气中的CO2脱除,采用了低能耗的物理吸收的碳酸丙烯酯法,1988年底在碳丙脱碳前设置变换气活性炭脱硫后,取得了明显效果,并且证实了针对碳丙流程的特点,采用RS-2型加碱活性炭脱硫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以10万t合成氨变换气碳丙脱碳净化装置为应用对象,设计了新型透平增压式能量回收系统,在国内率先将透平增压泵应用于合成氨脱碳能量回收工艺。与现有余压能量回收装置相比,透平增压泵结构独特,调节工艺简单,可很好地适应流体特性波动,因而系统运行平稳,故障率低,寿命长,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改良三触媒流程双塔变压再生工艺在我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 况安阳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化肥厂是7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的中型化肥企业,原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6万t,尿素11万t。经20多年的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到1997年已达到年产合成氨12万t,尿素20万t的生产能力。我厂原料气的净化原采用三触媒流程,脱碳系统采用两次吸收,单塔两段再生,脱碳方法采用氨基乙酸热钾碱法。1992年改为以空间位阻胺和二乙醇胺为活化剂的热钾碱法,20多年来脱碳吸收系统一直采用建厂初期的流程和设备。1987年再生系统再生塔顶增加40m3的闪蒸段;近年来,由于产量大幅度增加,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