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研究了天然橡胶/集成橡胶(NR/SIBR)的并用比(质量比)对胶料的相态结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耐切割性能、耐磨性能和压缩疲劳生热的影响。结果表明,NR/SIBR并用比为20/80时,并用胶的相态结构均匀;并用比为30/70和40/60时,并用胶呈现明显的相分离结构;NR/SIBR并用比为40/60时,表现出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纯SIBR相比,NR/SIBR并用胶的动态损耗峰变宽,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变化不大,但耐切割性能、耐磨性能有所降低,压缩疲劳生热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白炭黑分别与3种不同牌号的炭黑并用对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SSBR/BR)复合材料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压缩生热、耐切割性能、耐磨性能、抗湿滑性能以及动态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炭黑与炭黑并用后,胶料的焦烧时间缩短,填料网络结构增强,生热和滚动阻力升高,力学性能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耐切割性能和抗湿滑性能下降;随着并用炭黑粒径的增大,胶料的焦烧时间缩短,生热和滚动阻力降低,耐磨性能和抗湿滑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液体聚异戊二烯(LIR)作为增塑剂对天然橡胶(NR)/聚丁二烯橡胶(BR)硫化胶微观结构、弯曲疲劳性能、压缩疲劳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加入工业用增塑剂芳烃油的硫化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加入LIR较芳烃油有利于炭黑在NR/BR体系中的分散;随着LIR用量的增加,NR/BR硫化胶的耐屈挠疲劳性能基本不变;与芳烃油增塑的NR/BR体系相比,LIR增塑NR/BR体系的耐屈挠疲劳性能较优,压缩疲劳生热和压缩永久变形较低;加入LIR降低了硫化胶滚动阻力的同时减弱了其抗湿滑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炭黑在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并用胶中分布对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R中炭黑的质量分数增大,NR/BR并用胶硫化胶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增大,耐磨性能提高,压缩生热和动态损耗因子减小,抗裂口增长性能变差;NR中炭黑的质量分数增大,NR/BR并用胶硫化胶的耐屈挠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5.
李波  巩红光  王奇  周雷  胡海华  龚光碧 《橡胶工业》2019,66(4):0256-0259
对比研究溶聚丁苯橡胶(SSBR)/稀土顺丁橡胶(NdBR)和SSBR/镍系顺丁橡胶(NiBR)并用胶在动态压缩条件下的形变、生热及粘弹性。结果表明:随着顺丁橡胶(BR)用量的增大,SSBR/BR并用胶的动态压缩形变减小,弹性改善,压缩疲劳温升升高,储能模量增大,损耗因子(tanδ)减小,损耗模量先减小后增大;与SSBR/NiBR并用胶相比,SSBR/NdBR并用胶具有更低的压缩疲劳温升、更小的压缩形变和tanδ,形变回复能力更优,生热更低。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顺丁橡胶(BR)和白炭黑对炭黑/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炭黑/NR复合材料相比,炭黑/NR/BR胶料的焦烧时间略有缩短,交联程度增大,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增大,压缩生热降低,抗切割性能下降,耐磨性能提高,滚动阻力减小;炭黑/白炭黑/NR胶料的交联程度减小,硫化胶的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明显增大,压缩生热略有升高,抗切割性能和耐磨性能提高,滚动阻力增大(须通过加入偶联剂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7.
研究白炭黑等量替代炭黑对集成橡胶(SI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炭黑部分和完全替代炭黑,SIBR硫化胶的耐磨性能改善,0℃时的tanδ值增大,60℃时的tanδ值减小。用20-30份白炭黑等量替代炭黑,可获得加工性能、综合物理性能、耐磨性能、抗湿滑性能好和滚动阻力小的SIBR胎面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高耐磨炭黑(N330)填充型粉末丁苯橡胶犤P(SBR/N330)犦硫化胶在100℃×48h及72h条件下的热空气老化性能,并与块状SBR/N330机械混炼胶的硫化胶进行了对比。采用RPA2000型橡胶加工性能分析仪测定了硫化胶的损耗因子(tanδ)。结果表明,包覆剂可使P(SBR/N330)硫化胶老化后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具有较高的保持率,并提高了硫化胶的压缩疲劳温升及tanδ,但硫化胶的耐磨性能和耐压缩永久变形性能下降。随着包覆剂含量的增加,硫化胶上述性能的变化趋势增强。当包覆剂为5质量份时,老化前后P(SBR/N330)硫化胶的耐屈挠疲劳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9.
研究钕系顺丁橡胶(Nd BR)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并用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采用Nd BR(BR CB22和BR CB24)等量替代镍系顺丁橡胶(Ni BR)(BR9000),胶料的F_(max)较大,t_(90)和t_(100)延长,抗硫化返原性能改善,拉伸性能、抗撕裂性能、耐磨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疲劳性能提高,动态生热和压缩疲劳生热降低;与采用BR CB24的胎面胶相比,采用BR CB22的胎面胶的动态生热和压缩疲劳生热更低,综合性能更好;采用BR CB22的胎面胶的成品轮胎滚动阻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生胶体系对V带压缩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考察损耗因子、压缩温升等表征其对V带压缩胶生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并用TPI的体系相比并用ESBR的体系t10缩短,并用SSBR、BR的体系相比并用ESBR的体系t10变化不大;并用TPI、SSBR、BR的体系相比并用ESBR的体系t90缩短;不同体系门尼黏度相差不大;NR/ESBR/TPI体系具有最优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老化性能,不同体系的硬度相差不大。NR/BR体系具有最低的压缩温升且在60、80、130℃时的tanδ在各体系中最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反式聚辛烯橡胶(TOR)改性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二者质量比80/20)共混胶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5~15份(质量,下同)TOR改性NR/BR混炼胶的门尼黏度逐渐降低、Payne效应基本不变,共混胶的焦烧时间和工艺正硫化时间延长、硫化速率减慢.相比NR/BR硫化胶,NR/BR/TOR硫化胶的拉伸强...  相似文献   

12.
硅橡胶的耐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4-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主硫化剂,2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已烷作助硫化剂,40份沉淀法白炭黑作增强剂,11-15份氢氧化铁作耐热添加剂,可制备耐热温度为300℃的硅橡胶。实验结果表明,试样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均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动态硫化丁腈橡胶/二元共聚氯醚共混胶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丁腈橡胶(NBR)/二元共聚氯醚(ECO)共混胶,研究了动态硫化温度、时间及不同丙烯腈含量的NBR对动态硫化胶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动态硫化胶和常规共混胶在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当动态硫化温度为150℃.动态硫化时间为NBR的正硫化时间时,NBR/ECO共混胶中内聚能密度大的ECO为连续相。与常规共混胶相比,动态硫化胶具有低压缩永久变形及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超细全硫化粉末丁腈橡胶(UFPNBR)/二元共聚氯醚橡胶(ECO)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动态力学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老化性能,并与丁腈橡胶(NBR)/ECO共混物进行了对比.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在UFPNBR/ECO体系中,UFPNBR为分散相,ECO为连续相;而在NBR/ECO体系中,ECO为分散相,NBR为连续相.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在共混质量比不超过50/50时,UFPNBR/ECO共混物只存在1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当共混质量比超过50/50时分散相尺寸较大,出现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而NBR/ECO始终存在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加入适量的UFPNBR(不超过50份,质量)能降低UFPNBR/ECO共混物的压缩永久变形.与NBR/ECO共混物相比,UFPNBR/ECO共混物的脆性温度较低,耐老化性能更好,但物理机械性能稍差.  相似文献   

15.
氟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弹性体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氟橡胶(FKM)/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弹性体,研究了二者的质量比对共混弹性体力学性能、耐油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KM/MVQ(质量比,下同)为80/20时,共混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随着FKM所占比例的增加,共混弹性体的耐油性能提高.当振动频率为1 Hz时,共混弹性体中MVQ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比MVQ的Tg提高了约5.0 ℃,而FKM相的Tg改变不大;当FKM/MVQ为60/40时,随着振动频率由1 Hz增大到50 Hz,FKM相的Tg升高了12.9 ℃,而MVQ相的Tg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以天然橡胶(NR)和顺丁橡胶(BR)为基料,以短切碳纤维(SCF)为添加剂,制备了SCF/NR/BR复合材料,考察了SCF用量对NR/BR的摩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CF可增强NR/BR基体的强度,增大其硬度。在NR/BR混合胶中加入15份SCF可以降低混合胶的摩擦系数,减少混合胶的磨损量,提高混合胶的耐磨性能。SCF增强的NR/BR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形成了卷曲磨屑。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沉淀法白炭黑填充质量比75/25的氯丁橡胶/天然橡胶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并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结果显示,白炭黑的加入改善了共混硫化物的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和邵尔A硬度。压缩永久变形减小,黏度增大,从而导致在形变的过程中天然橡胶分散相占有率相对减少。相关性能也证明随着白炭黑用量的增加,硫化胶的耐热和耐油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共混比对丁腈橡胶/氯醚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共混比时常规共混及动态硫化共混丁腈橡胶(NBR)/氯醚橡胶(ECO)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比对NBR/ECO胶料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变性能影响显著。NBR经动态硫化后,压缩永久变形及挤出胀大明显减小,拉伸强度提高,表现黏度随ECO用量的增大而减小。共混比对常规共混胶的表观黏度影响不大。动态硫化有利于改善NBR/ECO胶料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了丁腈橡胶(NBR)中的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NBR/聚氯乙烯(PVC)(质量比,下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用量、PVC聚合度对NBR/PVC共混胶性能的影响,研究了NBR/低聚合度PVC共混胶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NBR中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的增加,NBR/PVC共混胶的耐油性能明显增强,力学性能也相应有所改善;NBR/PVC为80/20~60/40时.NBR/PVC共混胶的综合性能较好;DOP用量对NBR/PVC共混胶性能的影响不大;聚合度为700的PVC更适合于生产NBR/PVC共混胶,其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耐老化性能与德国Bayer公司生产的牌号为Perbunan NT/VC3470B的NBR/PVC共混胶相当。  相似文献   

20.
羧基丁腈橡胶的硫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无硫硫化体系、低硫高促进剂硫化体系、普通硫黄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和硫黄/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对羧基丁腈橡胶(XNBR)进行了硫化,研究了XNBR的硫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压缩永久变形和耐油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硫黄硫化体系、硫黄/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所得到的XNBR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较好;用无硫硫化体系、低硫高促进剂硫化体系和硫黄/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所得到的XNBR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较好;用硫黄/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所得到的XNBR硫化胶的耐磨性、压缩永久变形较好;用普通硫黄硫化体系和硫黄/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所得到的XNBR硫化胶的耐油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