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纺纱三角区形态变化对纱线性能的影响机制,以斜位纺纱原理为背景,建立了斜位纺纱加捻三角区变化模型。通过在不同细纱机型上分别进行直位和斜位的纺纱实验,实现斜位纺加捻三角区形态变化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纺纱三角区形态下纱线的性能,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验证明。结果表明:捻度有效传递和对应斜位导纱方式能有效降低加捻三角区几何面积,提高了三角区纤维握持加捻效果,减少了成纱毛羽,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错位纺纱角的变化对纱线质量的影响,设计自制了一个导纱装置,在环锭细纱机前罗拉钳口至导纱钩之间形成一个偏移的纱路;在纺纱角分别为0°,4.2°,8.4°,11°,16.6°时纺20s,30s,50s,70s和90s Z捻左斜纱,然后测试纱线毛羽、条干和强力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Z捻左斜情况下,纱线有害毛羽最多可以减少16.6%~40.5%,且与细号纱相比,粗号纱的毛羽得到了更大改善;不同纱支的最佳左斜角不同,粗号纱和细号纱适应8.4°~11°大角度偏移量,中号纱只要4.2°小角度偏移就能很好地改善纱线毛羽;但偏移量≥16.6°的过大偏移量对改善毛羽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毛羽恶化。纺纱角对纱线条干影响不大,纱线强力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纱线毛羽,介绍赛络集聚纺纱技术的优势和斜位纺纱技术机理,基于纺纱三角区形态变化,以纯棉400 tex粗纱纺16 tex纱的工艺参数及试验步骤为例,在棉纺环锭细纱机上采用右斜、垂直、左斜3种纺纱方式进行试纺;测试对比3种纺纱方式的成纱条干、毛羽及断裂强度,分析斜位纺纱的技术要点及其对赛络纺棉纱质量的影响,并反思试纺结果。表明:右斜纺纱的纱线条干均匀度最好、毛羽最少;垂直纺纱的断裂强力最大,右斜和左斜纺纱均影响成纱强力;试纺条件所限,斜位纺纱时吸棉笛管孔位置、纺纱截面尺寸及试纺温湿度变化会导致成纱性能不稳定,生产中应关注笛管、导纱钩及钢丝圈的选配;未来的斜位纺纱发展方向应能实现以纱号及品种决定错位量的精确调节。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错位纺纱角对纱线质量的影响,通过自制导纱装置,在前罗拉钳口至导纱钩之间形成一个偏移的纱路.分别采用5种左斜纺纱角对5种不同细度纱线进行了纺纱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Z捻左斜的情况下,纱线有害毛羽最多可以减少16.6%~40.5%,且与细号纱相比,粗号纱毛羽的改善更为显著;不同纱号的最佳左斜角不同,粗号纱和细号纱适应大角度偏移量(在8.4°~11°之间),而中号纱只要小角度偏移(4.2°)就能使纱线毛羽得到较好改善;但过大的偏移量(16.6°以上)对改善毛羽不利,甚至会恶化毛羽.错位纺纱角对纱线条干影响不大,对纱线强力几乎没有影响.指出:错位纺纱方式可以改善环锭纺成纱毛羽,其关键是要根据纺纱号数优选错位纺纱角.  相似文献   

5.
纺纱过程对成纱毛羽影响之研究(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析了毛羽形成的机理,并把成纱毛羽分为加捻毛羽和过程毛羽,进一步分析认为加捻毛羽受加捻三角区大小影响;过程毛羽除受钢领、钢丝圈、导纱钩、隔纱板、导纱杆、张力盘、槽筒等纺纱器材影响外,还与回潮率、各种工艺速度、工艺条件有关.详细介绍了前、后纺各种纺纱器材的优选和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其他控制成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纺纱过程对成纱毛羽影响之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分析了毛羽形成的机理,并把成纱毛羽分为加捻毛羽和过程毛羽,进一步分析认为加捻毛羽受加捻三角区大小影响;过程毛羽除受钢领、钢丝圈、导纱钩、隔距板、导纱杆、张力盘、槽筒等纺纱器材影响外,还与回潮率、各种工艺速度、工艺条件有关。详细介绍了前、后纺各种纺纱器材的优选和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其他控制成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探讨错位纺对赛络纱性能的影响。分别纺制了三种线密度的左斜赛络纱、右斜赛络纱和常规赛络纱,对所纺纱的强力、毛羽、条干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并结合纺纱三角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错位纺纱技术对成纱强力影响不大;对于Z捻赛络纱,右斜错位能够降低成纱毛羽和断头,使成纱条干稍有恶化,但总体而言,成纱质量得到了提高。认为:错位纺改变了纺纱三角区内纤维内外转移及张力分布,可用于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8.
探讨高速涡流对环锭纺成纱质量的影响.在环锭细纱机的前钳口至导纱钩之间安装自制的高速涡流装置.分别采用5种气压纺三种不同线密度的纱,并与传统环锭纱进行质量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涡流方向与纺纱Z捻捻向相同的条件下,与传统环锭纱相比,成纱3 mm及以上毛羽可减少70.3%~82.7%,纱线强力可增加7.3%~8.0%,成纱条干随气压增高有所恶化.指出:高速涡流装置可以缩小环锭纺加捻三角区的高度和宽度,从而达到改善成纱毛羽、增加纱线强力的作用,其重点是根据纱线密度优选气压.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导纱钩运动特征与环锭纺纱品质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整管纱线环锭纺制过程中的导纱钩运动模型,基于此运动模型,分析环锭纺纱成纱区内须条与前罗拉包围弧长度变化的特征,探索纺纱三角区几何面积变化规律,推测纺纱三角区变化对成纱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导纱钩周期性的升降运动使得纺纱三角区面积产生对应的减增变化,直接影响成纱毛羽。结果显示:同一卷装位置对应的纺纱三角区面积减小时,纤维受到的控制力更大,成纱毛羽相应降低;整管纱线的毛羽性能受三角区面积变化与气圈大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探讨嵌入式复合纺的加捻三角区形态变化对纱线质量的影响。对嵌入式复合纺纱三角区偏移时所处位置的理论模型进行建模。采用不同定量的棉粗纱与相同涤纶长丝进行了3组嵌入式复合纺细纱的纺制,并对所纺纱线毛羽、条干、断裂强力等相关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嵌入式复合纺纱三角区朝着较细的粗纱一方偏移;不同定量粗纱对于纱线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认为:通过采用左右不同定量的粗纱进行嵌入式纺纱,将定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能够使得其三角区刚好变得左右对称,从而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