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纤维素纤维     
<正>TQ 34120143017含磷腈衍生物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与性能WangXin…;Fibers and Polymers,2012,13(6),p.718(英)文章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含磷腈衍生物阻燃粘胶纤维。合成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TP),以烷基多糖苷为分散剂,通过湿法纺丝方法添加进粘胶纤维中。测试并讨论了纤维的性能。所有阻燃样品用45℃倾斜燃烧法测试阻燃性能,接火次数均超过3次。含有质量分数16%阻燃剂的阻燃纤维极限氧指数为28.6%,经30次水洗后,极限氧指数仍可  相似文献   

2.
阻燃粘胶纤维的阻燃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燃粘胶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阻燃材料。它的纺丝工艺与普通粘胶类似,不同的是阻燃粘胶在常规粘胶的纺丝液中加入了阻燃剂。阻燃剂的加入使纤维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8%以上,阻燃性能明显提高。还对该纤维及其制品所具有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粘胶纤维表面进行接枝预处理,采用耐酸耐碱型表面活性剂APG作为载银纳米SiO2抗菌剂的乳化分散剂,以两种不同工艺方法分别制备抗菌粘胶纤维,测试制得的抗菌粘胶纤维的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粘胶纤维经接枝过渡层预处理后,纳米抗菌剂渗入接枝过渡层,形成一层抗菌功能层,与未经预处理制得的抗菌纤维相比,该工艺制得的抗菌粘胶纤维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及耐洗涤性,且其力学性能有利于后处理加工。  相似文献   

4.
马君志  王冬  付少海 《人造纤维》2021,(1):12-17,34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阻燃粘胶纤维研究现状,阻燃粘胶纤维用阻燃剂及主要纤维品种,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技术,阻燃粘胶纤维在非织造材料、安全防护服装及静电植绒领域的应用。阻燃粘胶纤维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环保、高效阻燃剂开发,阻燃剂的复配协效阻燃、纳米化、表面改性技术研究,高强力、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开发应用,复合功能化系列产品开发将是阻燃粘胶纤维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合成纤维工业》2016,(4):49-53
选择木浆粘胶纤维作为前驱体,采用催化剂硫酸铵[(NH4)2SO4]和氯化铵(NH4Cl)对粘胶纤维进行催化处理,制备粘胶基碳纤维。研究了催化剂对粘胶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4)2SO4和NH4Cl均能有效降低纤维的初始热失重温度和失重率,NH4Cl对失重温度降低的幅度较大,(NH4)2SO4对失重率降低的幅度较大;在高温下铵盐催化剂均会与纤维素发生反应生成有机胺盐,达到催化的目的;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取向度先降低后升高,在210℃左右,取向度到达最低点;在热处理结束时,经(NH4)2SO4处理的纤维的取向度要比经NH4Cl处理的高,纤维内部结构排列更加有序,有利于后续碳化工艺的进行;(NH4)2SO4的催化效果要比NH4Cl的好。  相似文献   

6.
阻燃粘胶纤维的热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极限氧指数法测定了阻燃粘胶纤维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普通粘胶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表观活化能,初步探讨了阻燃粘胶纤维的热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加入阻燃剂后,纤维的极限氧指数由19.5%增加到34.0%,且残留量由6.41%增加到20.67%。阻燃剂在纤维降解中凝聚相作用明显,降解后,阻燃剂主要残留在残渣里。  相似文献   

7.
阻燃粘胶纤维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纤维阻燃机理、常规阻燃剂以及纤维阻燃改性方法,介绍了国内外阻燃粘胶纤维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目前粘胶纤维阻燃改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提取的天然植物精油纺制粘胶纤维,并测试纤维的服用性能。测试表明不同粘胶纤维服用性能优劣排序:青蒿粘胶纤维薄荷粘胶纤维香茅粘胶纤维薰衣草粘胶纤维,且精油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纤维的聚合度、力学性能、晶粒尺寸、结晶度与取向度,而使纤维摩擦因数有不同程度提高,当天然植物精油的含量控制在10%~15%,能够很好的满足服用性能要求,同时也保持了纤维素纤维分子结构特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将青蒿精油加入到粘胶纤维纺丝液中纺制复合粘胶纤维,并对复合粘胶纤维的力学性能、摩擦因数、红外光谱、X-衍射及驱蚊效果进行测试。基于上述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探讨青蒿精油加入粘胶纤维纺丝液的最佳比例。研究表明,由含有青蒿精油的粘胶纤维纺丝液纺制成的复合粘胶纤维晶型结构仍为纤维II晶型结构。复合粘胶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晶度与取向度均随着青蒿精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纤维表面摩擦因数则随着青蒿精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复合粘胶纤维中青蒿精油含量为10%以内,复合粘胶纤维的力学性能、纤维表面摩擦因数、结晶度与取向度等参数变化幅度相对较小,10%时驱蚊率达到了89.42%。认为复合粘胶纤维中的精油含量应控制10%以内。  相似文献   

10.
《合成纤维工业》2016,(4):14-18
以木浆纤维、粘胶纤维和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ES纤维)为原料,以木浆纤维/粘胶纤维质量比、粘胶纤维长度、ES纤维长度为因素设计正交实验方案,采用湿法成网非织造工艺,制备面密度为50~60g/m2的可冲散非织造材料,研究了各因素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胶纤维越短,非织造材料越容易分散;随着木浆纤维比例的增大,非织造材料的柔软度、吸水性、湿态断裂强力都呈下降趋势,手感变差,综合性能降低;当粘胶纤维长度为4 mm、ES纤维长度为4 mm时,非织造材料的均匀性好、可冲散性最好;当木浆纤维质量分数为55%,粘胶纤维质量分数为40%、长度为4 mm,ES纤维质量分数为5%、长度为10 mm时,非织造材料的断裂强力最大、柔软度最好。  相似文献   

11.
含磷腈衍生物阻燃粘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环状磷腈衍生物为阻燃剂,采用添加改性方法制备阻燃粘胶纤维,采用极限氧指数法、45°倾斜燃烧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镜等研究了阻燃剂对粘胶纤维燃烧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阻燃粘胶纤维结晶度和回潮率都随阻燃剂含量增加而降低,回潮率最大下降2.33%,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阻燃剂质量分数为8.2%-10.0%的粘胶纤维的机械力学性能较好, 极限氧指数大于28,45°倾斜燃烧法接火次数超过3次。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季戊四醇螺环磷酸酯双蜜胺盐(MPP)无卤阻燃剂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纺丝,制备了无卤阻燃PP纤维,采用低能电子辐照对无卤阻燃PP纤维进行改性,并对MPP的结构、PP纤维的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自制MPP为预期结构;随着MPP含量的增加,PP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增大,但其断裂强度有所下降;MPP质量分数为8%时,纤维断裂强度为6.02 cN/dtex,LOI为24.5%;随低能电子辐照量的增大,MPP质量分数8%的阻燃PP纤维的LOI大幅度增加;当电子辐照量为200 kGy时,阻燃PP纤维的LOI为33.8%,断裂强度为3.08 cN/dtex,起始分解温度和残炭率比纯PP纤维均有较大幅度增加,燃烧形成连续致密的炭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添加型溴系阻燃剂,研完了它与聚酯的相容性、阻燃聚酯的制备及其成纤性能、制得阻燃纤维的物理性能和阻燃性。研究表明:①阻燃剂HAL_1与PET有一定的相容性,于缩聚结束后添加8%的阻燃剂HAL-1于PET中,制得的阻燃聚酯呈均相,具有良好的成纤性能;②该添加量对制得的阻燃聚酯纤维的物理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其织物LOI达27。  相似文献   

14.
利用纺前共混法制备了N-P-Si协同阻燃粘胶纤维,采用极限氧指数测定了阻燃粘胶纤维阻燃性能,应用同步热重―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阻燃粘胶纤维的热稳定性以及气态产物,初步探究了阻燃粘胶纤维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经共混法制备的N-P-Si协同阻燃粘胶纤维极限氧指数为26.8,属于难燃产物。研究表明,阻燃剂的加入促进脱水炭化作用,在高温下热分解残余量明显高于粘胶纤维,阻燃剂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TBEP)和三聚氰胺主要在气相中起到湮灭燃烧自由基和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硅酸钠兼有隔绝空气及吸烟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硅氮系阻燃黏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探讨其阻燃机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以及极限氧指数等测试,分析了硅氮系阻燃剂含量对纤维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阻燃剂质量分数为20%时,纤维的干态断裂强度为2.1 cN/dtex,极限氧指数为28%,在满足纺织服用需求的同时,达到国家阻燃标准,兼具安全环保与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6.
阻燃PET母粒及阻燃涤纶的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国产磷系阻燃剂制备出阻燃母粒,将母粒与PET切片共混生产阻燃涤纶短纤维,纤维的可纺性优良,断裂强度随阻燃剂加入量的增加有所降低,当母粒中阻燃剂的质量分数在3%~4%时,纤维的综合性能较好,织物的限氧指数(LOI)值高达31。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获得阻燃纤维织物的常用方法,着重介绍了对聚酰胺纤维织物的阻燃后整理及硅系阻燃剂在聚酰胺中的阻燃应用,对阻燃聚酰胺纤维织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聚磷酸三聚氰胺对玻纤增强PA66的膨胀阻燃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自制的新型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三聚氰胺(MPP)对玻纤增强PA66进行阻燃,以氧指数和垂直燃烧(UL94)评价了其阻燃作用;以热失重测定了材料的热分解性能;以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残炭的结构;并探讨了MPP阻燃玻纤增强PA66的阻燃机理。试验表明,单一MPP对玻纤增强PA66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添加25%时,阻燃材料的氧指数为38,0%,达到UL94V-0级;MPP参与了玻纤增强PA66的降解过程,在材料表面形成了致密的隔热、隔氧的泡沫炭层。  相似文献   

19.
阻燃剂微胶囊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以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为分散剂,制备了十溴联苯醚/三氧化二锑、三(β-氯乙基)磷酸酯两类微胶囊阻燃剂。测试了它们应用于聚氨酯硬泡中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三(β-氯乙基)磷酸酯微胶囊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