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换流站3号调相机励磁端X向轴振达263μm(跳机值为254μm),调相机振动跳机1、2、3(开关量)信号触发,引发调相机振动保护跳机。通过数据分析及对轴振传感器复现实验,结果表明此次跳机是由于传感器接头脏污导致。传感器接头脏污后,其灵敏度降低,当间隙电压突变时,会引起TSI振动测量值突变,进而导致振动报警、跳机。因此在后续机组检修中应注意传感器脏污问题,针对热工单点保护问题进行控制逻辑优化,以防振动测量值突变导致调相机跳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直流特高压电网的快速发展,大容量新型调相机成为电网无功动态调节一种新的选择.TSI振动测量信号作为调相机本体重要的运行监视参数,其科学合理的测量链路硬件配置与保护逻辑设计,是机组安全运行的保障.通过对一起调相机振动误跳机事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TSI振动测量链路配置及其保护逻辑设计优化方案,并得到了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3.
振动问题是同步调相机组常见的问题之一.在某换流站2号调相机冷拖及惰转振动监测过程中,励端支撑系统水平方向的振动速度最高达到12.53 mm/s,超过跳机值11.8 mm/s.为确保后续整套启动及涉网试验安全,提出一种傅里叶变换和频响函数测试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旋转机械振动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时频图,接着根据时频图结果开展频响函数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子转速大于2700 r/min时,振动二倍频分量具有明显的信号特征,该分量是由励端支撑系统受迫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接近引起的.最终,通过将应急油箱支撑与轴承座进行改造分离,改变原有励磁支撑系统固有频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冷拖及惰转过程中励端轴承座水平方向振动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起由于雷击导致汽轮机ETS电跳机信号回路受干扰,使机组误跳闸的事故案例,从ETS跳闸原理、跳闸时的数据及事后的试验数据等方面,分析汽轮机ETS电跳机回路设计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雷击对ETS电跳机信号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大规模应用,新型调相机被更多地应用到了电力系统中。然而,大型调相机作为大型转动设备,容易在运行期间出现振动不稳定、振动超标现象,导致调相机跳机,在极端情况下威胁特高压电网安全。本文在调研、收集在运调相机振动问题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在运调相机在运行中产生的振动,首先通过对于整套设备的全系统建模,分析了振动可能产生的原因,而后基于已知给出了改善振动问题的措施,并且采用改进型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算法确定了小轴把合直径和小轴抬高量的最优值组合,以确保调相机旋转部件自振频率与基础自振频率避开。最后,本文对采用改进方法优化后的在运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振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减轻,验证了本文所提振动改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远距离直流输电电网的规模化建设,换流站无功补偿的容量需求也增大,调相机作为重要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对于维持电压稳定作用重大,其在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润滑油系统作为调相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相机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目前,由于新型大容量调相机在电网中的配套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润滑油系统的设计并不成熟,一些参数的设置并不合理,对调相机乃至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隐患。本文结合某换流站一次站用电倒闸操作过程中调相机润滑油母管压力低跳机事件,对润滑油系统备用泵启动延时过长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并通过了现场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赵强  徐浩原 《电工技术》2021,(11):146-148
励磁系统作为调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调相机的运行特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励磁系统日趋成熟,励磁控制器也从传统的模拟式发展到微机数字式.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仍会因为某些因素导致励磁系统故障,从而引发设备故障导致跳机.通过对某厂站励磁系统故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为后续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曙云  周翔 《电气技术》2021,22(6):82-86,91
新一代大型调相机因其双向快速的动态无功调节能力在特高压电网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润滑油系统作为大型调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大型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供油压力异常等问题,严重威胁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蓄能器对其进行改善的方法,对当前润滑油系统配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蓄能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选型计算进行阐述,以实际某换流站调相机为例,通过现场试验对比分析可知,加装蓄能器能极大提高大型调相机润滑油系统的可靠性,提升运行稳定性,避免跳机风险,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汽轮机组轴振保护中"振动大"为单点保护的问题,认为该设计方案测量系统易受干扰而发生误跳机事故。参考国际标准的相关内容,认为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回路进行测量,经判断后得出跳机指令是解决轴振动大单点保护缺陷的根本手段;分析了国内普遍采用的两种优化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按照国际标准更新国家标准,使汽轮机轴振动大保护问题能够在设备制造阶段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某特高压换流站发生多次站用电切换导致调相机站用电循环水系统馈线开关越级跳闸的事故.介绍循环水泵受电系统及事故发生详细经过,分析馈线开关越级跳闸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有效提高调相机循环水泵运行寿命及可靠性,消除调相机运行风险及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1.
某电厂2号机为125MW中间再热燃油锅炉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2004-07-25,2号机组大修后投入正常运行。次月14日14:48,2号发电机跳闸,联跳2号汽轮机,厂用电自投成功,机组一、二级旁路自动开启,主汽压升高到15.3MPa,汽包压力最高升到16MPa,汽包安全门动作,2.5min后汽包水位低III值,2号炉MFT动作停炉。1事故暴露的诸多安全问题1.1保护误动引发跳机事故发电机油开关跳闸时,继电保护屏仅有“2号主变压力释放动作”掉牌信号,机、炉方面没有跳机信号发出,发变组外观检查均正常,测变压器绝缘也合格;但对2号主变压器压力释放保护二次回路测绝缘时,…  相似文献   

12.
刁立新 《东北电力技术》2004,25(7):17-18,21
2003年9月,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号机组连续发生了5次因突发性振动而引起的机组跳闸故障(以下简称跳机)。而每次跳机后进行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现象。每次跳机后,机组都能正常重新启动,而且能带满负荷正常运行一段时间,而后再次发生突发性振动跳机。由于当时汽轮机没有安装监测振动的在线测试、记录设备,前几次振动跳机都没能留下对分析问题有价值的数据和记录,因此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上走了不少弯路。最后专家借助在线振动监测仪器对机组进行跟踪测试,终于捕捉到了机组突发性振动的振动频谱和数据。在专家分析和诊断结论指导下,最终查明了引起该振动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3.
针对贵州华电塘寨发电有限公司汽轮机轴振动大保护为单点保护,不符合《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导则》中相关要求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分析,探讨并实践了一套合理的优化改造方案,能有效杜绝原测量系统易受干扰而发生误跳机事故。  相似文献   

14.
高峰  孔明  徐晓峰 《华东电力》2005,33(2):63-65
对 350MW机组一次调频时出现 1、2号瓦振动突然增大,振动保护动作跳机的问题,通过各种试验,分析查明振动原因,并加以解决,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次同步谐振(SSR)危及机组轴系安全问题,研发了轴系次同步扭振保护系统。该保护系统包括底层的扭应力继电器(TSR)和上层的保护协调机(Tmaster)。TSR实时采集轴系模态转速信号,进而判别扭振模态稳定性和疲劳寿命是否越限,并将判断结果传递给Tmaster,由后者执行选择性跳机逻辑,从而起到保护机组轴系的作用。将所述次同步扭振保护系统应用于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分析了其运行机制和定值设置。保护系统自2008年9月投运以来,经历了现场试验和实际故障的考验,起到了正确检测次同步扭振和保护机组轴系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文华 《电世界》2013,(5):44-48
根据负荷性质及负荷对供电要求的不同,德方把低压配电系统分为正常电源供电系统(General Power Supply System,简称GPS系统)和应急电源供电系统(Emergency PowerSupply System,简称EPS系统)。其中,正常电源供电系统为供电要求低的普通负荷供电。  相似文献   

17.
振动和温度是影响调相机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通过建立基于特征提取的振动故障诊断模型和实时监测数据与人工检查数据的温度异常诊断模型,实现调相机远程故障诊断。在调相机站工作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指导调相机岛的运行维护与检修,保障调相机的正常运行并降低调相机非正常停机时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某电厂2号机因励磁系统的P320型同步变压器高压侧单相接地故障,引起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动作跳机的事故处理过程,分析了事故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公司碎煤机出现轴座振动及温度升高并跳机的故障为例,分析了故障发生原因,提出了解决碎煤机轴承座超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授时时钟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对自动化装置授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接收器与AT89C55单片机系统实现变电站授时时钟的方案,给出了时钟的软、硬件设计,并详细介绍了装置内部的全球定位系统秒脉冲(PPS)信号的软件防干扰措施及串口通信上的提前发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