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水合肼液相还原法在纳米磷化镓(GaP)粉体表面沉积贵金属铂(Pt), 制备低Pt担载量Pt(0.80 wt%)/GaP和高Pt担载量Pt(4.2 wt%)/GaP纳米粉体样品. 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 分别以GaP和Pt/GaP纳米粉体作为光催化剂, 对结晶紫水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 实验结果表明, GaP和Pt/GaP两种纳米粉体皆具有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性能; Pt担载量对Pt/GaP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低Pt担载量Pt(0.80 wt%)/GaP纳米粉体的结晶紫光催化脱色率高于GaP纳米粉体, 而高Pt担载量Pt(4.2 wt%)/GaP粉体的结晶紫光催化脱色率则低于GaP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2.
黄飞  黄英 《材料导报》2005,19(Z1):114-118,121
介绍了纳米粉体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及其技术特点,着重阐述了纳米粉体材料制备中的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模板合成法和沉淀法的最新研究状况,结合最新的文献论述了纳米粉体材料的几种典型的表征方法,对纳米粉体材料的应用领域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目前纳米粉体制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1月8日,甘肃省科学院纳米粉体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在兰州签约。这意味着纳米粉体材料生产将在甘肃实现产业化。"理化气固法"纳米粉体材料核心生产技术来自甘肃省科学院纳米应用技术研究室闫鹏勋教授团队。项目涉及十多项核心发明,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真正实现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各类纳米粉体的技术。目前,研发团队已成功研制出  相似文献   

4.
纳米粉体材料是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材料和技术是纳米科技领域十分活跃和最接近应用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纳米技术向传统领域融合切入 ,在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纳米材料和技术与高技术相结合 ,在信息、生物、能源、环境、宇航和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为了推动我国纳米粉体材料的应用 ,加强纳米粉体材料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之间的联系 ,促进纳米粉体材料新兴产业的形成 ,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决定举办全国第二届纳米粉体材料应用研讨会议。一、会议承办单位 :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  相似文献   

5.
电爆炸方法是制备高纯度纳米粉体材料的新技术,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工艺参数调整方便、通用性强的特征。本文分析了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机制,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在电爆炸法制备纳米粉体材料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在制备非金属纳米材料方面重点阐述了电爆炸法在制备碳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将制备好的不同类型的高性能吸收剂γ(Fe, Ni) 合金纳米粉体、MC复合纳米粉体等与高分子材料匹配成吸收衰减层、激发变换层和表面阻抗匹配层的多层复合型伪装材料。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钛/钛酸盐纳米材料的晶型、尺寸、形貌和微结构等特征对物理化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晶体生长过程包括晶型转变和形貌演化等行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二氧化钛/钛酸盐纳米粉体材料晶型与形貌的控制合成工作中, 材料晶型转变和形貌演化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奥斯特瓦尔德规则、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机制、柯肯达尔效应和定向附着生长模式等重要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并将晶体生长机理应用于二氧化钛/钛酸盐纳米粉体材料的合成过程中。不仅利用上述晶体生长机理解释了不同晶型、不同形貌二氧化钛/钛酸盐纳米粉体材料的生成原因, 并且利用晶体生长机理指导二氧化钛/钛酸盐纳米粉体材料晶型与形貌的控制合成工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热法研究起始材料硝酸镥(Lu(NO_3)_3·6H_2O)和硝酸铝(Al(NO_3)_3·9H_2O)中结晶水去除前后对镥铝石榴石(LuAG)纳米粉体合成的影响;比较高温热处理对LuAG纳米粉体合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所得粉体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分散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含结晶水的起始材料采用溶剂热法能够合成纯相的LuAG纳米粉体,颗粒尺寸为100 nm左右且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高温热处理后,纳米粉体结构趋于完整,但纳米颗粒有团聚现象。认为原材料中结晶水的去除不利于溶剂热法合成LuAG纳米粉体,而高温热处理所得的LuAG纳米粉体均已结晶。  相似文献   

9.
齐亮  徐明霞 《材料导报》2006,20(Z2):130-13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氧化锆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及其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介绍了对改性共沉淀法、改性溶胶-凝胶法、放热固相法等氧化锆纳米粉体的新型制备技术以及掺杂铝、锌、铜等物质的改性氧化锆材料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氧化锆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原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贵金属部已有50多年贵金属材料研究及生产历史。依托贵金属部建设了高性能测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稀贵金属高效应用工程技术中心。贵金属部专业从事铂、铭、钯、铱、钌、锇、金、银等材料及相关产品的应用、开发、研究。拥有贵金属材料高效物理-化学提纯、熔炼、热加工、拉丝、粉末冶金、机加工、测试等完整生产线,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本院成立了贵金属材料及制品创新团队,荣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十二五优秀创新团队称号,该团队由2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组成,其中教授级高工3人,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10多人,硕士研究生8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粉体工业》2007,(2):26-27
随着气流粉碎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医药材料被进行超细粉碎后所具有的特性及其对药性药效的改良,在医药领域倍受关注。生化药品对医药纳米粉体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生化)纳米粉体作为基础医药材料有其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前驱物分解法制备氧化镁纳米粉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氧化镁纳米粉体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在催化、杀菌和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倍受材料界和化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中对前驱物分解法制备氧化镁纳米粉体进行分类评述,指出了无机前驱物分解法和有机前驱物分解法的优缺点,并对氧化镁纳米粉体的未来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贵金属基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贵金属基电接触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应用范围,分析了国内外贵金属基电接触材料的使用条件及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发展前景较好的4个系列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及应用方向,最后道出了电接触材料先进制备技术的研发方向,并指出了贵金属基电接触材料具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的回顾 纳米粉体产业是纳米材料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起步早,并且与传统粉体制备技术有一定的联系,高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批纳米粉体产业建立以来,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已经能够生产出几十种纳米粉体材料,对我国传统产业产品的研发、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稀贵金属的资源、其特殊的性质以及稀贵金属产业的重要性的详细论述,进而说明了稀贵金属走薄膜化方向的趋势和必要性,最后阐述了稀贵金属薄膜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采用物理方法降低Ni-Cu-Zn铁氧体材料烧结温度的工艺一粒级组配工艺。通过纳米粉体与微米粉体的合理匹配,使材料的致密化过程加速,有效地降低了材料的烧结温度,并使材料的初始磁导率保持较高值。当纳米粉体含量为10%时,Ni0.13Cu0.26Zn0.64Fe1.98O4铁氧体的烧结温度为900℃,初始磁导率达764。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铁纳米粉体材料与常规材料在磁性能方面的不同,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制备了铁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粒度、磁性能进行表征,并对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静态磁特性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呈规则的球形链状分布,表面光洁,平均粒径为39nm,粒径范围分布区间窄,晶体结构为bcc结构的晶态;纳米结构材料与常规材料在磁结构上有差别,铁纳米粉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53emu/g,剩余磁化强度Mr为1.5emu/g,矫顽力Hc为32.2Oe。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SnO2-LiZnVO4系纳米粉体,考察了烧结工艺对材料微结构、湿敏特性和电容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烧结工艺可明显改善纳米材料的微结构和感湿特性,采用共沉淀法制备SnO2-LiZnVO4系纳米粉体并选择好烧结温度,可使材料具有棒状晶粒微结构及低湿电阻小、灵敏度适中的湿敏试样。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稀贵金属材料支撑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有色金属王国"的云南,一项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项目3月22日正式启动,"这一工程的实施,对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大数据的材料基因工程,将支撑我国稀贵金属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说。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稀贵金属资源优势,锑、钨、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制备MgxNi1.0Mn2-xO(4x=0,0.1,0.2,0.3,0.4)系列氧化物热敏纳米粉体,并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制得高稳定性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用热分析系统、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HP34401型数字电压表分析MgxNi1.0Mn2-xO4氧化物热敏纳米粉体的热处理过程、相结构、晶粒形貌以及MgxNi1.0Mn2-xO4氧化物热敏电阻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经600℃热处理,得到单一尖晶石相结构的MgxNi1.0Mn2-xO4氧化物热敏纳米粉体,纳米粉体粒子的形状为多面体,粒径约为40nm,随着镁离子含量的增加,MgxNi1.0Mn2-xO4氧化物烧结体电阻值和材料常数增大,材料常数B≥3900,老化稳定性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